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2018-10-21 01:40賴惠敏
當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物理教學創新思維高中物理

賴惠敏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化教育進程的不斷加快,學校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要求也是不斷加強,同時這也是我國教學改革的必然方向,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課堂教學是我國新時期創新人才培養的主干道,因此如何能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創新思維;物理教學

在高中物理學科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的感受是“開書了然,閉書茫然”。所謂“閉書茫然”就是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能夠明白“是什么”,但課后練習卻遇到思維障礙,不知道如何下筆。這不僅反映了物理學科具有較強邏輯推理性之外,也反映了教師教學方法的不當。究其原因,這主要在于學生沒有從根本上掌握物理解題思維,因此,培養他們解題思維的創新能力十分重要。

一、改革演示實驗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演示實驗一般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是旁觀者,沒有直接參與,不能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必須改革這種模式,建立“引導――探索――實驗――掌握”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必拘泥于教材或教參的安排,創新性的進行一些實驗過程問題設計,將學生推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地位。例如,在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時,教師不是把感應線圈的繞向、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的結論簡單地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思考,自己弄清線圈繞向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再引導學生思考:既然感應電流是由磁通量變化引起的,那么,感應電流的方向和磁場方向及磁通量的變化的情況有關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進而再讓學生通過試驗進行探索和研究,得出結論。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把握重點、關鍵點和注意點,發揮好主導調控作用。采取提問、答疑、討論、觀察試驗現象、動手操作等。變單向信息傳遞為雙向、多向式信息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培養學生聯想思維能力

聯想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于聯想,學生能夠實現遷移能力的培養,簡化物理分析過程,更加容易把握物理現象及運動的本質。

1.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類比聯想,使學生知識貫穿一條線形成系統化。例如,在講解分子熱能、電勢能時,應啟發學生聯想,彈簧的彈性勢能、策略熱能與分子熱能、電熱能之間的共性,比較它們的異性,從而使“機械”熱能――“分子”熱能――“電”熱能形成一條鏈。這樣,學生在處理“勢能”的有關習題時就會以點連線。2.聯想思維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的啟發下,在數學計算和邏輯推理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想象力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3.在教學中培養想象力是聯想思維訓練的重要方法,如子彈以速度v射擊固定的相同五塊木板,其阻力恒定,恰好能身穿五塊木板,求子彈穿過各木塊的時間比。從勻減速運動來思考問題有一定難度,可想象成“在恒力作用下子彈從靜止開始加速到速度為v的勻加速運動,在相等位移內的時間比”,再將比值關系反射排列即為所求。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思維

在物理解題思維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思維,結合物理學科規律,“發現”物理學科解題思路。物理教學解題過程可以分為理解―探索―表達三個階段。

理解指的是對物理題意的解讀,提取物理題干相關信息,并默默思考相關解答方法。對題干的信息提取處于解題過程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心理特征包括初始信息的組合,建立與題意對應的物理數據庫。信息提取的過程也是將文字信息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過程,是將物理的抽象化具體映射到現實生活的過程,從而有利于識別物理規律的使用條件,發現存在于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反應物理量間的邏輯聯系,這樣就形成了對題目進行抽象表征的物理模型。綜合習題往往又是高中物理中的較難問題,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有極大的益處,但解決這一類問題通常費時費力,常有不如學其他學科見效快的感覺。

探索是對解題方法進行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根據自身以往的經驗加以調取,篩選出適合理解過程中的信息;后一階段是對調取出來的相關物理量進行關系的建立。其中包括題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關系,這是引導學生解題的走向,是一種經驗的判斷,對成功解題至關重要。表達是對自己解題方法進行描述,是針對答案的一種檢測方法,是在通過經驗和模型得出結果后進行的倒推過程,驗算按照之前方法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已知和未知的關系。

四、要合理利用求異的思想,主動開發學生創新思維

這里說的求異就是打破思維慣性,對知識或問題的理解標新立異。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蘋果從樹上掉在地上其實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牛頓卻能夠標新立異,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所以高中物理老師在上課教學中一定要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有必要的話可以使學生敢于跟自己爭論,這樣就建立一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的平臺,從而使他們能夠慢慢產生創新思維的概念,并能夠根深蒂固,同時這樣的求異思維就可以大大的激發整個班級的學習熱情,并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達到培養整個班級的創新思維。

五、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物理教學中,要使學生具備扎實知識基礎,能理解各部分知識的關系,優化知識結構,對所學內容融會貫通,才能居高臨下,高瞻遠矚,面臨物理問題能迅速做出取舍,產生直覺。1.精選習題,系統地培養解決物理問題的專項技能。如整體與隔離、觀察聯想、類比法、假設法、等效法、圖像法、極端法等,建立合理模式,熟練各項技能,提高思維的快捷性、靈活性,有助于直覺思維能力的產生。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直覺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動手搞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寫小論文和科幻文章。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又使更多學生用直覺思維來分析和感知物理現象和規律。3.通過教師進行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直覺觀察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物理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教師要相信和尊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為他們搭建創新的舞臺。通過巧妙設置物理問題,開展小組實驗,師生互動交流等形式讓學生的聯想思維、直覺思維、靈感思維等能力得到充分鍛煉。讓學生享受物理探究的過程,體驗物理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戎建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90

猜你喜歡
物理教學創新思維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