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股市的悖論

2018-10-22 18:41葉冬艷歐陽輝
21世紀商業評論 2018年10期
關鍵詞:增長率盈利現金

葉冬艷 歐陽輝

人們經常說,“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股市表現的強弱反映了實體經濟的好壞?!边@個觀點有其成立的依據。當一個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時,公司盈利會持續增長,股票市場也應表現很好。因此,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中國經濟長時間快速發展,股票市場也應該是一路上漲。

事實并非如此。中國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34.91萬億增至2017年的82.71萬億,年均增長率高達11.38%。上證指數2010年初的點位是3243.76點,至2017年底3307.1721點,2018年一度跌破2700點,基本原地踏步。

而美國的名義GDP,從2009的14.45萬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19.49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是3.81%,表現固然不俗,增長率比中國的11.38%還是低不少,但是,美國股票市場表現要好很多。羅素1000指數從2010年初的621.889點,漲至2017年底的1481.806點,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1.46%,遠勝過美國GDP的增速。

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超美國,為什么中國股市卻遠遠跑輸了美國股市呢?

其實,美國股市不斷走高的一大原因,是其每股收益不斷增長。如果看羅素1000指數的每股收益與公司盈利表現,前一指標從2010年開始穩步增長,2015、2016年稍有停頓,2017年又重拾漲勢。每股收益與公司盈利的走勢保持一致,且除了2011年外,每股收益的累積增長率一直超過公司盈利的累積增長率。

反觀上證綜指,自2010年起,每股收益的走勢停滯不前,八年間只增長了6%,而公司盈利卻增長了102%。這也許可以解釋,上證綜指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內原地踏步。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兩項指標的背離呢?

每股收益等于公司盈利除以公司總股本。如果公司股本不變,那么,每股收益的增長與公司盈利的增長完全一致。因此,每股收益的增幅大幅落后的原因只有一個:公司的股票數量增加了。

公司股本的變化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送紅股、轉增股、增發、配股、發行債轉股、權證……而在二級市場上回購會減少公司的股本。送紅股、轉增股等行為只是拆分了股票,不影響公司盈利和復權后的每股收益與股價。相比于增發與回購來說,發行債轉股、權證等行為數量少,對兩項指標的整體影響也有限。

我們的研究,也消除了送紅股、轉增股、配股及新上市公司四類增股行為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結果發現,公司盈利一直在增長,而每股盈利固然有漲有跌,但在所有年份中,其增長率一直落后于公司盈利的增長率,這說明,上市公司的增發稀釋了每股收益。

在中國,上市公司可選的融資渠道有限,銀行融資比較難,因而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從股票市場上融資。我們統計了2010-2017年間,上市公司以增發形式在二級市場上籌資的數量。具體數目雖然有起伏變動,總體趨勢上來看,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增發籌資數量是上升的。比如,增發募集資金2010年是3360.87億元,到2017年達到了9122.44億元。

公司股票的價值,等于所有公司未來現金分紅現值的總和。投資者在買入股票的時候,期望自己投資收益的一部分是在未來獲得公司的現金分紅。我們統計了2010-2017年間,中國股市所有公司(包含已退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情況,現金分紅一直在增長,從2010年的3016.11 億元升至2017年的8012.51億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期間公司在二級市場上以增發籌措的金額,超過了公司發放的現金分紅金額,后者總額為43804億元,同期公司以增發從投資者的腰包中拿回了50586億元,兩者相差近6700億,即便扣除期間上市公司不足千億的回購,增發募資也超過現金分紅近5700億。

八年間,只有2013-2015三年的現金分紅超過同期的增發金額,其它年份,現金分紅均低于同期再募資金額,特別2016年,公司現金分紅6688億元,只有增發籌措資金的12977億元的一半。

也就是說,投資者購買股票,不但沒有獲得預想中的現金分紅,還不斷再次輸血。當然,也應該辯證看到,在高速發展階段,需要投入大量資本,所以也會出現投資者不斷輸血公司的現象。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希望能看到公司更多的現金分紅。

在美國,企業有多種的融資手段,較少選擇增發股票來融資,相反,美國上市公司近年來以現金回購了大量股票,回購導致市場上股票數量越來越少,每股收益變得越來越高。

摩根大通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將在2018年回購創紀錄的、價值8000億美元的股票。2018年2月,美國公司宣布的回購計劃價值高達1537億美元,打破了2015年4月1330億美元的月度紀錄。如果繼續保持這樣的速度,2018年的回購額有望超過萬億美元,超過過去10多年的總和。

由于中國股市陰跌不止,據券商中國統計,截至2018年7月份,累計有340家A股公司實施447次回購,回購金額達到145.09億元,較2017年全年高出57.75%;兩市有517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較2017年全年高出18.31%,如全部得以實施,回購金額最多達到550.45億元,三項金額均創歷史紀錄。

截至8月底,中國股市的總市值約54萬億元,550.45億元的最大回購金額約為總市值的0.1%;美國股市的市值約44.3萬億美元,2018年最大回購金額是1萬億美元,約為總市值的2.3%。美國上市公司一直在回購股票、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解釋了為什么羅素1000指數的每股收益增速長期超過公司盈利。

由此可見,經濟增長會轉化到盈利增長,股市則不一定。中國公司的盈利增速固然比其他國家快,但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有限,選擇在股市大量增發 ,這拖累了每股收益的增長,進而波及到公司股價,自然股市也就沒有相應地上漲。

相反,美國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多元化,在股票市場上增發融資的數額相對較少,而且很多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票,使得每股收益的增速高于公司盈利的增速,進而推動了股價的上漲。

(葉冬艷系長江商學院研究學者,歐陽輝系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杰出院長講席教授。)

猜你喜歡
增長率盈利現金
家電企業的盈利能力評價
單次止損幅度對組合盈虧的影響
被飯店套牢
被現金券套牢
臺2016GDP“成功保1”
一季度公募賺得盆滿缽滿 “盈利王”華夏基金每天幫投資人賺3.85億元
美拭目以待的潛力城市
南方現金通業績領跑“寶寶”軍團
誰竊走了現金
種群增長率與增長速率的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