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新授課

2018-10-21 05:46王暉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新授課舉例小學數學

王暉

摘 要:新授課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只有上好新授課,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本文從新授課四個環節:導入、探究新知、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和課后反思,這五個方面分別闡述并舉例說明如何上好一節小學數學新授課。

關鍵詞:小學數學 新授課 舉例

要想在40分鐘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必須優化課堂設計,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上好每一節新授課,是我們數學老師的一項重任。下面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所學整理出以下的做法:

一、導入

頭開得好,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產生感染力。導入方法靈活多樣,一節課應該怎樣導入,應立足于教材內容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結構,著眼引發學生的思維。

1.求聯系

數學起源于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切入新課,學生會倍感親切,易于接受。

如學習比例尺時,聯系生活實際——拍照,師:“大家都拍過照吧,照片上的你和自己像不像?為什么它比本人小很多,而看起來卻一模一樣?有的學生認為照的是自己,當然就像自己,只是小一些?!庇谑墙處熞耄骸盀榱藢嶋H需要,我們要把物體放大或縮小,而又不改變它的形象?!弊匀欢坏匾觥氨壤摺?。

2.求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學生充滿無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像珍惜最珍貴的東西那樣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把它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火種”,滿懷熱情地呵護這顆“火種”。

3.求直觀

小學生在學習“空間與圖形”時,真的是“想說愛你有點難”,難在把握概念內涵,難在形成空間觀念,如果采用直觀的導入方法,會事半功倍,我們看下面這一實例:

在《體積》一課的導入時,教師先拿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一個里面裝滿了沙子,另外一個里面放了一個網球,問:“如果我把沙子倒入裝有網球的燒杯中,會怎么樣?”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沙子會溢出來?!睅煟骸盀槭裁瓷匙訒绯鰜砟??”生:“因為網球占了沙子的空間?!?然后拿出一個乒乓球,師:“如果我把網球換為乒乓球,會怎么樣?”生:“溢出的沙子會變少?!庇谑菍W生輕松地獲得“物體所占空間大小”的感性認識。

二、探究新知

1.活動

教師要頗具匠心地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思維是在活動中發生的,并隨著學生活動的深入而得到發展。學生在操作中不斷積累感性材料,才能促進他們的觀察、試驗、猜測、驗證和推理概括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9加幾”時,多媒體顯示:樹上有9只小鳥,又飛來4只;草地上有9只小兔,又跑來7只;湖里有9只天鵝,又飛來2只。然后數小棒,設計“圈一圈、擺一擺、算一算”等活動,邊操作邊計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湊十”的計算方法。

“面積單位”一課中,創設測量小螞蟻的房間這一情境,讓學生在卡片上擺一擺、量一量,學生分別選擇了小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小正方形能夠密鋪,圓形和三角形都有空余,于是引入了面積單位。

2.助產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的本領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睂W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催化劑”與“助產士”。

三、鞏固練習

教學練習的設計不僅要達到鞏固知識、拓寬思維的目的,還要讓學生通過練習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1.串成串

練習的設計要突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體現層次性和發展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對問題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單一到全面,從而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了完善的認知結構。

吳正憲老師在“相遇問題”的課堂上,出示下面的練習:

(1)小剛和小英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對而行,小剛每分鐘走80米,小英每分鐘走70米,兩人5分鐘后相遇,甲乙兩地之間相距多少米?

(2)小剛和小英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相對而行,小剛每分鐘走80米,小英每分鐘走70米,兩人走了5分鐘還相距200米,甲乙兩地之間相距多少米?

(3)小剛和小英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對而行,小剛每分鐘走80米,小英每分鐘走70米,兩人見面后擦肩而過,5分鐘時又相距200米。甲乙兩地之間相距多少米?

吳老師在這里巧妙地利用一組練習讓學生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了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

2.有思想

練習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若題目有思考性,更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課堂小結

一堂好課應是善始善終的,我們要盡量精心設計,使學生感受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下面課堂小結的一些方法。

1.激勵評價

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和課堂活動歸納總結,系統整理知識。生生、師生互相評價課堂表現,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意味深長、發自內心、有激情的語言激勵,不僅會打動學生,也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平行四邊的面積”結課時,我說到:老師發現大家很會學習,你們不但“猜想”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更可貴的是對“猜想”還進行了“驗證”。老師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中,繼續保持這種好習慣,對知識大膽地“猜想”,但一定要加以“驗證”。也許在某個“猜想”的背后有一個偉大的發現在等著你!

2.設置懸念

教師在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后,有意設置一個懸念,能促使學生思考、探索,產生一種向往感,對學生主動學習是無形的動力。

五、課后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蔽覀兛梢赃@樣反思:思課堂中的成功之處,思課堂中的不足之處,思課堂中學生的創新之處,思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之處,思教學的再設計。一堂好的新授課,必須有課后反思,這是教師成長的階梯。

結語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達到一定的思維長度和寬度,數學課必將受到學生的喜愛。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且思且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上,實現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娜.如何寫好小學數學課后反思.考試周刊.2015.NO.47.

[2]付澤林.小學數學新授課導入技巧探索.云南教育.2001.NO.17.

[3]王坤.例談小學數學新授課的結課方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12—A.

[4]朱恩德.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追問的作用.新教師教學.2010.10.

[5]鄭麗霞.小議小學數學課堂總結的方法.教育科學.2010.04.

猜你喜歡
新授課舉例小學數學
乘法公式應用舉例
抽象函數應用舉例
學會最常用的習語,讓老外眼前一亮
基于降低學習難度的初中化學新授課教學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淺議高中數學新授課的多樣化課堂模式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上好歷史“三堂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