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行政腐敗的預防機制

2018-10-19 18:51許揚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預防機制

許揚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增長,人們越來越物質化的思想產生了腐敗的想法,特別是行政行為的越權和濫用權力,腐敗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了阻止公職人員腐敗行為,需要建立防止腐敗滋生的預防機制。本文將腐敗問題中最為嚴重的行政腐敗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腐敗及行政腐敗的定義和產生原因,介紹了行政腐敗帶來的危害,并對行政腐敗防控問題作出了探討,以期能夠建立長效機制,把行政腐敗消滅在萌芽狀態。

【關鍵詞】行政腐??;原因;預防機制

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這是一種立場,也是一種宣言。隨著我國反腐力度的加強,真正在做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項工作,力求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為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有效防治腐敗,必須首先理解腐敗產生的原因以及腐敗帶來的危害,從法律途徑、制度建設、加強監督等方面科學運用,合理跟蹤,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確保預防工作做到位。

一、腐敗及行政腐敗

(一)腐敗

廣義上的腐敗是指手里有權的人利用手里的權力為自己或親屬牟取不正當利益,這種以權謀私偏離了公共職責的權利范圍。而狹義腐敗是指國家公職人員利用手里的權力借職務之便獲取個人利益,從而擾亂了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是一種權力的濫用蛻變。如今,世界各國都存在腐敗問題,

(二)行政腐敗

腐敗問題,是我國理論界中的熱點問題,尤其是行政腐敗問題,也是現實社會中的難點。行政腐敗存在多種類型,如行政立法腐敗、行政決策腐敗、行政執法腐敗等,并有向集體腐敗、高層次腐敗的方向發展的趨勢。行政腐敗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公職人員思想素質底下,唯利是圖的思想侵入腐蝕良知,還有就是我國法制監管不力,人情網無法破除、官官相護等是導致腐敗產生的根本原因。個人欲望也是腐敗行為產生的的根源。每個人的欲望不同需求也不同,需求隨著時間和環境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變化。

二、行政腐敗現象帶來的危害

行政腐敗危及社會公正公平也使我國的相關法律喪失權威性,無法做到有效實施,不僅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被破壞,也使得我國社會的政治基礎發生動搖,并且腐敗問題對國家對黨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已經產生了威脅。

(一)敗壞社會風氣

腐敗破壞了社會風氣也導致壞人增多四處橫行,人心變壞,什么碰瓷、坑蒙拐騙、造假、昧著良心賺取黑心錢等,社會風氣被腐化、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冷漠。很多官員以權謀私,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他們假借為民服務把人民給的權力和對他們的信任用在為自己和親屬謀私利上,導致官僚主義嚴重、官民關系緊張矛盾突出,人越來越自私,貧富分化,社會的黑暗面也多起來。

(二)引發職務犯罪

腐敗也容易產生結黨營私、徇私枉法、黑白顛倒等各種犯罪。有的人為了腐敗不擇手段,可以利用政治地位、出身背景、經濟權力、熟人關系進行貪贓枉法、胡吃海喝、欺凌百姓,嚴重違背了行為準則,不符合身份,嚴重過破壞了黨和國家的聲譽,影響社會穩定,危害國家政治安全,侵害百姓利益,引發社會不安因素。

(三)造成經濟損失

像官員貪污、賄賂、挪用公款,走私海關稅收,公共機構和公共支出的腐敗,公共投資中的腐敗,國有企業私有化的經濟損失,資本外逃的腐敗,各類公共機構亂收費的腐敗,金融業腐敗問題都多造成經濟損失。腐敗也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影響資源分配,掌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隨意更改社會競爭規則,通過不正當手段把資源給賄賂者,公平公正性被隨意踐踏。

(四)社會不穩定

腐敗直接危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利益,人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重,當無法接受時發泄是唯一的途徑。有些人為此產生心理不平衡,仇富仇官的心里也暗暗滋生,社會的不穩定就這樣埋下禍根。腐敗也危害著青少年的成長。孩子是國家的棟梁。如果孩子在很小時就接觸腐敗,腐敗將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成長,對孩子很不利。腐敗讓社會道德處于社會邊緣,腐敗嚴重違反了道德規范,腐敗會淡化道德觀念,直接影響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三、預防行政腐敗的相關機制

(一)建立健全預防機制

要想控制行政腐敗現象,減少行政腐敗的發生率,就要建立健全預防腐敗的機制,對重點領域重點干部的領導權或重點部位的運行進行全方位的監控、監督,讓有膽腐敗想腐敗的人懼怕而不敢腐敗。預防腐敗必須在認清腐敗行為做出制止不讓腐敗發生,各種制度之間相互互動相互制約,成為相互監督的一種有序規律從而有效運行規范預防腐敗。對領導干部手里的權力要有一個制約的制度,權力運行到哪制度就要約束到哪,使制度成為制約領導干部的法器。還可以采取明察暗訪經常性的督察來預防領導干部腐敗行為。更要健全考核機制采用責任追究機制來嚴格嚴肅查處領導干部的違法違紀行為,為了顯示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貫徹執行的力度,對領導干部的腐敗傾向要批評教育使其早日回頭。

