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設想與研究

2018-10-21 10:49郭志偉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實踐

郭志偉

摘要: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是高等院校中新聞專業和媒體專業的一門技術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通過課程學習,旨在培養學生具備電視節目制作和創新能力。電視節目制作無論是對新聞學專業還是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教學,都是一次有益的實踐創作,對于教育變革有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設想了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項目化實踐教學的開展方式,并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視頻技術;項目化教學;實踐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世界范圍內的媒介融合,同時,媒介融合的發展改變了整個媒體行業的運營模式。媒體行業對于人才需求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因此新媒體教學尤其是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如何與時俱進,與媒體行業接軌,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的獨特性

1.1 課程安排的獨特性

與傳統專業教學以往的線性模式比較,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在課程安排上是依照邏輯順序與實踐需要來進行安排,專業培養方案在時間安排上先安排理論類課程,如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影視賞析等,從而培養學生的電視思維與理念。之后再安排技術類課程,包括電視攝像、平面設計與制作、二維動畫制作、影視后期制作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課程安排,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并在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進而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從而保證了學生在實踐學習時心中有數,有理可依。

1.2 實踐教學中充分結合分類與綜合學習

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主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技能,因此在實踐教學環節,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以電視節目編導的角色來模擬電視節目策劃流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跟進輔導,使學生熟練掌握不同鏡頭間的連接要領、節目的編排方式、鏡頭的拍攝和編輯方法以及編輯軟件的操作、節目的剪輯,后期特效處理等技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電視節目策劃直至節目合成的各個環節中去。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進而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要。

1.3 強化團隊合作精神

電視節目是一個技術與藝術統一體的最終表現。通常,我們可以將電視節目制作過程分為分前期拍攝與后期制作兩大階段,這兩個階段又包含了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均要求制作人員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可以說一部優秀的電視節目是團結合作的結晶。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無論是導演、演員、記者、攝像、編輯,均需要加強合作,而視頻技術與非線性課程改變了以往的成績考核的打分方法,以團隊為單位,通過團隊成績來對成員進行打分,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2.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設想

2.1 分組設置

教師參考學生技術特點,同時尊重學生意愿進行分組。每組成員不超過五人,在具體劃分時可以依照場地、設備、實訓周期和人數來進行調整。小組成員在分工與職責明確后,從節目的策劃直至合成結束,小組成員的職責不再固定,使其充分掌握電視節目制作的所有工作與技能。在每一期節目制作完成后,小組成員職責進行調動,使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感受到不同工作職責。在一個學期內的實訓中,每個小組成員均需要承擔電視作品制作過程中至少三個環節的任務,要求每部電視作品的制作周期為兩周。

2.2 崗位職責

明確分組后,小組成員分工如下:制片 1 人,主要負責整個節目的策劃、稿本撰寫與全程監督,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工作進行協調;記者 1人,主要負責人物、新聞采訪,采訪稿、解說詞和字幕的撰寫;攝像 1人,主要配合稿本進行素材的拍攝,或根據記者對人物和新聞進行采訪攝錄;編輯 2人,根據稿本主題,進行視頻后期剪輯、節目的所有后期合成和特效處理。

2.3 選題策劃

在指導學生選題的過程中,應針對課程教學內容而設計,內容不易過大,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同時可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任務。在制定選題時,選題必須要符合節目的主題和要求,在滿足科學性、準確性等基礎原則的同時,必須保證可操作性。好的選題是節目制作質量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選擇具有社會價值和實際拍攝意義的選題,選題最好能夠體現學?;驅W科的特性,兼具實踐性與綜合性,能夠充分體現教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

首先,電視節目小組由制片組織開展選題策劃會,主要對節目欲達到的效果、節目的表現形式和風格、拍攝內容、題材切入點、采訪對象等進行明確,做好前期的準備。其次,制定詳細的計劃,小組成員在節目策劃內容的前提下,每個人對自己負責的內容和工作制定詳細的計劃,尤其是記者、攝像,必須給出詳細的拍攝制作和采訪安排。成員拿出具體的計劃后,由教師領導小組成員共同商討,最后確定小組成員的詳細工作職責和具體工作時間。

2.4 前期拍攝與后期合成

制作人員在完成了解說稿和串聯詞的撰寫后,全組成員共同配合,根據節目主題完成前期的采訪、節目錄制工作。組內成員進行解說稿的配音錄制工作,同時挑選符合節目特點和風格的背景音樂。編輯人員負責后期編輯合成,在編輯過程中,教師進行指導,負責對素材和編輯點的選擇,以及節目整體節奏的把握。后期特效合成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選擇和運用符合節目風格的特效。節目初稿成片后,在制片人的領導下,教師旁聽指導,小組成員共同對節目進行審核,并提出修改意見。

2.5 節目評價

作為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節目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組節目制作完成后,教師指導學生互評。教師可請專業的媒體從業人員、專業課教師、其他專業的朋友或學生、各小組成員等共同參觀節目播放,從多個角度對作品進行評價,小組之間互相借鑒、互相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3.提高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教學實踐效果的思考

開展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教學實踐,首先應組建合理的教師隊伍和評審專家組。高等院校除了提供理論知識強的專業教師隊伍外,還可以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新聞記者、采編人員等,從而提高電視節目制作課程的教學水平。其次,學??筛鶕陨硖攸c加強與電視臺和新媒體團隊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參與到真實的電視、微視頻等媒體制作過程中去。再次,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真正的走進社會,啟發學生觀察生活,接觸更加真實的人物,體驗到更為真實的采訪過程,理解具體的視聽語言表現方法,領悟到本門課程教學的核心和主旨。最后,學??赏貙拰W生作業的播放渠道,對于一些優秀作品可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各類DV 和微視頻比賽,或者舉辦校內的作品展示等,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同時也可以從其他優秀作品中得到啟發,為今后的電視節目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創作參考。

結束語

視頻媒體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新階段,為了適應新時代媒體需求,電視臺逐漸轉變為電視傳媒集團,同時新媒體行業不斷涌現與發展,引進電視節目制作人才逐漸成為媒體行業的一個競爭策略。視頻技術與非線性編輯課程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從實踐教學的角度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時代媒體發展的需要。

猜你喜歡
項目化教學實踐
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究
高職英語項目化教學探究
淺析藥理學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討
探討項目化教學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應用
高職《管理學》課程實行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
《UG NX機械產品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