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歷史課堂充滿公民教育的陽光

2018-10-21 09:32廖延加
大東方 2018年9期
關鍵詞:公民教育歷史學科教學觀念

廖延加

摘 要: 在歷史教學中全面滲透公民教育,這不僅僅是當代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也是順應和促進我國公民社會發展,實現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因此,在歷史教學中積極開展探索公民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充分地發揮歷史學科所具有的公民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歷史學科;公民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策略

歷史學科作為一門內涵豐富的人文學科,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進入21世紀,人類加快了向現代社會邁進的步伐,國際間的交流不斷加強,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從根本上取決與國民素質的高低。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賴于基礎教育的持續發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盵1]可見,歷史學科是目前我國開展公民教育的重要課程資源,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公民教育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公民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培養出合格的公民。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有效地開展和實施公民教育活動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反思簡單地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轉變觀念 提升素質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客觀世界,而且能創造客觀世界?!睔v史教育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歷史教育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已成為時代發展的最強音。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廣大歷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歷史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應該著力培養和塑造新一代學生的民族性格和社會精神,在教育過程中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承擔社會義務的態度,喚醒他們的公民精神和社會責任感。[2]因此,我們應該努力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念,真正意識到歷史學科是全面承擔對學生開展公民教育的關鍵學科,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這不僅是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所在,更是我們歷史教師的職責所在。而教師又是開發教育功能、實現教育目標的指導者和實踐者,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對于歷史教育能否發揮其人文教育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教育中肩負起的公民教育功能也必須通過教師來實施完成。所以,提高教師個人的人文素養是實現歷史教育人文價值的關鍵。作為實施公民教育的主力軍,我們教師自身的公民素養對于歷史教育能否發揮其公民教育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不斷提高我們教師自身的公民素質與公民教育技能,才能真正確保歷史教學中公民教育的順利實施。

二、營造環境 塑造意識

環境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環境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向上、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一個合格公民的培養需要民主氛圍的熏陶。課堂中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就是現代社會公民環境的縮影。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有效實施公民教育首先需要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建立自由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他們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讓他們在肯定激勵中自立自強,自尊自信,勇于創新,開拓進取。正如托爾斯泰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闭窃谶@種融洽、和諧的氛圍中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才能塑造出一個真正的合格公民。

三、優化方式 科學滲透

歷史學科作為內涵豐富的人文學科,對實施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而要在歷史教育中真正發揮公民教育的功能,我們就必須考慮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去進行公民教育的滲透。筆者認為以下幾種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在教學中滲透公民教育。

(1)合作式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3]泰戈爾說:“惟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苯處熢谡n堂上倡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營造一種合作學習的氛圍,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集體活動,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交流、討論,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觀念,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而這恰恰是一個現代公民需要的基本素質。例如,在講授“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組查找核科學技術、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領域的相關成就和人物的圖片、文字材料及影音材料等。課堂上教師請各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成果并進行成果展示的評優,這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競爭意識。教師還可以根據各組代表呈現的各種類型的材料,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進一步地參與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使學生理解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創業、報效祖國的奉獻精神及科技成就對國家國際地位的影響,讓學生接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梢哉f,合作學習不僅展示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主動獲取了歷史知識,提高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能力,而且使學生從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與情感教育,有效地發揮了歷史學科的公民教育功能。

(2)探究式學習

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同樣,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公民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在歷史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探究式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與品質。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創新活動中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使學生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而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具體的探究活動來實現。[4]例如,在講授商鞅變法的內容時,關于商鞅個人的最終結局我們可以這樣設置探究問題: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并為日后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但恰恰是這樣一個為國家做出如此貢獻的人卻最終落了個身受極刑的悲慘結局,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通過設置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分組討論,最終使學生認識到改革并非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曲折、艱辛的,有時甚至是要付出犧牲生命的沉重代價;但改革又是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會有光明的前程。通過這種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古代這些改革家順應歷史潮流、創新、獻身的改革精神,并認識到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進行改革,與時俱進。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新精神和能力,這對于塑造和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公民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而有效地達到對學生公民教育的滲透。

(3)情景式教學

高中學習階段是學生一生中最寶貴,最具發展潛力的時代。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獨立思考、開展爭論,其思維的批判性和獨立性有了更高的發展。這正是塑造一個合格公民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他們的學習、生活,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促使他們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學為學生搭建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調動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責任感,引導學生體驗公民教育的內涵。例如,在講述甲午戰爭黃海海戰時,可以播放電影《甲午風云》有關黃海海戰片段,讓學生親自感受政府官兵為了維護國家主權而視死如歸,壯烈殉國的悲壯局面。通過這種情景創設,既再現了過去的歷史,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又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愛國主義情操,提高了學生的公民素養。另外,在教學中也可以通過創設角色情境來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如在講授古希臘民主政治時,可以指導學生模擬“公民陪審法庭”,設計書記員、指控人、陪審員等角色進行案件公開審理,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對古代雅典的民主生活有了一個深刻的感知,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作為一名公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

四、整合知識 凸顯功能

高中歷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主要是通過與公民教育相關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的素質。在歷史教學中想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我們可以深入分析、挖掘歷史教材中隱含的豐富的公民教育內容。例如,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國社會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深刻地影響著國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標準,其精華部分也為世界各國所稱道。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討論教材內容,讓學生感知孔子思想的基本主張,深入挖掘儒家思想中的公民教育因素,感悟孔子思想的基本內涵及現實意義,使學生從中汲取有效營養,使學生注重修身,規范自己的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又如,在明清時期,伴隨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封建專制制度的衰落,在思想界里率先涌現出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腐朽統治,乃至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歸納,認識和了解這些思想家的基本主張及特點,激發學生學習這些進步思想家站在時代前列,不畏強權、勇于斗爭、敢于承擔歷史重任的優秀品質,增強學生關心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學生在感受歷史知識的同時,受到公民教育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識。因此,我們應當深入地鉆研歷史教材,充分地挖掘歷史課程中隱含的公民教育的元素,尋找到教材內容與公民教育的結合點,突出人類普適的價值觀念,突出中國優秀的傳統道德資源,突出公民的權利、責任和參與意識,努力使歷史教育煥發出公民教育的光芒。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鐘啟泉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靳玉樂主編:《合作學習---新課程教學方式變革研究叢書》,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余文森等主編:《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單位;淮南第十中學)

猜你喜歡
公民教育歷史學科教學觀念
初中歷史學科有效教學的研究
新形勢下探究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公民教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支撐
新課程高考對學科思維素養的創新考查
試論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公民教育
提高高校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探析
從專業憲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識教育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公民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