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多維教學模式研究

2018-10-24 02:03邵偉張蕤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8年12期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學習者資源

邵偉 張蕤

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一、引言

“互聯網+”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的平臺,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創造一種新的發展生態(如互聯網+傳統銀行有了支付寶)。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教育”形成了以信息通信技術和網絡資源為依托的新的教育生態。在這種新的生態下,知識的生成、發展、獲取與應用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而這些變化也悄然改變了人類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1]?;谛畔⑼ㄐ偶夹g和互聯網平臺的非傳統的教學模式(新的在線教育模式),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手機課堂、彈幕教學、微信公眾號平臺等,正與傳統面對面教學融合,并逐漸形成新的教育生態[1]。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普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教育生態,因而,需要建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既能貫徹先進的教育理念,又能適應新的教學實際。本文以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探討多維教學模式。

二、多維教學模式概念及理論依據

(一)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等人提出,指的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2]。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不同的教學環節安排和教學程序設計可形成不同的教學傳播形式或教學模式,甚至生成新的教學模式[2]。

(二)聯通主義學習理論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是互聯網時代的學習理論[3],該理論認為“互聯網+”時代,知識是散布在網絡中的,是網絡化聯結的;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活動,而是連接專門節點(學習者)和學習信息源的網絡形成過程,節點和信息源充斥在網絡各個環節,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特定的工具對網絡中的知識進行加工和評論;書本上的知識都是“歷史”,學生要變革學習方式,改變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建立個人的學習網絡;在建構個人學習網絡的過程中,學習者習得了比所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東西——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學習者獲取所需知識的途徑和能力比學習者當前掌握的知識更重要。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對“互聯網+”時代多維教學模式的啟示包括:第一,借助具有智能性和動態生成能力的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實現知識信息節點的聯通,使學習者能在課程網絡資源中直接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源,創建新的知識網絡結點,主動構建個人知識網絡;第二,創建能支持“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多重交互、情景語境創設、資源共享”的學習環境(包括真實或接近真實的學習情境、多樣性的人際互動交流活動等),使學習者能通過聽、看、讀、交流等多種感知方式學習;第三,實現知識的網絡化聯結,使學習者能自主地選擇學習資源、學習方式、學習媒體以及交互活動,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個性化學習能力。

(三)多維教學模式

多維是指知識、能力、素質、身心健康、創新和實踐以及合作能力。在新的教育生態下,教學應從重視知識傳授轉到能力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提升上?!盎ヂ摼W+教育”背景下,多維教學模式是指,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課程資源平臺,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整合到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研究興趣與創造力,實現最優化教學效果。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多維教學模式包括:傳統課堂講授+教學互動+合作學習,在線學習+自主學習+師生互動,課后活動+知識鞏固+新知識預習。

1.基于互聯網的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

以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為基礎,創設基于互聯網的多形態資源、多終端接入、多通道交互無縫學習環境,建構具有生成性、開放性、聯通性、進化性、智能性、內聚性、微型化等特征的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4]。該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的建成,實現在線課程教學(學習)資源的實時進化和優化配置、學習者集體智慧以及學習工具的共享[5],為線上線下多態化的課程資源、多樣化的教學傳播形式、多樣性的人際交互活動和多樣性的媒體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軟技術支持[6]。

2.多維教學模式的特征

基于“互聯網+”的多維教學模式,在教師角色定位、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等方面,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鮮明的特征。

首先,多維教學模式拓展了教學的內容、時間和空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時間、學習媒體等。

其次,借助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學生可以自主開展多維互動和協作學習。

第三,教師面對的是多元的和個性化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教師角色由知識的直接傳授者向學習的組織引導者轉化。多維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多媒體課堂主導、網絡課堂指導、泛在課堂參與。

第四,在網絡課堂、泛在課堂與傳統課堂三個課堂維度間的有機融合過程中,靈活運用多態化的課程資源、多樣化的教學傳播形式、多樣性的人際互動交流活動、多樣性的教學媒體技術和多樣性的評價方式輔助教學。

3.多維教學模式流程設計

基于網絡課程資源平臺的多維教學模式教學流程主要由課前知識傳授、課堂知識內化和課后預習鞏固三個環節組成。

A.“在線學習+自主學習+師生互動”課前活動

在上課前一周,教師在課程資源平臺“資源推薦”以及社會化軟件和社交網站互動交流平臺上發布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清單(學習任務清單),同時發布多態化的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習資源,其中,除規定的學習內容外,還包括各類難易程度不同的輔助學習資料,如通過課程網絡資源平臺上的關聯性學習資源鏈接設計和泛化性學習資源鏈接設計,直接搜索提取廣泛散落于網絡的、與所學單元模塊相關的教學和學習資源,其包括MOOC、微視頻課程、精品課程、5分鐘網絡課程以及關聯性教學資源和泛化性教學資源(包括網頁閱讀內容、文字閱讀材料)等,供學生們自主選擇,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們在學習任務的指引下,利用多樣性的教學媒體技術輔助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通過資源平臺和各種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自主參與線上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和交流討論活動,加強對課程內容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拓展學習的深度,促進知識內化。

B.“課堂講授+教學互動+合作學習”課堂活動

根據網絡課堂學習情況和線上互動交流反饋情況,教師和學生共同設置課堂探究問題、設計課堂交互活動。遵循學習的自我構建原則,教師把課堂上的時間、空間讓位給學生,輔助學生開展課堂學習活動;學生則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擇探究問題和合作學習小組,開展獨立探究或協作學習,通過討論、辯論、展示、回答問題等交互活動,進一步內化知識。

C.“課后活動+知識鞏固+新知識預習”課后活動

學生在課程資源共享平臺上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教師結合課前(線上)和課堂的反饋,對學生展示的學習成果予以點評,并借助平臺和移動終端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依據多元的、多方式的多維教學評價體系提供的學生學習信息,教師對教學任務、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調整,同時,布置課后鞏固練習(包括練習、探究問題、交流討論話題、測試等),以及下一節課的預習任務。

三、結語

以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網絡資源為依托,設計建構基于“互聯網+”的多維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傳統課堂授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利用網絡資源,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時間和空間束縛,將常規教學從傳統課堂延伸到網絡課堂,從多個維度輔助教學,以發揮網絡資源優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創新學習能力,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猜你喜歡
互聯網+教育學習者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在偏遠農村實現“互聯網+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設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聯網+教育”產業組織分析
“互聯網+教育”視閾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