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抵扣虧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對盈余管理影響的案例分析

2018-10-19 18:51李瑩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盈余管理所得稅

李瑩

【摘 要】本文從利潤表出發,分析樂視網2012-2016年的凈利潤、利潤總額和遞延所得稅的關系。分析結果表明,樂視通過確認大額可抵扣虧損,使得其遞延所得稅資產大額增加,影響當期所得稅費用,從而影響凈利潤。這一行為與盈余管理行為密切相關,樂視通過大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向大眾傳遞虧損子公司未來業績將得到改善的的預測信號,但實際上通過分析發現,這是過于樂觀的估計。

【關鍵詞】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虧損;盈余管理;樂視網

一、樂視網凈利潤的“華麗轉身”

樂視在2017年一直處于風口浪尖之上,樂視模式由原先的被吹捧再到被質疑“龐氏騙局”,其發展軌跡如同過山車一般。樂視被視為行業里的傳奇一景,其商業報表更是不斷地為人解讀剖析。凈利潤是解開樂視網神奇面紗的突破口。

首先是觀察2012-2016年合并利潤表里的凈利潤,利潤總額與所得稅費用。截至2015年,樂視的財務報表顯示其業績穩定增長,尤其是凈利潤,波動幅度一直處于正常范圍。但是結合利潤總額看,企業從2014年開始,凈利潤開始超過利潤總額,正如下圖所示,2014年開始所得稅費用竟然為由正轉負,并一直持續到2016年。尤其是在2015年,凈利潤與利潤總額的差額達到1.43億,2.17億凈利潤竟然有65%“來源”于所得稅費用,不得不說,凈利潤是靠著所得稅費用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使其凈利潤在15年增長了68%,單從凈利潤上看,無疑是一個業績向好的表現,但是所得稅占的比重過大。

圖1 2012-2016年合并利潤表部分數據

資料來源:2012-2016年年報

通過數據對比,在2015年A股3477家上市公司中,以所得稅費用最低來排名,樂視排在第16位,排名最靠前的有包鋼股份、中煤能源、本鋼板材等,樂視在一群重工業行業里顯得格外突出。在創業板中,樂視則以-1.42億排位第一。

綜上所述,所得稅費用是樂視網“財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欲揭開樂視網的神秘“財技”,首先是要解密所得稅費用。

二、凈利潤的強助攻——所得稅費用

從下圖的2012-2016年所得稅費用中可以看出,樂視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從0.38億,一路跌至-1.07億。從2014年開始,所得稅費用為負.所得稅費用為負數的重要原因遞延所得稅費用的大額變化,由2013年的-2437萬跌至2014年的-1.7億,跌幅達到594%,之后的2015年、2016年也以一直維持在-3億左右。

圖2 2012年-2016年遞延所得稅費用發生額

資料來源:2012-2016年年報

由于2015年樂視網的期初和期末均不存在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互抵金額,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分析當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情況,算出遞延所得稅費用。

表1 2015年合并報表中以抵銷后凈額列示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單位:元

資料來源:2015年年報

當企業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時,通常是由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轉入的,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304,543,010.45元

2015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額是遞延所得稅負債的48倍,對遞延所得稅資產與負債對比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大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導致遞延所得稅費用為巨額負值的直接原因。

圖3 2012-2016年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料來源:樂視網2012-2016年年報

此外,從2012-2016年的樂視遞延所得稅資產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從2013年開始,樂視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就一直在大額增長,從238.05萬漲至7.63億。

根據準則的相關規定,資產、負債按照會計準則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按照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應被確認為資產負債表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從而影響利潤表上列示的所得稅費用。

換言之,企業當期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減少當期損益,也減少了利潤表上所得稅費用,同時減少了未來期間所得稅稅款的流出。即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按照稅法多交的那部分稅款并不影響會計凈利潤的,而是被記為資產負債表上的一項長期資產,用以抵減未來應納稅所得額,即在轉回時增加未來期間利潤表上的所得稅費用。從報表上看,凈利潤并沒有相應地減少。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作用則相反。如下表所示。

表2 遞延所得稅變化與凈利潤關系

一般情況下,遞延所得稅費用發生額=(抵銷后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抵銷后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抵銷后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抵銷后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

從計算公式上看,遞延所得稅資產就可以當作是調節遞延所得稅費用的秘密武器。

三、樂視大額遞延所得稅資產來源——可抵扣虧損

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是表明企業和審計師均判斷該企業未來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足夠抵減未來的所得稅費用,這是隱含的前提假設。由于樂視網在2015年財務報告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在期初期末均不存在互抵金額,故本文主要分析遞延所得稅資產兩部分明細,分別是以未經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明細。如下表所示:

