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物體》說課

2018-10-21 06:13陳石單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紙箱正方體長方體

陳石單

一、教材把握與教學思路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中第一課時《看一看(一)》。

在教材處理上,我本著“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創造性地安排學習內容,采取“引導—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并將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優化教學。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和比較,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3.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三、教具準備

課件、長方體紙箱、玩具等。

四、教學過程

1.故事引入,激發情趣

為了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導入時,我首先播放《盲人摸象》的動畫,然后向學生提問“從這個故事中你們知道了什么?為什么盲人們的答案不相同呢?”在很多學生知道觀察一個物體要全面不能只看一個方面以后,很自然的導入今天的課題《觀察物體》。

2.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虼?,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三項實踐探索活動。

活動一:不同位置觀察

我在這個活動中準備了六面顏色各異的長方體紙箱,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在觀察長方體紙箱時能準確的指出他所看到的面。

我首先提出觀察要求:“同學們你們每個小組面前都有一個六面顏色各異的長方體紙箱,你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要移動紙箱,仔細觀察,并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所在的位置,看到箱子的面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時教師巡視,適當指導。等學生匯報他們所看到的顏色各有不同后,再提出問題:“為什么每個人看到的顏色不同呢?如果你們在小組內交換位置觀察又會發現什么?”引導學生展開觀察與討論活動,體會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

接下來出示主題圖課件“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討論交流后指名學生回答。讓學生對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的結論加以鞏固。

活動二:同一位置觀察

首先質疑:“就正方體和長方體而言,站在同一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紙箱的幾個面?”引導學生猜測,然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從不同位置觀察紙箱,讓學生說一說他所在的位置看到的幾個面分別是什么顏色,由此驗證自己的猜測結果,最后明確:就長方體和正方體而言,從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活動三:從相對位置觀察同一物體

我覺得:對于學生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固然重要,獨立思考也很關鍵。因此,在這項活動中我首先課件出示圖片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下面四幅圖分別是誰看到嗎?請獨立思考完成旁邊的題目后,舉手告訴老師你是怎么判斷的?!比缓蟠竽懛攀?,讓學生仔細觀察教材13頁最下面一個內容,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和教師的適當講解使學生能夠準確的判斷出左面和右面。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又將培養他們的觀察、實驗、猜測、理解與交流能力,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3.巧設練習,鞏固拓展

練習的設計我將突破“就數學練數學”的狹隘框框,從生活中選取學生感興趣,并有層次的練習題,其中包括:

(1)指認物體的面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各種玩具讓學生分別指認各面。

(2)小小攝影師 (課件出示)

“周末的時候小強、聰聰、淘氣到動物園為熊貓拍照,可照片洗出來后,他們搞不清哪張照片才是自己拍的,同學們你們能幫他們找出各自拍的照片嗎?”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指名學生回答。

4.暢談感受,交流收獲

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將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方式進行,同時通過《盲人摸象》這個成語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使學生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前后左右上下六個面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情景引入激發學生興趣,有效突出重點。課堂伊始,盲人摸象的情景設置使得學生的精力高度集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體會,很快明白了一個道理,站在不同的位置,摸到的地方不同,因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要想能夠全面了解大象究竟是什么樣的,必須從多個角度觀察,綜合所有情況才能得出教準確的答案。

2.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這一點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初步向學生滲透全面地、辨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

本節課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1).學生對于面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孩子竟然說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如果在課前復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就可以避免以上問題。

(2)學生對于同一位置觀察的理解不夠,同一位置觀察指的是觀測點眼睛不動而學生以為同一位置觀察指的是腳不動,如果在觀察前讓學生了解同一位置觀察的概念,觀察時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

猜你喜歡
紙箱正方體長方體
1立方厘米與1立方分米
拆拼長方體
紙箱打包機的設計
探究組合長方體的最小表面積
小賽的紙箱
用吸管與紙箱打造密室逃脫
廢紙箱變憤怒的小鳥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體
表面積是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