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高考背景下歷史教學理念的創新策略

2018-10-20 13:42陳米麗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教育理念創新策略

陳米麗

摘 要:新高考的實施是進一步深化當代教育教學改革的表現,是加強高中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時代要求。特別是在發展學生素質教育時,它改變了傳統高考只注重機械記憶歷史知識的弊病,結合“知識本位”過渡到“核心素養定位”的教學改革理念,真正加強了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培養和技巧學習的方法指導,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高考改革;教育理念;創新策略

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但由于傳統高考制度的束縛,高中生的個性發展受到羈絆,學生對于歷史客觀題的表述能力不充分或者說才能被壓抑,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高考制度的革新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手段,它能尊重各地區學生的個體差異,揚長避短,真正促進學生的主動性,提高高中學生的各項素質,有效改進歷史教學效果。

隨著今年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出臺,這也意味著高考改革的帷幕正式拉開,這場改革牽動著每一位學子、家長還有老師的心弦。根據方案,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將改變原來的“3+X”模式,而采取“3+3”考試模式。歷史是第二個3中的選考科目之一,這將對我們的歷史教學產生什么影響呢?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應對呢?本文筆者將從歷史教師的角度作一點粗淺解析。

一、等級賦分將會消除學生選考歷史的后顧之憂

歷史自2016年使用全國卷以來,題目難度較大,考試分數偏低,而地理政治的題目相對容易些,分數自然也偏高。這樣在選科過程中,受近幾年高考的影響,很多考生盡管對歷史很感興趣,但出于分數的考慮,可能會放棄對歷史的選擇,而選擇相對容易得分的其他科目,這對我們歷史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在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中,選考科目將實行等級賦分,也就是說選考科目考試成績不再以原始分數呈現,而是以原始分數為依據,在名次順序不變的情況下,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不同科目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帶來學科間不公平問題,從而讓更多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放心地選擇歷史,而不用再擔心因歷史試題難度高分數低而影響高考總成績。

二、依據興趣優勢選科轉變教育理念迎接挑戰

新高考方案中,考生可根據高校選科要求和自己的興趣、志向和特長從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這樣就給予了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選擇權利,從而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釋放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自主選科的結果就是選擇歷史科目的絕大多數都是對歷史感興趣的優秀學生,在興趣這一內驅力的作用下,課堂必然會更有活力,師生互動會更加有效,課堂教學效果也將會大大提高。面對高考改革這一新的歷史契機,我們歷史教師該如何應對呢?

1.轉變教育觀念,挖掘學生潛力

任何一項制度都不會是完美無缺一成不變的,時代在變,高考也要改變。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從觀念上實現轉變,主動適應新高考改革的歷史大勢,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積極探索培養多樣化人才的有效途徑,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正參與到高考改革大潮中。同時教師必須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摒棄墨守成規的錯誤思想,引導學生主動關注高考趨勢,多進行高考真題和模擬題的訓練,使學生掌握高考歷史的試題難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真正激發自身潛力。

2.提升史學素養,打造優勢學科

新高考改革方案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課程自主選擇權。原來的高考模式下考生只能在文科和理科之間作出選擇,從2017級開始取消文理分科,考生在課程選擇上會出現多種組合,自主權更大。因此作為一線歷史教師,我們必須加大史學閱讀,關注史學動態,提高自身的史學素養,以自己的學識和涵養引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學校教師間也要加強合作,發揮每位教師的特長,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從而打造出學校的優勢學科,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歷史學科的學習。

3.慧眼識人,做好學生的“擺渡人”

在原來的高考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在中學時代都無需考慮自己以后做什么,只要考個好大學就行。而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在報考時采用的是“專業+學?!钡哪J?,更突出了專業在報考中的作用。不同的專業對學生的選科要求不同,這就要求考生在中學時就要規劃自己的專業,思考自己的人生。在這個規劃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家長、老師和學校的幫助。作為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注意發現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的特長,把真正喜歡歷史,并且善于學習歷史的學生發掘出來,幫助學生做出理性分析,引導學生做好職業及人生的規劃,做好學生的擺渡人。

4.擺正心態,做好交流輪崗的心理準備

在新高考“6選3”制度下,選課走班將成為一種常態。由于學科之間選修學生數量會存在差異,另外,不同年級之間選擇同一科目的學生數量會有差異,不同學校的同一學科選修數量也會存在差異,學科選修學生數量的變化必然導致對選科教師的需求量也處于一個動態變化中。拿歷史教師來說,有的學校因選修歷史的學生少,歷史教師可能出現富余,而有些學校選修歷史的多歷史教師就會出現缺編。同一學校內,不同年級對歷史教師的需求也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教師可能出現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之間的交流換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大局為重,擺正心態,坦然接受并正確面對新高考改革可能帶來的崗位變化與調整。

總之,新高考的實施是對素質教育成果的一次驗收,新的高考形勢再一次呈現出既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輸入,又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歷史教師,我們一定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忘改革初衷,積極推進高考改革,從而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正心態、轉變教育觀念、提升史學素養,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立波.新高考背景下歷史選課的策略性指導以及課堂教學對策[J].新校園(中旬),2015(9):151-151.

2、祝有軍.新高考改革方案與高中科技史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湖南省華容縣第五中學)

猜你喜歡
新高考改革教育理念創新策略
以思促學 課程為王
以思促學 課程為王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進行中學地理職業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互動與互補:《新周刊》微博傳播策略淺析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和淺談
新形勢下企業干部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