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條件下的線損分析模式初探

2018-10-21 03:17何芳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關鍵詞:線損模式信息化

何芳

摘 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這就為供電企業創新線損分析模式提供了便利。因此,本文將以對比的方式分析傳統模式與信息化模式,并對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的運用進行闡述,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信息化;線損;模式

中圖分類號:TM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2-0075-02

前 言

進入新時代后,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多,人們對供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給供電企業線損分析工作帶來了挑戰。因此,必須對傳統模式和信息化模式進行分析,并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建立先進的線損排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從而將更優質的服務提供給人們。

1 傳統模式與信息化模式的對比分析

1.1 臺區降損管理的缺點

傳統線損管理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在出現故障時,檢查人員無法及時知道,只有在抄表員將表碼錄入并經過一定計算后,才能發現相關故障,從問題出現到發現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1]。②檢查人員需要對臺區中所有的用戶進行排查,其并沒有重點稽查內容,只是在通常情況下會優先排查某些對象。即使是正常用戶,檢查人員也需要對其進行排查,這也就加大了檢查人員的任務量。③在發現故障并完成整改之后,檢查人員無法立即看到維修效果,只有在下個一抄表周期才能知道故障是否解決,而抄表周期是不定的,通常情況下,最短的是30d,而長的則需要60d。

1.2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使用

在信息化條件下,供電企業可以通過用電信息采集這一系統對線損進行管理與分析。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將系統中的數據查詢、異常以及線損等功能模塊與給線損效率帶來不良影響的關鍵點有效結合,找出其中與工作相關的功能模塊,并將其有效運用到線損排查工作中,以此來提高排查的效率與質量。在這一系統的使用下,工作人員只需要把采集到的數據輸入到線損模塊中,系統就可以自動計算出準確的線損率,且其所用的時間一般在2d之內。同時,在臺區出現異常時,通過一定流程的運作,可以及時找出發生故障的具體的范圍。另外,用電信息采集這一系統的運用,為精細化管理線損提供了便利,且其還可以通過自動計算及時發現故障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 基于信息化條件下的線損排查模式

2.1 線損排查的具體流程

在對以往線損管理缺點及用電信息采集這一系統功能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現有排查流程,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線損排查流程,具體過程如下:①在利用系統功能的基礎上發現異常;②明確嫌疑對象;③將稽查啟動單下發,并及時展開現場調查;④對故障、異常以及差錯等進行有效處理;⑤核查維修效果;⑥線損率下降、恢復正常工作模式;⑦將相關信息進行歸檔,并收回稽查啟動單。

2.2 信息化技術運用的優勢

在傳統臺區管理模式下,線損故障的發現時間一般在7~30d左右。而在完成對集抄的改造后,通過用電信息采集這一系統,可以對用戶電表的運行狀態與具體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同時,在集中器接收到相關檔案與參數后,其可以在故障發生后的第二天就將相關情況反映到系統中,這也就表示工作人員發現線損異常只需要1d,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3 臺區線損的監測流程

在監測工作中,對象不同,監測的流程也存在差異。對于單個的臺區線損,其監測流程如下:打開線損模型、選擇時間段與日線損、輸入名稱并查詢、比較幾日內的線損情況、對具體情況進行記錄。對于批量的臺區線損,其監測過程則是打開線損模型、對線損閥值、日或者是月線損以及供電單位進行選擇與查詢、記錄具體情況。

2.4 減少異常戶數的工作流程

①檢查人員應該及時調查臺區的具體用電情況,明確半徑大、高供高計以及電量小等臺區的線損率高屬于正常情況,之后再通過電信息采集系統進行詳細排查[2]。②在嫌疑對象發現這一環節中,正、負損臺區會有不同表現。在正損臺區中,戶表失壓、電流反接、檔案不正確、竊電、無法抄表等問題都有可能出現;而在負損臺區中,其出現的問題主要有電表歸屬錯誤、電壓逆相序、考核表故障以及戶表變比下降等。③由于嫌疑對象在采集系統中以數據或者是電表的形式存在,因此,其主要有以下幾種判定方法:在考核表中,對于失壓故障,可以通過批量查找和穿透召測電流與電壓等方法進行判定;對于電流線反接故障,其判定方法是召測電表的狀態字和對電流數據進行穿透召測等。在三相戶表中,對于逆相序故障,可以通過對電表的反向有功示數進行召測完成判定;對于竊電問題,其判定方法是找出突變日期和對比前后電量的變化;對于不符合標準的CT接入,則應該先查看采集系統和營銷系統中CT的變化,并通過二者對比,判斷CT錯誤。在單相戶表中,針對燒壞等問題,可以通過凍結數據和查找電表具體狀態等進行判定;而對于改線等問題,若發現電量隨著線損變化,那么就應該將這一電表列為嫌疑對象。④在處理檔案問題時,可以將其分成集中器內部、營銷系統以及采集系統三方面內容,并對其中問題進行具體判斷,如表1所示。

2.5 工作標準與考核體系

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供電企業還應該建立起科學、統一的標準,具體內容如下:①應該每日都利用系統對前一天線損情況進行查看,對于沒有達到100%抄表率的臺區,應該先將漏抄的數據補上,之后在完成回算;對于補抄低于100%的電表,應該讓保障二班再一次進行判斷。②若集中器出現不在線或者是不抄總表等問題,那么就可以判定其存在異常,并將這一結果通知給保障二班。③應該嚴格按照具體的排查流程與方法,有效排查臺區的線損異常情況。④將篩選出來的存在故障可能的電表進行記錄,并對跟班稽查進行申請。⑤在現場開展針對性排查,并通過系統信息的反饋,及時發現故障電表。

3 基于信息化條件下線損分析模式獲得的成果

在信息化條件下,通過對線損分析模式的創新,供電企業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果。①通過對信息化模式的運用,促進了管理人員工作效率的提高。檢查人員的排查時間已經由以往的67d下降到了15d,實現了高效率排查的工作目的。②信息化模式的運用加大了排查力度。以某供電企業為例,截止到12月末,其故障率超過15%的臺區已經沒有了,并且達到了綜合線損率的目標值,即4.1%,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③通過用電信息采集這一系統優勢的發揮,可以有效彌補以往排查的不足,將信息技術在營銷中的先進性充分展示出來。④新型線損分析模式與體系的構建,從技術方面為線損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3]。

4 結 論

綜上所述,創新線損分析模式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必須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并從排查流程、監測流程、判斷方法以及工作標準等方面入手,創新線損排查模式,提高工作的效率與水平,保證供電質量,從而為供電企業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 雷.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的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通訊世界,2017(14):213~214.

[2]孫成剛.基于營銷信息化的線損精細化管理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2):162~163.

[3]施 彬.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的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4):180.

收稿日期:2018-10-8

作者簡介:何 芳(1976-),女,助理工程師,大專,從事供電營銷管理工作,任供電所營銷副所長。

猜你喜歡
線損模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永續債券探析
淺析農村電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降損建議
農網配電線路線損成因及降損措施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