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內飾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研究

2018-10-21 13:36郭孟春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污染物危害

郭孟春

摘要:汽車內的空氣污染不僅是環保問題,更是安全問題,汽車生產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更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因汽車內飾引起的車廂空氣污染。由于我國關于車內污染的檢測標準剛出臺,人們對車內污染物的了解還未普及,因此,研究人們對車內污染的重視程度及汽車內飾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關鍵詞:汽車內飾;污染物;人體健康;危害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車內空氣質量問題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空氣監測中心曾對200 輛車進行監測發現,如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有近90%的汽車都存在車內空氣甲醛或苯含量超標問題,而且大部分車輛甲醛超標都在5~6 倍甚至更高,其中新車的空氣質量更差。

一、汽車內飾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質量濃度均處于比較高的水平,主要是由汽車內飾釋放的污染物引起。同時,在與國外數據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國產轎車內飾污染所造成的空氣質量污染問題比國外嚴重。駕駛者如果長期暴露在因車內裝飾材料釋放的高濃度污染物的車內環境中會嚴重威脅到駕駛者的人生安全,其中,汽車內飾材料釋放主要污染物的質量濃度及危害。

1.車內氣味的主要來源和危害。一是氣味的主要來源。車內氣味主要由車內零部件和內飾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質釋放,包括塑料、膠粘劑、阻尼材料(固化后)、皮革、橡膠、發泡劑、毛氈等。這些材料在生產以及加工中添加的有機溶劑、添加劑、助劑等揮發性成分是氣味散發的主要來源。以車內與人體接觸面積最大的皮革為例,皮革生產工序包括前處理、鞣制、復鞣、染色、加脂、干燥、涂飾等,每道工序都需要添加大量的加工助劑。如果汽車門窗緊閉且在陽光下暴曬,則其中的添加劑以及加工助劑等會揮發出來,產生大量有毒有害和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二是車內氣味危害。在車內狹小的幾平方米的密閉空間內聚集著幾百種有機物,如烷烴類:甲烷、十一烷、十四烷;烯烴類:苯乙烯;醇類;醛類:甲醛、乙醛、丙烯醛;酮類:丙酮、丁酮等,會讓人感到惡心、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乏力,更嚴重的還可造成白細胞減少、引起白血病、癌癥等疾病。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醫學科研部門測試發現,新車出廠后車內有害氣體濃度很高,揮發時間甚至可持續6 個月以上。另外,有研究表明,由駕車綜合癥引發的交通事故遠比疲勞駕駛、酒后駕駛引發的事故多,車內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影響到駕駛員的安全駕駛。

2.車內污染物質量濃度的主要影響因素。一是溫度和車齡。汽車內飾所釋放的污染物質量濃度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尤為突出,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急劇增加。主要是因為汽車內飾的材料中所含的有機溶劑、助劑和添加劑等揮發性物質的釋放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研究表明,溫度增加10℃,污染物的質量濃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近1倍;剛出廠的新車由于通風時間不夠,其內飾材料引起的車內污染狀況比舊車更嚴重。汽車內飾產生污染物的質量濃度隨車輛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的污染物降低的程度不同。剛生產出的新車,甲苯和甲醛的質量分數都是1.0g/m3,隨著時間的增加,其質量分數不斷下降,300d以后,車內甲苯的質量分數變成0.2g/m3,甲醛的質量分數變為0.4g/m3。新車車內飾釋放的污染物質量濃度較舊車的污染物質量濃度高。二是空氣交換率。不同的空氣交換率對污染物質量濃度的影響程度有很大關系。在行車過程中如果將車窗完全打開行駛或者使用足夠的空調外氣導入車內,那么車內污染物的質量分數將顯著降低。據調查,一般在空氣交換30min以后,車內污染物的質量分數將會降低到原來的1/10,甚至更低的水平。

