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S 動機模式在高職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8-10-21 08:51劉淑王丹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23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高職英語

劉淑 王丹

摘 要:本文探討了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基于切身性策略,重構課程內容;運用注意策略,激發求知欲;運用滿意策略,保持動機強度;運用自信策略,促進學習自主。

關鍵詞:ARCS動機模式 有效課堂教學 高職英語

引言

隨著高職招生錄取門檻進一步降低,學生英語入學水平普遍較低,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機不強,加上大班教學、教材知識大多是高中知識的重復或簡化,學生課堂睡覺、玩手機、開小差等現象深深困擾著高職英語教學。如何增強高職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高職英語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ARCS 動機設計模式是由美國心理學教授 J.M .Keller 提出的。這一模式認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有四類: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簡稱ARCS。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還應進行適當的動機設計,即針對學生群體的動機狀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相應的動機策略,設法使教學過程能夠引起并維持學生的注意,建立起教學與學生之間的切身性,使學生產生并維持對學習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種滿意感,那么教學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文以軌道交通客運英語為例,探析ARCS 動機模式在高職行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基于切身性策略,重構課程內容,

切身性(Relevance)是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與學習者自身的關聯性。當學習者知道要完成的任務與自身有密切關系,或者能幫助他們去實現個人目標時,對學習表現的興趣更大。當學生問“我為什么要學這些內容?”、“這些內容和我有什么關系?”等問題時,教師可運用切身性策略來解決。如:如聯系學習者已有經驗、明確學習內容的價值、聯系學習者未來職業規劃等(Keller 1987)。

與大學英語致力培養學生英語思維不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是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重在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和交際能力,即注重實用性,也就是說高職英語教學要與學生的專業、職業、就業聯系起來,找到職業中需要運用英語的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典型工作任務重構課程內容。 筆者執教的學生來自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根據培養方案中“雙語服務能力”培養需求,筆者基于軌道客運工作五步作業流程,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重構了課程內容:開發三個綜合項目“布萊克的中國火車之旅”、“戴維斯和托馬斯的動車之旅”、“大衛的深圳地鐵之行”,涵蓋該專業三個就業方向,每個項目包括問訊作業 票務作業、站內作業、車廂作業和出站作業五個子項目,每一個子項目對應若干個典型工作任務,以典型工作任務鏈接行業英語語言知識。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專業連接、職場對接,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是有用的。

二、運用注意策略,激發求知欲

注意(Attention)是產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的注意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重要步驟。研究表明,當事物新奇或不確定時,容易引起注意。但僅僅引起注意還不夠,維持注意也相當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各種注意策略喚起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對學習產生興趣,使注意力有意或無意地選擇指向該學習活動。凱勒(1987)提出六類注意策略,包括沖突、具體化、變化、幽默、質疑和參與,每一類又設計了具體的策略,如具體化策略包括,以直觀而具體的方式向學生呈現重要的內容;呈現各種相關案例來配合教學內容。 質疑策略:定期提供問題解決的情境;提供選擇能滿足其好奇和探索欲望的題目或任務的機會等。

為引起學生注意,筆者制作了軌道交通客運英語系列微課,利用動漫設計,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吸引學生線上學習。課堂教學中,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供客運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情境,激發學生好勝心。以“退票”典型工作任務為例,筆者收集英文網站上的常見退票問詢(圖1),學生讀懂這些書面問詢的過程中獲得初步效能感,注意力就更集中了,努力搜索資料,絞盡腦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語言知識,爭取提供讓教師和同伴都滿意的答案。

三、運用滿意策略,保持動機強度

滿意(Satisfaction)是學習者對學習結果產生的良好感覺,即滿足感。為使學生獲得滿足感,教師可采取強化、獎勵等方式,如為學習者提供運用新技能的機會、給學習者更多個人關注、 給學習者提供獎勵、 給學習者積極反饋等(Keller,1987)。

滿意感來自于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體驗來自學習集體中的關注、肯定和鼓勵。七八十人的大班教學,關注每個個體的學習變化是不容易的。筆者借用了管理學知識和信息技術:建立教師、課代表、小組長三級管理機制管理教學,小組長記錄組員學習檔案,課代表從小組長處收集學習信息并在課前向老師匯報;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由優幕課、QQ 學習群、學習微信圈構成即時通訊網絡,輔助教學,如學習任務單發放、作業和測試布置、學習過程監控、討論與評價等等,關注個體學習動態并及時評價。

四、運用自信策略,促進學習自主

自信(Confidence)策略是指學習者對獲得成功的期待并相信獲得成功的可性能很大。自信與學習者的持久性和成就水平相關(Keller 1987)。自信水平高的學習者享受學習活動,不害怕犯錯,且能合理歸因。凱勒(Keller 1987)認為,明確學習要求、控制學習難度、制訂學習計劃、合理歸因、提供容易獲得成就感的學習環境等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自信水平。

在軌道交通客運英語教學中,筆者通過以下方法促進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1)測評學生英語基礎,幫助和引導學生建立可行目標,如:基礎薄弱詞匯量少的同學,以學會退票常用詞匯和句型為目標;基礎良好以上的同學,以獲得較流利的退票窗口的溝通能力為目標。(2)合理設置任務難度,在SPOC平臺上建設有難易梯度的資源包,作業分層級布置,與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匹配,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稍加努力就能完成作業。(3)大型綜合項目作業時,教師提供腳手架支撐,幫助和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目標。(4)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任務,對自己的學習表現進行階段性評價和歸因:這次任務完成很好,有哪些可以褒獎自己的? 任務沒完成, 原因是什么,如何補救?幫助和引導學生將成功歸因于自身努力,而非運氣好或任務簡單,幫助學生擺脫習得性無助感。

結語

課程結束后,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86份。統計結果顯示:

(1)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圖2顯示,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在課程前后發生了變化,“喜歡學習英語”者比例由14.43% 增長到24.43%,提高了10個百分點;“不喜歡英語學習”者由35.82%下降到29.82%, 降了6個百分點,盡管“很喜歡學習英語”者所占比例變化不大(增長1%),但學習興趣總體提高。

(2)72.97%的學生認為課程實用性很強,對客運工作很有幫助。88.98% 同學認為“項目任務有挑戰性”, “教學方法有趣,尤其是展播自己和同伴的任務作品,很興奮很激動”,對課程評價高。

基于上,ARCS 動機模式能明顯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Keller,J.M.DevelopmentandUseoftheARCSModelofInstructionalDesign[J].JournalofInstructionalDevelopment3(1987a):2-10.

[2]劉淑,牛春林.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習任務分析與應用[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106-108.

[2]印麗萍.ARCS動機模式在高職院校外貿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23-24.

作者簡介

劉淑(1970—),女,湖南攸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學)。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教學高職英語
物理知識在“雅致”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淺析構建有效課堂
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關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有效課堂教學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師角色定位探究
初中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定位與有效課堂教學個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