要強調依法選舉出的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監督權,增強行政工作人員的自覺性。要強化政務公開、財務公開,主動接受人民監督,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具體措施是要從規范領導干部用權入手,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要事先申報、定期對領導干部進行述職述廉接受人民的表決、做好落實誡勉談話等黨內監督制度。

(二)堅持政務公開制度

政府官員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必須按照程序給予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如企業、公辦單位、政府部門建設辦公用房或對大宗商品、大型工程和勞務實行集中采購品,政府采購招標程序必須規范,杜絕招標過程中的弄虛作假和背后交易,要公開信息采取招投標方式進行,不能進行暗箱操作走后門拉關系,要讓黨政機關事務和活動都在人民大眾的監督和關注之下。政務公開可以讓官員小心應對自己的權力行為,不敢濫用權力做出一些違規行為,誰負責誰擔責,迫使濫用權力的貪污分子行為暴露在公眾和輿論的譴責和壓力之下,最終接受法律的制裁。政務公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有效預防腐敗的基本前提。政府官員要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重點,清理以前的一些官僚作風也是有效促使政務公開的措施,政務公開可以促進制度的規范化、減少“潛規則”減少百姓的不滿增加百姓對政府的信任。所以政務公開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政府領導痛下決心推動政府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進程,誰做不到政務公開就追究誰的責任。

(三)嚴格規范財產申報制度

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效應但過程中新舊體制并存的情況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全健全,經濟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混亂局面,這些混亂情況給政府官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提供了便利條件。為了顯示公正必須對政府官員的財產狀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公布公職人員的財產情況,讓大家對公職人員的家庭財產有所了解。很多國家對某些高級別的官員有明確公開財產的要求。只要國家工作人員按照財產申報制度來申報個人財產才能有效遏制腐敗。如果國家公職人員有了非法收入,他們在財產公開時會隱去一些非法收入瞞報或做假虛報,如果瞞報虛報財產就會被定罪。除了公開財產還可以采用銀行存款的實名制等都需要逐步完善。

(四)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

選拔干部是干部隊伍建設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環節。為了防止團體腐敗需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德在先杜絕拍馬屁的小人簇擁領導左右,要用制度管人,而非根據領導喜好來挑人。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要規范要受到百姓監督,要從制度上杜絕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鏟除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要從源頭上狠抓干部選拔任用,規范選拔程序,建立誰提拔誰負責,堅決制止唯親任用,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提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采取民主測評、民主推薦、政審考察、任前公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任職試用期、采用無記名表決等制度,要進一步完善擬提拔干部征求紀委意見制度,充分發揮紀委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的“把關”職能,進而有效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五)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行政人員需要轉變思想轉變作風,切實為人民群眾做好服務。政府部門做好對公務員的政績考核、實現領導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強組織人事部門的自身建設等。從嚴治黨需要黨員干部帶頭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轉型”不斷進取與創新,建立民主制度,完善黨內外群眾來信來訪制度、黨員干部要經常開展組織生活,建立民主評議耐心聽取群眾的不滿和舉報、申訴。政府職能部門要逐步建立與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相適應的制度與機制。把政府的越位、缺位、錯位轉變成定位、到位、正位,減少行政手段和計劃手段,應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為主,要想消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必須抓住腐敗的根源,只要從源頭堵住腐敗缺口就能有效遏制腐敗滋生。

(六)加大打擊力度形成震懾力

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通過制定出臺政策法規用來約束懲治腐敗分子以形成一定的震懾力,讓其他腐敗分子以此為戒。對腐敗分子決不能姑息遷就,懲罰手段決不能手軟,對于公職人員要從嚴懲處。對于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立場,反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對于忘記初心,嚴重喪失政治立場的黨員干部應給予撤銷黨內職務并開除黨籍處分;對于國家公職人員貪污受賄、失職瀆職或違反其他財法治原則的腐敗分子,要沒收他的不合法收入,根據他腐敗情節的輕重對其進行黨內處分,如果有構成犯罪的必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才能做到威懾讓腐敗分子不敢去貪污腐敗。

四、結論

切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切實解決行政工作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懲戒預防機制,才使得腐敗現象越來越少。

【參考文獻】

[1]吳暉.論行政腐敗的防治[N].南昌大學,2014.

[2]唐磊.行政腐敗防控機制建構[N].長春理工大學,2012.

[3]彭珂.論行政“一把手”腐敗及其預防[N].中南大學,2012.

[4]朱新力,李文海.論預防腐敗行政決策程序的功能與設計[J].理論探討, 2012 (5):145-148.

猜你喜歡
預防機制
完善我國性騷擾預防機制的思考
構建有效反腐機制 營造廉政新常態
淺談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的預防
刑事錯案成因的證據因素分析及完善
“清水衙門”不能成為反腐“燈下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