二、管控措施

1.車內氣味的管控措施。車內氣味是否達標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車時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就需要生產商在車輛的設計生產環節對乘用車內氣味進行管控。其中零部件和內飾材料使用情況、車輛下線時間、車輛所處環境均會影響消費者對車內氣味的感受。因此,控制車內氣味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使用環保材料。車內氣味的不達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內飾用材料的不合格,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致力于車內綠色、環保、低VOC 材料的研制開發。東麗利用來源于植物的材料制成備用輪胎蓋和地毯;沃爾沃大幅度減少車內PVC 塑料制品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全皮包覆的座椅、座椅內的大豆填充物和純棉的縫線、純麻腳墊;憑借10 多年的改性經驗,通過調整聚合、反應擠出、設備工藝以及后加工后的凈化等一系列復雜環節,有效降低了車內有毒有害物質含量。2)合理通風。新車在行駛的前6 個月內,應盡量少用空調,時常開窗以加強車內通風換氣,合理控制車內空氣通風系統,保證車廂內有良好的空氣環境和足夠的新鮮空氣,以防止乘員疲勞、頭痛和惡心。新車使用時,最好開窗行駛,或者把窗子開個小縫兒,把空調打到外循環,使車內零部件以及內飾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能得以稀釋和排除。由于道路交通擁堵狀況的加劇,人們呆在車內的時間越來越長,進入人體內的污染物氣體也就越多,車內有害氣體會給駕乘人員帶來明顯的或者潛在的健康危害,再者由于國內生產的汽車內飾部件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所以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汽車內飾所釋放出來的污染物的質量濃度,從而營造安全、健康和舒適的車內環境。

2.汽車內飾材料纖維化。提高車內部件使用材料的質量是降低車內污染的主要方法。采用無污染或者低污染的環保材料是減少,汽車內飾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研究車內空氣污染物最理想的控制方法。將具有負離子功能的纖維材料用來制造汽車內飾,大大的降低車廂內苯和甲醛質量濃度的同時,還能消除車廂內的異味,保持車廂空氣清新。如果將汽車的內飾材料換成可吸收、存儲、釋放水分的聚酯纖維織物,可保持車內濕度平衡使人感覺汽車環境舒適。采用納米技術生產的抗菌防霉的汽車內飾纖維材料,可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將舒適、休閑、保健相結合。使用這些環保材料來制造的汽車內飾件,從根本上降低了車內污染物的質量濃度,同時也將時尚和健康結合在一起,是以后汽車內飾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

3.政策限制。國家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新車出廠前必須經過車內污染物質量濃度檢測,如果車內污染物質量濃度超過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中車內污染物質量濃度限值,則必須返回汽車制造廠,且不得出售。從根源上遏制某些廠商為增強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而采用劣質汽車內飾材料。

車內空氣與消費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因此,無論從社會責任上講,還是從企業長遠利益上講,汽車制造廠商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努力提高生產標準,改良生產工藝,采用環保材質,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目前CQC已經制定了《乘用車內氣味評價檢測方法》,部分企業已經開展了自愿認證。未來標準將進一步加嚴,對車內氣味不達標企業進行干預,必要時進行處罰;不滿足標準要求的車輛不允許上市銷售,并實行召回制度,防止車內空氣污染對消費者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吳昊,周芩楠.聚氨酯材料氣味性的評價和改進[J].聚氨酯工業,2017,24(3):39- 42.

[2]田永,韋俊.汽車內飾件散發特性的試驗研究汽[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7,(8):14- 17.

[3] 魏鳳玉,余錦城,吳六四,等.客車車內空氣質量評價[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0(8):992- 994.

[4] 楊超.汽車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法規現狀[J].客車技術與研究,2015,32(1):48- 51.

猜你喜歡
污染物危害
你能找出污染物嗎?
Task 1
平衡車的潛在危害
小型內燃機內部EGR對污染物排放影響研究
小型內燃機內部EGR對污染物排放影響研究
網絡的危害(三)
喝飲料的危害
喝飲料的危害
中國擬開征環境保護稅
環境保護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