結合2015年樂視網年報分析,遞延所得稅資產中可抵扣虧損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額達到9.74億元,占總發生額的78%,可抵扣虧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計算確定準予用以后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彌補的虧損。

2015年樂視網的可抵扣虧損發生額為9.74億,其中88.4%來自于五家子公司,這家子公司與當年的凈利潤如下:

表3 樂視網重要非全資子公司凈利潤 單位:元

資料來源:2015年年報

在年報中,樂視預計,這五家虧損子公司在五年內可以盈利,在編制后續合并報表時,根據企業準則的要求,可抵扣虧損形成暫時性差異,從而確認為大額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而使得貸方的遞延所得稅費用遠高于借方的當期所得稅費用,也就是樂視子公司當期可抵扣的所得稅費用高于母公司所得稅費用,這才導致出現了所得稅卻為負,合并報表利潤為正的奇觀。

四、樂視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合理性分析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調節凈利潤是樂視的一個精妙“財技”,而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如此突兀,是否滿足確認條件?

從理論上來說,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管理層對該公司的業績預測,如果管理層預測公司的成長性好,在以后年度的盈利性好,以前期間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能在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行抵扣,則管理層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否則不予確認,則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就會很大。通常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來分析一個公司未來的前景如何。

但同時,確認大額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而貸方的遞延所得稅費用遠高于借方的當期所得稅費用,導致當期所得稅費用較小甚至是負數,對凈利潤產生直接影響,不失為一種盈余管理的手段。

企業對于能夠結轉以后年度的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依賴于管理層和審計師的判斷。

表4 樂視可抵扣虧損的確認情況 單位:元

資料來源:2015年年報

樂視遞延所得稅資產絕大部分源于非全資子公司的經營虧損,由上表可知,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抵扣虧損由期初的0.28億元,上升到了1.13億。但是,與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16.97億相比的話,企業將絕大多數可抵扣虧損都確認為了遞延所得稅資產。當期確認大額可抵扣虧損,說明企業與會計師對企業前景是看好的,但通過對這些非全資子公司的分析,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根據2013-2015年的財務報表,在2013年末至2015年末,樂視下屬子公司中可彌補虧損分別為0.8億,7.2億和17億,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而且就整個合并層面來看,樂視2015年的利潤總額只有0.74億,主營業務呈現虧損狀態,也是沒有可能大規模盈利補虧的。

接下來我們以其非全資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致新)為例,分析虧損子公司是否在5年內彌補虧損。樂視致新虧損金額占非全資子公司虧損額的84.82%。

分析具體業務數據,該公司2015年終端業務收入60.89億,而同期成本為81.86億,虧損額高達20.79億元。

表5樂視致新2012-2015年數據表 單位:元

資料來源:2012-2015年年報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自2012年樂視致新被納入公司合并范圍,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虧損金額不斷擴大,截至2015年,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凈利潤為-7.31億,所有者權益為-2.02億人民幣,處于資不抵債。但是,樂視卻從未對該公司計提過減值準備,嚴重高估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違背了謹慎性原則,有虛增資產的嫌疑。

五、評價與總結

上市公司對結轉未來可抵扣虧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分別披露了確認部分與未確認部分,它的存在無疑為管理層提供了一種盈余管理的手段。通過上述對樂視所得稅費用的分析,分析所得稅費用為負的背后的原因,筆者認為樂視的管理層和審計師對將大額可彌補虧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處理是不夠恰當的。在子公司持續虧損且虧損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依然認為虧損可以由未來的盈利彌補,但是有虛增資產甚至粉飾報表的嫌疑。

【參考文獻】

[1]張楚婕.上市公司遞延所得稅確認與盈余管理相關性多角度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2]楊雯.可抵扣虧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與盈余管理、盈利預測的相關性研究[D].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2.

[3]中國證監會會計部.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所得稅調整披露解析[J].財務與會計導刊(實務版),2016,(第3期).

[4]洪偉.淺議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J].當代會計,2017,(第6期)

[5]隱藏在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中的盈利預測——再用樂視來舉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27/20/35919193_649175885.shtml

猜你喜歡
盈余管理所得稅
以前年度未扣除資產損失企業所得稅的處理
“遞延所得稅”對企業所得稅影響分析
各項稅收收入(1994~2016年)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新會計準則的制定
解讀支持企業重組的所得稅新政
淺析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