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運用微課提升語文閱讀教學實效

2018-10-21 00:56楊乾妹
天津教育·下 2018年10期
關鍵詞:張思德寓言人教版

楊乾妹

在“互聯網+”的時代,微課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但從現狀看,微課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還有待研究和提升。筆者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從四個方面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以提升教學實效的策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以其短小精悍的呈現方式、開放自主的學習空間和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受到師生和家長們的歡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微課資源運用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輔導”及“教后拓展”,為學生自學、同伴互學、師生互動等提供了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可以跨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開展線上線下的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學習。

現狀分析及理性思考

目前已出版的微課視頻制作技術方面的書籍較多,也有少數關于微課設計案例的書籍,這些書籍都聚焦于微課視頻的制作技術層面及微課視頻的教學設計層面。從近三年來全國、省、市組織的“中小學教師微課制作評選活動”來看,重在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微課資源庫的建立;瀏覽有關“微課”的網站及微信公眾平臺后發現,均無一例外地聚焦于微課視頻的展示;檢索以“微課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題的CN論文篇目也少之又少;從小學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微課的使用頻率較低,僅限于課堂教學,缺乏科學、系統的微課教學設計,為“使用微課而使用微課”,效果不明顯。通過以上調查不難看出,我國目前有關微課的探索及研究重點關注的是微課課程的開發,在學科教學的實踐研究方面明顯不足。

基于以上現狀,我們應當重點探索微課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將微課與教師的講授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這樣一來,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資源,又優化了教學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課堂實踐與應用策略

借助“微課”,激發閱讀興趣

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應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先。微課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有獨特的優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便會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課堂也會變得更加靈動。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文成公主進藏》是一個民間傳說,“學一篇帶多篇”,激發學生閱讀民間傳說的興趣,是本文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精心制作了微課視頻《歷史上的文成公主進藏PK民間傳說的文成公主進藏》。民間傳說中,文成公主“用樹枝搭橋”“撒羊毛過沼澤”“背走乃巴”,她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神”;而在史書記載中,文成公主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因高原的氣候惡劣、道路遙遠而艱險,導致困難重重,她長途跋涉兩年多才到達西藏。

為什么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成了“神”呢?觀看微課視頻之后,學生們興趣盎然地進行討論,對民間故事“情節夸張、想象豐富、表達美好愿望”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教師趁熱打鐵,推薦學生閱讀《中國的民間故事》,學生自然樂于接受。

借助微課,培養語用能力

閱讀教學重在引導學生習得語言,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文本特點找準訓練點,或關注語言的表達特色,或關注文體的特點,或關注謀篇布局的方法,這些訓練點既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通過合理地運用微課資源,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一課一得”,同時也做到了省時高效。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憶江南》這首詞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首詞,詩與詞有哪些區別?在學生觀察思考并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進行交流之后,教師出示《比較詩與詞》微課視頻,以《望洞庭》和《憶江南》為例,從詩與詞的起始時間、選題方式、押韻規則、對仗要求、語言特色、風格與意境等方面進行比較,使學生對詞與詞牌名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再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開國大典》一文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盛況,“宣讀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這幾處的場面描寫都采用了“點面結合”的寫法。在精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播放《場面描寫的“點”與“面”》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點”即“特寫鏡頭”,而“面”即“全景鏡頭”,每個場面既有“全景鏡頭”,又有“特寫鏡頭”,學生需留心觀察,在描寫場面時才能真實生動地再現情境。

借助“微課”,鍛煉創造性思維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尤為重要。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以探究者、發現者的身份走進課文,與文本、作者、時代背景對話,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發現的思維品質。因此,教師在借助“微課”資源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是《扁鵲治病》,在課前預習時,重慶市沙坪壩樹人景瑞小學的袁晗老師制作了課前導學視頻《傻人傻事類寓言》,并在班級QQ群分享。通過復習《南轅北轍》,袁老師引導學生發現這則寓言的特點——傻人傻事,再布置他們完成課前導學單,即“找傻人——知傻事——析傻因”。課堂上,重點交流“傻因”,讓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詞句,分析人物的想法,找出蔡桓公“傻”的原因,進而概括這則寓言故事表達的寓意。隨后,袁老師請學生小組討論后小結“傻人傻事類寓言”的學習策略,再進行遷移運用:一是找出此類寓言有哪些,如《南轅北轍》《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等;二是出示《鄭人買履》,通過思維導圖“找傻人——知傻事——析傻因”,讓學生自主探究寓意。

以上案例中,袁老師找準了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切入點,通過同一類寓言的對比,發散了他們的思維。同時,又為學生呈現了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拓展遷移,這樣一來,他們的思維必然會得到鍛煉。

借助“微課”,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翻轉課堂”的目標之一,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缺乏有效的指導,而恰當運用微課資源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課前,學生可借助微課預習課文?!稙槿嗣穹铡肥侨私贪媪昙壪聝缘囊黄x課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演講,這是學生初次學習議論文,如果不了解張思德的事跡,對當時抗日戰爭的艱難處境沒有直觀的感受,學起來就有較大的難度。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制作了微課,將電影《張思德》剪輯成3分鐘的視頻,有張思德跑著送水、送信、送輪胎以及為老鄉追豬的鏡頭,有他一邊唱歌一邊燒炭的鏡頭,也有他為啞巴老頭找老花鏡、戴老花鏡,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的鏡頭,還有他在炭窯倒塌的一瞬間把戰友推開而自己卻犧牲的鏡頭。

除此之外,微課中還詳細地介紹了當時抗戰的艱難處境。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激發了學生觀看電影《張思德》的興趣,也激起了他們了解當時時代背景的欲望。通過自主學習,為課文的理解作鋪墊。

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課后,可通過微課來引發學生進一步拓展學習,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聚焦于人物的動作描寫,學習了“比喻式動作短語”和“連續性動作描寫”。課后,教師布置觀看微課及仿寫片段的作業,在微課中對動作描寫的兩種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指導,隨后播放劉翔跨欄奪冠的視頻,為仿寫提供素材。

結語

總之,微課教學資源的引入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在看似“碎片化”的微課學習中,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及探究意識。

猜你喜歡
張思德寓言人教版
為了人民 服務人民
張思德:為人民的利益工作
張思德“嘗”百草
時裝寓言
人教版11.1功-教學設計
從小學先鋒 長大做先鋒
《伊索寓言》是誰寫的?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馬甲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