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研究

2018-10-19 18:51沈思岑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辦稅放管服營商

沈思岑

【摘 要】"放管服"改革是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和主要工作,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重要保障,而稅收營商環境是指影響企業遵從稅法規定、合理納稅的相關環境條件。本文著重討論了當前"放管服"改革的背景、現狀、成效和存在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意義,在學習比較其他國家的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優秀做法和經驗,對進一步深化稅務部門"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進行探索。

【關鍵詞】放管服;稅收營商環境

一、我國營商環境的現狀

營商環境指的是企業在開設、經營、貿易活動、納稅、關閉及執行合約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規所需的時間和成本等條件。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有效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依托,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2017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布旗艦報告《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改革以創造就業》。報告發現去年119個經濟體的創業者見證了當地監管框架的改進。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該報告衡量全球范圍190個經濟體,記錄了264項商業改革。在2016/2017年度旨在減少監管過程的復雜性和成本的改革中,最普遍的發生于開辦企業和獲得信貸領域。次之的是在跨境貿易領域。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今年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新西蘭、新加坡、丹麥、韓國、中國香港、美國、英國、挪威、格魯吉亞和瑞典。中國內地排名第78位,與去年持平。從2013年度到2016年度的世行報告來看,中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上升了18位。

二、營商環境中的涉稅指標解析

世界銀行建立了一整套衡量各國營商環境的指標體系,目前將10個重要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分別是“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和辦理破產”。其中納稅作為10個主要指標之一,更是與稅務部門工作緊密聯系。

“納稅”指標反映企業所需承擔的稅負,以及繳付稅款過程中的行政負擔,包括公司納稅次數、公司納稅所需時間、總稅率和稅后實務流程指數四個子指標。其中稅后實務流程指數包括增值稅退稅申報時間、退稅到賬時間、企業所得稅審計申報時間及企業所得稅審計完成時間四個三級指標。

此外,指標體系中“開辦企業”的辦理程序、辦理時間、費用等指標以及“獲得信貸”的信用信息系統指數也與稅務部門息息相關。

《營商環境報告》指出,中國內地通過改革在開辦企業和企業納稅兩大方面進步較大,從而提高了營商效率。中國內地開辦企業所需平均手續已從上一年評估時的9項減少到了7項;所需平均時間也從28.9天加縮短為22.9天;稅收占企業盈利的平均比重也從去年的68%降到67.3%。

三、放管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成效

(一)公司納稅次數的顯著減少

“納稅次數”指標反映公司支付所有稅費(包括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企業扣繳的稅費)的次數。但若稅務機關提供全面的電子申報和稅款繳納便利,并且被大部分中等規模公司采用,即使全年的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非常頻繁,也將該稅種的全年繳稅次數合并視為一次統計。

放管服工作的開展中,主要稅種正常申報工作均可使用電子稅務局網上辦理,真正實現“全程網上辦”便利申報納稅。簡并優化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申報表,提供網上辦理更正申報功能,不斷拓展網上辦稅功能,實現納稅人應納增值稅、消費稅等主稅和地方附加稅費的一體化申報繳稅。該項舉措使得納稅次數該項指標的頻率顯著減少。

(二)公司納稅所需時間大大縮短

“納稅時間”指標衡量公司準備、申報和繳納三種主要類型稅費所需的時間,即: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以及勞動力稅費(包括個人所得稅、社保、公積金)。

在放管服工作的開展中,江蘇稅務通過合并版稅事項、優化辦稅流程、簡化審批程序、加強信息化辦稅等措施,使得公司納稅時間大大縮短。例如,為新辦納稅人提供“套餐式”服務,一次性辦結多個涉稅事項;將增值稅普通發票核定事項由限時辦結改為即時辦結,辦理時間大幅縮短;將無不良信用記錄的新辦納稅人納入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范圍,減輕納稅人發票認證負擔等。

(三)總稅率不斷降低

“總稅率”指標是指公司經營第二年負擔的全部稅費占其商業利潤的份額。公司負擔的稅費總額包括企業所得稅、由雇主承擔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部分、土地增值稅、房產稅等,但不包括由公司扣繳但不負擔的稅費。商業利潤是稅前凈利,即企業負擔所有稅費前的利潤。

放管服工作的開展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出臺。例如:為完善增值稅制度,調整增值稅稅率,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繼續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等。這些優惠政策使總稅率不斷降低。

(四)稅后實務流程指數持續優化

“稅后流程指標”包括企業在納稅申報之后發生以下兩種事項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一是公司采購大型設備的進項稅超過了企業的銷項稅,稅務機關允許納稅人申請增值稅退稅以及所需要的時間。二是公司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截止日后發現申報錯誤導致少繳稅款,主動糾錯補稅所需的時間。

江蘇稅務聯合人民銀行,打通各自壁壘,開啟無紙化電子退稅,徹底疏通“繳稅易,退稅難”的問題,實現納稅人退稅全流程網上辦理,打通稅收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四、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思考

(一)關注納稅人需求,適時改進稅收服務

稅務機關加強征納互動,多渠道多方面開展納稅人需求調查,主動關注跟蹤納稅人的需求,獲取納稅人需要的辦稅體驗,需求改進稅收服務的良方。在此基礎上,制定稅收服務藍圖,探索新的稅收服務方法,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二)加強信息建設,優化網上辦稅服務

稅務機關聯合軟件服務公司不斷優化稅務軟件申報操作,增加網上辦稅的功能體驗,完善系統校驗功能,對納稅人的申報錯誤信息應該盡可能詳細說明,以便更快改正錯誤。通過申報軟件的優化升級,報表優化,進一步減少納稅人的納稅次數;通過功能應用的不斷拓展,讓更多納稅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進一步縮短納稅人的納稅時間。軟件服務公司加強后續服務,及時解決納稅人在網上辦稅中的系統問題;稅務人員收集整理納稅人網上辦稅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納稅人學堂、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納稅人及時反饋熱點問題解決方法;不斷增強納稅人的納稅體驗,提高納稅人滿意度。

(三)強化稅收征管,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

我國的增值稅制度依然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以降低間接稅的比重。目前,我國的增值稅稅率仍包括16%、10%、6%,多檔稅率會造成進項稅額抵扣差異,建議進一步減并和完善增值稅稅率結構。

優化我國的消費稅征收范圍,取消對生活必需品的征收,如小排量的小汽車,增加部分高檔消費品,如高檔時裝、高檔皮草等,調高部分消費稅稅率,如香煙等。

進一步增加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力度,從鼓勵創業、增加就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激發經濟活力的需要出發,依據企業規模、性質、行業等變化,不斷探索階梯式企業所得稅政策。

猜你喜歡
辦稅放管服營商
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的基層實踐與設想
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
打造營商環境邀您共同參與
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河北國稅開設“云辦稅廳”助力“營改增”
推進“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多制度紅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