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二年級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2018-10-20 09:39申發明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朗讀能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

申發明

摘 要:朗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方式。學生的文學啟蒙就是從朗讀開始的,朗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字詞間韻律變化,理解文章的內涵和意義,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通過探討培養二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分析如何讓農村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效提高。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

優秀的語言能力是當代社會人際交往的關鍵之一,而處于小學二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語言能力塑造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牢牢抓緊該階段的朗讀教學成為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群體的當務之急。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當前小學生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小學生的語文教育中朗讀能力培養成為教育的重點問題。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小學二年級語文教育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為重點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農村小學二年級語文朗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朗讀時間不足

當前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教學時間占用時間長,學生的課堂中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朗讀。課后學生要針對課堂那個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同時還需要對新課知識進行預習,學生的時間緊張沒有時間進行閱讀。教師對學生的閱讀不重視,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時間安排不合理,沒有充足的時間朗讀。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教學就是簡單的熟讀課文。小學生比較活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閱讀內容選擇不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對課堂朗讀不重視,課堂中的朗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的朗讀教學不能夠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不符合學生的需求,不利于對學生的課堂朗讀教學的培養。

二、農村小學二年級語文朗讀能力培養策策略

(一)在潛移默化中認識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朗讀是相對于其他語言剖析技巧而言更淺顯易懂的理解方式。既然面向的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群體,教師首先就應對自身以及學生群體明確朗讀能力的重要性。對于該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對他們直接論述朗讀能力的重要性未免有點強人所難,教師在此時就應循序漸進,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強化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應用,在潛移默化中令學生認識到朗讀能力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講授拼音時,令學生對所學拼音進行朗讀時,著重強調朗讀易混淆的拼音如前鼻韻母“an”和“en”,整體認讀“shi”和“si”等,引導學生在重復的朗讀中從口腔和聲帶振動里感受這些讀音的區別,強化對正確讀音的練習,為學生后續的整體朗讀奠定標準發音的基礎。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分享自己朗讀體驗,通過相互交流分享使學生對更復雜的漢語系統學習增添信心。且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要做到認真傾聽,以便能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

(二)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朗讀

由于二年級學生普遍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更多時候教師需要以引導的姿態帶領學生學習。如何做到正確有效地引導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挑戰。對此教師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模仿心理和他們對教師的孺慕之情,以身作則,將朗讀徹底貫徹到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在講授《我選我》時,在課堂伊始就對學生開始一場“朗讀表演”,將課文以富有韻律節奏的語氣徐徐朗讀,還可幽默的搖頭晃腦,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后要求學生自我朗讀,學生可通過模仿中尋找朗讀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完成正常授課內容后,還可給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一些童話故事例如《丑小鴨》,既符合學生的心理又能提高學生對朗讀應用的敏感度。教師在朗讀時也要著重強調關注自身發音是否正確,避免錯誤示范,導致學生過于模仿而影響朗讀水平,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完善自身教學水平。

(三)情景交融式朗讀

朗讀是語言基礎技能之一,但很多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朗讀索然無味,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并沒有理解朗讀內容所蘊含的情感和意義,只是純粹的機械朗讀文字,未能從中感受朗讀的真實魅力。對此教師應從多角度入手,令學生感受朗讀文章的情景表達和情感體驗后再進行朗讀。例如教師在講授課文《日月潭》時,可先利用多媒體儀器播放一段日月潭風景視頻,配以舒緩悠揚的音樂,令學生能全方位領略日月潭的美麗,激發學生對日月潭的贊美之情。然后再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時回憶剛剛所見的美景,力求做到朗讀時身臨其境,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情景不僅只指靜物風景,也可以代表心中所想。例如教師在講解《回鄉偶書》時,直接跟學生袒露詩人賀知章的思鄉情感并要求他們理解,這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不是易事。對此教師可先幫助學生回憶平時離開父母離開親人時的心情,引導學生將當時的心情大膽表達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將詩作轉變為自身情感的寄托,令學生用飽含情感的語氣朗讀,在達到朗讀能力培養的同時又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情景交融式的朗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情感體驗,避免少數學生情感過于溢出而做出影響課堂紀律的行為。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朗讀能力的培養在二年級語文教學環節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令學生在農村教學環境下喜愛朗讀,并運用朗讀培養較高的語文素養,這是對教師能力的考驗。教師要緊跟教育改革創新的步伐,在原有的朗讀能力教學培養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全力為學生綜合性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陸靜怡.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小學語文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7(21):26.

[2]余志雄.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J].教師,2017(18):32.

[3]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78-79.

猜你喜歡
朗讀能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
“讀”占鰲頭,濃濃的語文味香溢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標準發音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