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結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2018-10-20 11:38項偉平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勞動習慣家長

項偉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條件得到改善,觀念得以改變。取消勤工儉學,校園種植基地變硬化,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也缺乏在校勞動鍛煉的機會。馬克思指出:“生產勞動同智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蔽覈逃结樦幸裁鞔_提出“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因此讓孩子們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勞動的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是家校結合的主要目的。我們學校課題組進行了《家校結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的研究。在這一年多的研究活動中,我們通過調查訪問、行動實踐、個案跟蹤等方法,對40多個對象加強了勞動習慣的培養。孩子們不僅學會了一定的勞動技能,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還能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全面地發展。

怎樣培養農村孩子的勞動習慣呢?

一、明確孩子勞動教育的意義

我們對班級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家長年齡、文化、工作等情況;教師上門與家長溝通,熟悉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及在家勞動情況。根據調查的信息制定好家校結合教育的方案。在家長會上我們明確了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探討了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方法,進行了勞動習慣培養的講座。家長和學校在教育思想上緊密協作,互相支持,能夠很好地開展教育活動。

二、鼓勵孩子做感興趣的勞動

在家里,家長鼓勵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如洗紅領巾、洗手帕、洗襪子等小件物品,并對孩子的勞動適時點贊。有的孩子看見大人掃地時特別有興趣,家長可以教他怎樣掃地才會掃干凈,并經常帶領孩子參加清掃勞動。有的孩子對上街買東西感到很神秘又愿去嘗試時,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去買點油、鹽、醬、醋等小件東西,并可以教孩子算數、付錢。不知不覺中,孩子們會做基本的家務了。家長為孩子參加勞動而感到高興,孩子的勞動熱情也能持久。

在學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系列活動:勞動故事會、勞動小能手、勞動手抄報、勞動小制作,孩子們在勞動活動中表現非常自信,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針對班上的每日兩掃的衛生工作,教師設立“我是優秀衛生員”評比欄,每一周都帶領學生評比出值日最干凈、最徹底、最快的一組,給予獎勵。把校園勞動和家務勞動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在一次“我有一雙靈巧的手”活動中,孩子們分組開展手工制作比賽,每組成員互相配合,一節課的時間制作出了豐富多樣的作品:小紙杯、小燈籠、紙風車、小花瓶、小布袋、布娃娃、花手帕、小木偶等等。家長看到孩子們熟練的動手能力和豐碩的勞動成果非常開心,紛紛表示今后要加強對孩子勞動習慣的培養。孩子們在勞動過程中獲得家長的鼓勵和同學的表揚,更加有信心了。

三、培養孩子在勞動中的成功感

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可以培養他們勤勞的美德,陶冶情操,養成愛勞動的習慣。事實上,勞動在智力發展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梢哉f學習是一種勞動,勞動也是一種學習?!扒迕髑昂?,種瓜點豆?!崩眠@個特好時期,老師布置學生一個勞動任務:和家人一起種植瓜果蔬菜,要求學生在家長指導下學會一樣種植技能,并把勞動感受寫下來。同時老師在班級微信群里公布這個勞動任務,要求家長為孩子創造勞動條件,記錄下孩子的勞動鏡頭,配合學校完成這項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第一個周末,就有25個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加種植瓜果蔬菜勞動。從家長發來的圖片中,可以看到這些孩子有的學會了翻地、有的知道了點豆、有的學會了栽秧,有的在進行養花……當老師把孩子們勞動的畫面在教室里播放時,孩子們非常的自豪。尤其是女生楊伊同學,在紀律上和學習上從沒有得到過表揚,當看到自己和爸爸的勞動畫面被老師和同學點贊時,表現出非常的自信。她在勞動日記中寫出了自己和家人在翻地、整地、種豆過程中的快樂,家人對她勞動的贊揚,她覺得勞動很有滋味。這次真實感受的日記當范文在班上朗讀后,楊伊同學的學習也進步了很多。隨后,學校和家長的多次督促,全班同學都完成了這次種植瓜果蔬菜勞動,每天放學后到園子里看看自己種的瓜菜,成了孩子們的一間樂事。把勞動收獲寫在作文里,在寫作中表達勞動的快樂,有了勞動的親身體驗,學生的作文素材更加豐富了,很多不愛寫作的孩子也能寫出好文章了。

四、合理安排孩子勞動任務

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的培養,光靠興趣,光有新鮮感和勞動熱情是不夠的。因此,我們除了讓孩子學會一部分家務外,還要給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勞動任務。例如:吃飯前拿碗筷;每天晚飯后掃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鋪,折疊好被子。到了高年級要求孩子學會整理好房間,做到鞋子放成一條線,床上東西擺成一條線,毛巾掛成一條線。天長日久,孩子漫漫養成不亂放亂丟東西,隨時整理房間的好習慣。

在學校,除了要求學生完成一些日常的教室衛生,校園清掃外,還要組織學生參加環保勞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美德。比如開展一次校園大掃除后,他們感受到亂丟垃圾、亂寫亂畫不僅給自己帶來麻煩,還影響了環境;比如組織孩子們清除校園雜草,他們知道了要愛護花草樹木;比如組織孩子們到社區撿垃圾,他們知道環衛工人的辛苦;比如組織孩子們去食堂打掃衛生,他們明白了幾百人就餐后給食堂工作人員帶來多大的勞動強度,他們懂得要怎樣文明就餐。

五、給孩子勞動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身上的不少品質、行為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子女。在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方面,家長也要成為孩子的表率。尤其是孝敬老人方面的勞動,要做好榜樣。比如黃雅同學,成績優秀,在班上的勞動表現也棒棒的,在家里更是孝敬姥姥的好孩子,她經常給家里的老人打洗腳水,幫老人洗頭發。這是在她父母的影響下培養出來的好品質,因為她的父母相敬如賓,也是當地出了名的勤勞的孝子。在優良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孩子會逐步從父母身上學到為他人著想,熱愛勞動的好品質。教師是孩子的再生父母,教師在組織勞動和日常工作時,更要和學生干在一起,帶頭示范,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

六、結束語

做為教育者——家長和教師只有密切合作,重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勞動習慣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錢霞:注意各個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農村教育2009,(06)

(作者單位:湖南長沙縣春華鎮武塘小學)

猜你喜歡
勞動習慣家長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習慣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上課好習慣
家長錯了
好習慣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