?

如何有效防控醫院財務風險探究

2018-10-19 18:51陳惠明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防控措施財務風險財務管理

陳惠明

【摘 要】財務風險是醫院在復雜多變的經營管理環境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不但不利于醫院財務的正常運轉,還會影響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使醫院陷入困境。鑒于此,本文從醫院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入手,探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助力醫院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醫院;財務管理;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防控財務風險對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醫療制度改革以及醫院自身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響下,醫院財務規章制度并不完善,未及時建立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加上忽視內部審計,風險監控流于形式,致使醫院承受財務風險,運營與發展都受到巨大的威脅,必須有效防控,這正是醫院的重要課題。

一、醫院財務風險影響因素

對醫院來說,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其影響因素不僅涉及外部環境,還和內部管理息息相關。一方面,醫療制度改革引發醫院財務風險。醫院在醫療制度改革環境下需及時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和規章制度,采取有效自控措施防止財務風險的出現,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在這一前提之下,醫院不能局限于讓患者享受醫療服務,還應提高經濟效益,這就使得財務管理部門的操作要求更嚴格,一旦操作不合理就會出現財務風險。另一方面,自身管理不善引發醫院財務風險。在新會計制度的全面深入實施中,管理對醫院的影響越來越大,醫院唯有強化內部管理,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提高競爭力,從而站穩腳跟,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1]。但一些醫院的內控管理體系并不完善,特別是在財務管理中存在內控缺失的問題,沒有將內部約束落到實處,造成財務風險。與此同時,醫院財務監督流于形式,因為內部審計部門并沒有嚴格履行監督職能,很難及時發現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更忽視風險導向審計的實行,無法保證財務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引發財務風險,不利于醫院有效的管理和正常的運作。

二、有效防控醫院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完善醫院財務規章制度,做好基礎工作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應及早補充財務規章制度,提高其完整性和科學性,從而使財務流程越來越規范,做好財務基礎性工作,提高防控財務風險的實效[2]。如醫院要注意建立完善的財務票據領用制度、核銷制度和工作流程,這主要包括:建立醫院門診收費發票和住院收費押金收據、出院結算發票制度,在購買、保管以及領用、核銷、清查等環節明確建立完善的職責權限制度、流程,通過票據領用核銷登記簿的設立做好詳細登記工作,避免票據被盜用或遺失;建立完善的財務出納收據制度和支票購買、保管、領用、核銷等制度與流程,通過收據領用核銷登記簿、支票領用核銷登記簿的設立做好詳細登記工作,避免票據被盜用或遺失;針對醫院財務付款事項實施分權管理,即出納只負責保管支票,由三人共同完成每一筆醫院付款業務的填寫、蓋章的基礎工作,詳細登記。

除此以外,醫院要針對財務人員完善其信息化管理權限,明確收財會員、費員、票據復核員操作計算機的權限,依據財務內控要求將不合規的授權取消,保證分離不相容職務與權限,使其相互制約。如果財會人員的電腦操作權限需要變更、取消抑或是新增,那么必須由本人提交書面申請,在財務部門負責人簽字之后安排專人在權限變更登記簿上如實登記,由醫院信息部門辦理。此外,建立醫院完善的財務人員印章印簽使用管理制度,強化對財務專用章、開戶銀行預留印簽以及收費員專用章的管理,實現專人專章;由財務部門的檔案管理者依據印章印簽使用情況做好登記、預留與交接等,臨時出借印章也應及時登記和交接;完善現金盤點制度,抽查收費員、出納員的現金,從而保證賬實相符,避免發生收入入賬不及時的現象,防范財務風險。

(二)建立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強化風險管理

一方面,醫院應建立健全和諧的財務內控環境,強化財務風險管理?;诂F代醫院財務管理系統,醫院有必要強化內控管理建設。如醫院要按照財務風險管理與防控的實際需求,完善財務內控制度體系,促使醫院在開展財務風險內控工作時有據可依;梳理醫院財務部門,基于內控管理要求,采取分離不相容崗位、崗位牽制以及崗位監督等方式加快財務風險管理系統建設進程,基于內控管理提高醫院對財務風險的預測能力、防范能力、控制能力,達到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形成和諧的、完善的醫院財務內控管理環境,使財務風險防控工作更有效、更高效。

另一方面,醫院應加快建設財務內控信息管理體系,提高財務風險管理信息化水平。為加強財務風險的預測以及內控管理,醫院務必要結合現行財務管理模式,加快建設財務信息系統與內網,提升財務信息內控水平,保證財務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傳輸的及時性,確保醫院財務決策的正確性,有效降低發生財務風險的概率,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在財務管理信息化與網絡化的基礎上,醫院應建立健全財務風險評估機制、預警機制,及時有效發現醫院潛在的風險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預警,以便有效防控財務風險,實現財務風險的轉移、規避等。

(三)實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有效監控風險

內部審計是組成醫院內控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是防控財務風險不可缺少的一道關卡[3]。但當下很多醫院的內部審計建設都處于薄弱狀態,幾乎形同虛設。為擺脫醫院被動的內部審計局面,就務必要改變落后的內部審計模式,圍繞醫院運營效率和價值的提升,積極實行風險導向審計,有效監控醫院財務風險。如醫院要注意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以成文形式明確內部審計的方法、程序,同時從制度層面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確保內部審計的重要地位,規范內部審計活動,提高其有效性,促進內部審計的轉型和發展;充實醫院內部審計的職能,通過財務審計落實醫院經營決策設計工作、醫院績效審計工作等,考慮綜合反映醫院經營效益的關鍵性指標,做好總結與概括,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強化醫院后續跟蹤審計工作的落實,執行監督審計的意見、建議,將內部審計的價值與作用體現出來,促使醫院走上經營管理的規范化道路。

醫院實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步驟主要體現為:第一,計劃階段,對醫院組織架構和內控體系、總體運作情況等展開調研,識別、分析醫院在經濟活動中有可能存在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部門與事項,按照發生風險的幾率的大小明確內部審計項目,科學制定內部審計計劃,優化審計資源配置;第二,實施階段,了解醫院內部審計項目的制度設計情況、運行情況,明確內部審計的范圍和重點,針對內部審計程序必須嚴格執行,及時通過審計測試、審計檢查等工作發現問題,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據此提出有效防控財務風險的建議,同時合理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第三,終結階段,注意整理內部審計中得到的證據,適當取舍,并對工作底稿加以復核,撰寫醫院內部審計報告,同時征求醫院被審計者的意見,正式出具審計報告,下達內部審計決定;第四,后續審計階段,堅決督促各部門、各科室采納內部審計的建議,處理好財務管理問題,監控財務風險。

三、結語

通過分析醫療制度改革、醫院管理不善等影響醫院財務風險的因素,提出完善財務規章制度、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實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財務工作措施,促使醫院做好基礎工作,強化風險管理,有效監控財務風險,從而提高風險防控實效,提升醫院競爭力,為醫院在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新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彭海燕.醫院財務風險監控及防范措施探討[J].納稅,2018(24):48-49.

[2]張志.對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7(34):188-189.

[3]張艷君.芻議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企業導報,2016(16):164-165.

猜你喜歡
防控措施財務風險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問題研究
冠癭病在阿勒泰地區發生規律及防控措施
論新形勢下酒店財務管理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