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

2018-10-19 18:51陳宏杰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數學作業小學優化

陳宏杰

【摘 要】在數學學科的作業布置上,老師們一直偏重于讓學生擁有熟練地解題能力和技巧,以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為目標。但只重視作業的短期功利作用,忽視了作業長遠的教育價值,這是一種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做法。小學數學的作業不應該局限于寫寫算算,枯燥的重復,而應該是靈活地運用數學作業的趣味性、創新性、開放性、操作性,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能力。因此,形成一個正確的作業觀,明確作業的功能、設計、使用以及評價是非要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優化

好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師,在不斷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改變原有的作業觀,認識到作業也應該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改變。那么如何來優化小學數學作業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作業布置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作業對學生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學生就能積極地完成作業。作業的趣味性主要體現在內容新穎上。如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后,設計了這樣的作業:(1)收集生活中常見的設計精美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包裝盒,開一次展覽會,從中鑒賞幾何形體及圖案美;(2)找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精美盒子,測量計算出它們貼一圈商標紙的面積;而在學習了估算后,讓學生記錄家中一周內產生的塑料袋只數,從而估計整個村子一周內產生的塑料袋。記錄班級每天產生的廢紙量,從而估計整個學校每天產生的廢紙量.再比如,在教學“認識角”這一課時,讓學生觀察教室中都有哪些角,然后采取搶答的方式回答。這時學生就開始仔細觀察,并爭先恐后地搶答。然后筆者又組織學生進行“擺一擺”的游戲,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發一盒火柴,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用火柴棒擺出不同的圖形,并數出圖形中角的個數。因每個小組擺出的圖形不同,所以每個小組角的個數也就不同。在教學中進行這樣的趣味游戲作業,使得數學計算題不再枯燥,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布置這樣趣味性的題目,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完成這一系列實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了與人合作、收集、學以致用等多種能力,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作業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書本作業導致學生作業繁瑣,負擔過重,作業效率較差,學生完成興趣低下,為了提高作業質量,應布置多樣化的作業。

1、口頭作業

在學習了時間后,我布置了這樣一道口頭作業,回家后和爸爸媽媽共同在一分鐘內做事情,并在班級中說說一分鐘內都做了什么事,學生說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樣學生不僅體會了一分鐘的長度,更懂得了時間的珍貴。如學生學完人民幣的認識后,教師可設計讓學生“買東西”的口頭作業任務。讓學生在買東西這一實踐活動中,親身經歷將5角、1元、5元、10元等的單名數及復名數單位換算過程,再一次演練數學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踐作業

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可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這類作業可結合某一教學單元某個研究專題進行,根據具體內容,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后,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的實際,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分小組測量、計算,用合適的比例尺畫出學校的平面圖。學生在這樣的經歷活動中,要觀察、測量、繪圖、檢查,此時,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運用,豐富的情感得到了體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社會性的發展。

探究性作業:探究性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習者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系列學習內容后,圍繞學習中心,從內容、認知、技能、數學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整理“探究課題”。如分數的意義部分,“分數與小數的聯系”,我們經常會用找對應關系的方法解決某些數學問題,你能說說嗎?學生能從分數應用題,按比例應用題,正、反比例應用題,甚至加減法、乘除法關系等方面體現數學類比的思維。又如,轉化的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階段的教材中多有體現,讓學生有目的的歸納、總結,并能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

3、數學手抄報

自編小報能培養學生書寫、繪畫、設計、創作等多方向的綜合能力,自編數學小報又能溝通數學與其它學科的有機融合,學生自編的小報刊名別致,如《數學樂園》、《數學王國》、《數學天地》等;內容有的摘編,有的自寫自編。班級每個月舉辦一次班級展覽,學生的個性在這里得到張揚,智慧在這里得到體現,學生在創作中、想象中、合作中體會到做作業的快樂。

這些多樣化的作業,接近學生的生活和實踐體驗,它將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延伸課堂外,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踐,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作業設計彈性化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在布置作業時千篇一律,人人一樣,也就談不上因材施教。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要彈性布置作業,設計多梯級、多層次的作業,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練習和鞏固。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簡便計算后,設計三個層次作業:

A級:(1)2.7×72+2.7×28 (2)(0.25+2.5)×4

B級:(1)7.9×99+7.9(2)9.5×10.1

C級:(1)7.4×5.6+7.4×5.4-7.4 (2)8.4×3.8+0.84×62

此種設計可以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主動性,避免作業的單調、枯燥,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挑選符合自己的實際水平的作業,并且充分體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痹鰪妼W生的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能激勵中、下等生積極進取,不斷努力,而且讓優等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也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的要點、體會了知識的聯系,提高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優化,會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在做數學作業時感到有事可做,學生熱情高了,作業效率也會得到提高,同時在作業過程中也增強了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星云.試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之策略[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08(z2):18-20.

[2]朱晨歡作業形式多樣化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7(3).

[3]賈亞東.減負增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淺談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和布置[J].《中學課程資源》,2015(4):44-45.

猜你喜歡
數學作業小學優化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高中數學如何提高學生作業有效性的探索
評語式批改在數學作業中的運用嘗試
提高數學作業質效的幾點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