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小銜接中的對策研究

2018-10-21 13:36熊子健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幼小銜接解決對策幼兒園

熊子健

摘要: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以來為我們所密切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幼小銜接指的是兒童在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連接,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有待我們正確面對,并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本文嘗試從幼兒園工作的視角,重點從幼小雙向銜接和重點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性能力,以及重視興趣和情感入手,針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供解決對策,意在作好幼小銜接工作,使幼小順利過渡。

關鍵詞:幼小銜接;解決對策;幼兒園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學制的第一階段、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必然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希望通過幼小銜接中對策研究,能夠幫助幼兒園和家庭做好幼兒做好上小學的準備(包括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體素質以及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態度和能力等方面的準備),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一、遵循兒童發展的特點,明確銜接任務

為適應兒童在此時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和小學都要創設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不能一味地要求兒童適應小學生活,而要強調讓教育適應兒童的發展。應確立近、遠期兩個教育目標,近期目標為幫助兒童順利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遠期目標為兒童一生的成長打下此階段應有的全面素質基礎。

二、依據銜接工作的規律,遵循銜接原則

1.雙向性原則,加強與小學的聯系和交流

在幼兒園階段通過組織參觀小學的校園,觀摩小學生升旗、上課及課余活動等,增強幼兒對小學的直觀感知,消除孩子對小學的恐懼感受和神秘感。入學前,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針對幼兒的生活與發展召開會議,教師們協同構建幼兒園、學前班和課余活動中心的課程。通過圖片、資料,媒體等各種教育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入小學后的學習與生活,給幼兒講有關小學的事和老師上課的故事,減輕幼兒的思想壓力,促使幼兒向往做一名小學生。

2.全面性原則,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全面性是指銜接的內容要包括體、智、德、美各個方面。入學準備是全面素質的準備,包括身體、學習和社會性適應等方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小學生課間和課余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梢越M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2)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老師和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灌輸小學的學習與幼兒園學習的不同,讓孩子樹立“自己已經長大了,所以老師才會要求自己完成一些任務”,了解學習是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以此來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銜接時期,因為其間的跨度比較大,孩子容易有挫折感。這時,我們要給孩子創設一個輕松和快樂的氛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遇到挫折,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并進一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激發孩子上小學的強烈愿望。在幼兒園教育中,激發孩子對活動的參與欲望和興趣。

(4)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習和生活的細節入手,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的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試著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5)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從小事做起,如:教導孩子謙虛、禮貌、遵守公共秩序、與小朋友們和平相處等等。事情雖小,卻有利于創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于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善于交往的人。

(6)增強幼兒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進入小學,孩子們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大環境,也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因些更應該教導孩子們很好地保護自己,如: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因難求助的辦法,注意自身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因此,社會性培養是有效銜接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環。

3.漸進性原則,做好入學準備工作

兒童某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銜接工作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所以要將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分解成不同層次、水平的教育目標,劃分到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去完成。從某種意義上說,銜接工作在兒童一入園就開始了,整個幼兒教育時期,都要為兒童入小學和今后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準備。幼兒準備入學的工作是整個學前期循序漸進的全面教育過程,根據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教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使他們在智力、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從實際出發,找準銜接點

由于兒童所處的區域不同,所受學前教育時間長短和程度不同,他們入學前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必須依據上述條件來確定銜接的重點,以點帶面,推動銜接工作的全面發展。如城市幼兒園幼小銜接的重點是生活自理方面,而農村幼兒園則著重于人際交往方面。同時,應該看到,促進兒童在原有基礎上向新的階段發展,是解決銜接的關鍵所在。孩子的個體的適應能力不同。不同幼兒有不同的銜接重點。應從發展和提高兒童自身的“內部適應能力”入手,解決銜接問題。注意以提高兒童心理素質為目的,使之較順利地過渡到小學生活階段。

四、減少影響幼小銜接問題的因素

1.成為孩子所喜歡的老師

每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總會感到不適應。所以說,在孩子們進入小學以前就要盡量讓孩子們愛上學習。其實讓孩子們喜歡學習有一個很簡單辦法,就是讓孩子們喜歡上老師。喜歡學習和喜歡老師,就好像是人的手心和手背,是不可分割的。喜歡學習的孩子往往都是喜歡老師的,因為從老師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知識;又因為喜歡老師,就不想讓老師失望,所以一定會努力學習。

2.重視家長工作和社會支持

兒童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態度的影響。因此,幼小雙方都應重視做好家長的工作,采取普遍家訪、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和向家長開放幼兒園和學校的活動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教育方針和正確的銜接措施,幫助家長學習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同步對兒童進行銜接教育,保證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3.建立良好的家園互聯網

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們的配合,要做好幼小銜接不光是幼兒園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長的支持,這樣幼小銜接的工作才會更具實效性。同時聽取家長的意見,比方擔心一年級的教師沒有同情心或者太嚴厲,家長期待改善家校交流而且希望教師為孩子們在家里的學習提供支持,期待教師反映個體差異的教學方法。這也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奠定了和諧的情感鋪墊。

開設專欄,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教育,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指導家長在家庭中作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用品的準備;要求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畢業典禮的準備和開展工作,使幼兒通過儀式體會自己長大了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接下來的學習生活。

4.明確辦園宗旨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幼兒感官作用,靈活地運用集體或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是人的開端教育,有著特殊的規律,與小學教育有著質的不同,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它又具有連續性,它直接或間接影響幼兒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幼兒園教育之后緊接著是小學教育,就忽視了幼兒園教育的特殊任務,把幼兒教育小學化。

幼小銜接是教育整體改革上的一個重要內容,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單方面工作,更是家長應該關的問題,也是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我們應抓住幼小銜接期這一幼兒發展的關鍵期,對處于銜接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作進一步探索,不斷尋求符合我國國情的幼小銜接的途徑,培養幼兒的適應能力,幫助兒童順利地解決好其間的過渡和銜接,使千千萬萬兒童健康、活潑、愉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志弘,天津市區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科學教育銜接的現狀與反思[D].天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蘇軍.幫助小學新手適應學習生活[N].文匯報,2000-9-1(5).

[3]馬以念,謝秀蓮,王東蘭.農村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1999,(1)17-19.

[4]楊曉萍,李子健,陳楷紅,崔晶盈.幼兒園與小學與文課程銜接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4,(9).42-44.

[5]詹姆斯.E.約翰遜主編,朱家雄申校.學前教育課程(第三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

[6]王乃銘,錢峰.學前心理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6.

[7]王余幸.小學新生適應不良成因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8).

[8]萬磊俊.從皮亞杰的兒童發展理論看幼小銜接問題[J].吉林教育科學,1992,(3).

猜你喜歡
幼小銜接解決對策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