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初探

2018-10-19 01:44周春雨
求知導刊 2018年20期
關鍵詞:導圖化學高中化學

周春雨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深入到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在此趨勢下,教師格外重視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強化學生的知識踐行能力,發展學生的雙向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文章將舉例淺析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初探,并提出個人見解。

一、做好理論知識解析,鞏固學生的化學基礎

理論講解是高中化學教學的基礎工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認真研究高中化學教學大綱,改善理論講解模式,轉變師生角色,讓學生參與理論知識講解活動,以此加強學生的化學基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化學理論知識。例如,在解析“同分異構體”這部分概念知識之前,讓學生自行預習教材內容和學習資料,借助網絡工具獲取更多的知識,合作完成多媒體課件制作,并在課堂上展示和解析課件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為發展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二、優化實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基于核心素養,定期為學生組織有效的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實驗學習,在實驗過程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巧記實驗流程,綜合提升實踐技能。例如,在講解“從實驗到化學”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這兩章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正確運用化學計量方法,為物質進行科學分類,練習做關于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實驗,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化學知識轉化能力與實驗技能。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應重視全面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設計靈動的學習環境與新穎的學習氛圍,努力打造和諧課堂,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并不拘泥于課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通過構建化學翻轉課堂來擴展學生的學習途徑,創新教學模式,協同學生尋找新的學習方法。所謂的翻轉課堂模式最早起源于2007年的美國,高中化學教師Jonathan Bergmann(喬 納 森·伯 爾 曼)和Aaron Sams(亞 倫·薩 姆 斯)首次創建了“翻轉課堂”模式,他們將文字解釋、語音視頻添加到PowerPoint文稿中,制作出精美、靈動的課件,使課堂教學活動得到了有效創新。此外,兩位教師為了幫助缺課的學生補課,將PowerPoint文稿輸入網絡平臺,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借助網絡學習課堂知識。中國于2013年將“翻轉課堂”引入國內教育活動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目前,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流程分為三條主線,分別是教師引導主線、學生自主學習主線、師生互動主線。而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流程由兩大學習體系組成,即課前學習體系和課堂學習體系,課前學習由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知識,課堂學習則是師生通過互動來共同學習。而且,無論是課前學習還是課堂學習,均需要將網絡技術與學習活動作為創建翻轉課堂的基礎。當前,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步驟如下:

(1)在課前學習中,由教師制作課程視頻,學生從教學視頻中獲取知識,教師組建交流平臺,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參與變式訓練。

(2)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制定課堂測評,學生依次完成課堂測評,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化學知識,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除此之外,教師在化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應重視量化課堂測評、探究學習與師生互動等過程以實現化學教學活動的高度創新。在進行課堂測評時,教師可以設計兩組試題,一組由學生獨立完成,另一組則需要合作完成。在進行探究學習時,教師應該為學生組建綜合實力均衡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探究問題,并嘗試自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探究結構,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四、融合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必須綜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融合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用比較思維展現化學知識,對比化學元素、化學物的性質以及各種化學實驗的異同點,引導學生將比較結果繪制成思維導圖。例如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同分異構體和同分異構體現象的基本定義和異同點,設計對比性思維導圖,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對比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來發展學生的歸納思維,引導學生按照金屬與非金屬的類別來歸納化學元素,根據官能團與碳骨架來分類歸納有機化合物,并繪制清晰的思維導圖。例如先將有機化合物分為鍵狀化合物與環狀化合物兩大類,然后,將鍵狀化合物分為四類,即烷烴、烯烴、炔烴和鹵代烴,環狀化合物分為兩類,即脂環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

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發散思維屬于一種擴散性思維模式,可以指導學生從多種不同角度來深入分析化學問題,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化學知識運用能力,繪制發散性思維導圖。例如在復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先提出問題“什么是化學還原反應”,接著綜合考慮反應物和產物之間的適合基準物質關系,最后寫出符合化學還原反應的化學公式。

五、引入化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的科學精神

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高中化學教學目標,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適當引入化學家的故事以調節課堂氛圍,激勵學生的科研精神。例如在講解關于純堿的化學知識時用多媒體視頻讓學生了解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侯德榜先生是中國化學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他于1916年榮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從1921年起,侯德榜先生先后擔任塘沽永利制堿公司工程師、技師長,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廠長、總工程師,公司總經理等職業。在他的技術指導下,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建立了亞洲第一大堿廠,生產出紅三角牌純堿,1926年榮獲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1943年完成了從合成氨開始連續生產純堿和氯化銨的聯合制堿工藝,這種方法被稱作“侯氏制堿法”。1958年,又創建了碳化法生產碳酸氫銨的工藝。講完這個故事,教師可以幽默地激勵學生創建“X氏制鹽法”“ X氏加工法”等,引導學生樹立成為中國化學家和奪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理想,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研究精神。

六、結語

總而言之,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教師應立足于教學目標,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為例 [J].中國德育,2018(4).

[2]李月嬌.淺析實踐生活教學元素在中學化學創新教學中的滲透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2).

[3]姜春華.淺析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

猜你喜歡
導圖化學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第6章 一次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