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錨理論視角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

2018-10-24 11:03
學理論·下 2018年9期
關鍵詞:職業化高校輔導員

摘 要:建設一支穩定、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推進輔導員職業化進程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基于職業錨理論,分析了不同類型職業錨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影響程度,提出了高校應開展輔導員職業錨認定、加強職業錨引導、幫助輔導員確立職業生涯規劃、建立有效的激勵措施來推動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

關鍵詞:職業錨;高校輔導員;職業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9-0206-02

2015年1月《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從戰略高度強調了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在我們黨和國家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1]。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促進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高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以職業錨理論為指導,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有利于開辟并進一步擴寬輔導員的職業發展道路,提升輔導員職業技能,為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維護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從而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一、“職業錨”理論的定義與內涵

職業錨是美國著名職業心理學家施恩在《職業動力論》中提出。其定義概括為個體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于自省能力、需求和價值觀的整合。即個體在職業選擇時,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某些至關重要的東西或是價值觀,它是真實自我的體現[2]。個體在經過早期職業生涯之后,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累積,對自身的了解的不斷深入,其自身能力,動機需求,價值觀和態度等都會隨之更加明確。同時會找到自身職業發展中的重點,最終找到符合自身的職業定位。所謂的“錨”又稱職業系留點,一種對于人們選擇職業時所圍繞中心的比喻,當個體感知某種工作環境與自己的能力、價值觀、內部需求不一致時,那么他會掉頭去尋找更適合的工作環境。

施恩對于職業錨的內涵強調了三點,其一職業錨的定義不是僅僅是動機需求和價值觀的訴求,還考慮到了以實際經驗為基礎的個人自省、能力的臨界作用。這比典型的作業動機概念維度更加的寬泛。其二職業錨的形成是自省能力、動機需求、價值觀相互作用長期逐步整合的一個過程。其三職業錨強調由實際經驗帶來的改變和發展,是不可能通過預測來確認的,只有在經歷了早期職業生涯后的時間里才能被發現[3]。

二、職業錨的類型及對輔導員職業化建設影響

施恩最早提出職業錨理論分為五種類型:自主獨立型、技術職能型、管理型、安全穩定性及創造型,后來又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和擴充了生活型、服務型、和挑戰型三類。高校輔導員兼具雙重身份的特殊性,從業者的職業錨必須與輔導員角色相匹配,分析不同錨型對于輔導員職業化的影響具有重大實踐指導意義[4]。

(一)自主獨立型

自主獨立型的人具有自己獨立的行為方式和生活、工作習慣,追求自由和獨立,不喜歡拘束。他們會最大限度地拜托組織約束和限定,尋求能夠施展個人才華能力的工作環境。輔導員的工作繁雜、責任重大并有嚴格的工作紀律和規范,此錨型的人不會把輔導員視為終身職業。

(二)技術職能型

此錨型的人的職業目標是追求自己專業領域技能的不斷提升,并加以應用。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寬泛,除了學生日常的管理事務,輔導員還需具備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等專業技能。通常來講,此錨型人員是符合輔導員職業化要求的。

(三)管理型

管理型人員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對成為管理者表現出強烈動機。對于管理錨型的人來說,最終職業目標是獲得更高的管理職位,輔導員并不是他們追求的終點。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對象僅針對學生,他們目標更可能是成為院系或行政部門的管理者。

(四)安全穩定型

此類錨型的人追求的是工作環境和收入的穩定,對于具體的職業和職位并不會有太多的考慮和關心。此類錨型會一般會將輔導員作為終身的職業看待,但對于深層次的職業化要求可能還需要通過提高思想覺悟和提升專業水平才能達到。

(五)創造型

創造型的人一般吃苦耐勞,喜歡冒險克服障礙,從事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但一旦成功往往又會覺得厭倦而退出。這種錨型的人在從事輔導員初期,會把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但經歷一段時間工作經驗的累積后,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不利于職業化發展。

(六)生活型

生活型的人往往希望所處職業環境能夠對于個人需求、家庭生活、工作要求提供足夠的彈性,他們追求的是如何更好地經營生活。高校輔導員工作不論是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具有“無邊界性和不可預測性”,需要輔導員對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此錨型人員這也不太符合職業化需求。

(七)服務型

服務型的人甘于奉獻,服務他人。他們希望從事有價值的事業,追求的職業目標更多的是得到領導和專業人士的認可,并且這種認在精神上的滿足要大于物質上的獎勵。這種錨型的人是最為適合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他們的系留點與輔導員工作性質最為匹配。

(八)挑戰型

挑戰型的人喜歡解決充滿困難的問題,戰勝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喜歡工作充滿新奇、變化并不斷地戰勝困難來獲取職業成就感。學生工作確實具有挑戰,這類錨型的人在前期一般是適合輔導員工作的,他們會對問題得以解決感到興奮。但輔導員工作在很多方面不可避免的繁雜和重復,后期重復性的動作將會使他們覺得工作乏味,缺乏意義,無法安心。

三、基于職業錨理論的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路徑

通過對不同類型錨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的影響分析,不同類型的職業錨對于輔導員工作的匹配程度都不盡相同。從業者可能不止具備一種職業錨,并隨著實際工作經歷,職業錨也會發生變化和調整。那么科學的利用職業錨理論,推動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將會更加事半功倍。

(一)知己知彼:開展對輔導員職業錨的認定

職業錨的形成是經過職業早期階段,員工通過面臨各種實際的工作情況,習得一定工作經驗后,逐漸產生、演變、發展成具有個性色彩的職業錨。目前,高校輔導員的來源大多都是高校應屆畢業生,他們并無實際工作經驗,對自己真正的需求認知較淺,選擇輔導員工作可能是跟隨主流或迫于就業壓力。輔導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適應后,學校必須開展對他們職業錨的認定,選取與輔導員職業適合的錨型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提高工作技能,有效推動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耙黄健钡淖非舐殬I化,實際是不可行的。

從輔導員自身來看,職業錨的認定有助于加強對自身的了解,從而做出更好的職業選擇;從學校層面來看,對輔導員職業錨的認定有助于對不同職業類型的輔導員制定相適應的職業發展道路,以此提高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學校應督促輔導員對自身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以此來認定自己的職業錨。

(二)揚長避短:加強對職業初期輔導員職業錨引導

通過分析不同類型職業錨對輔導員職業化影響程度,發現奉獻型和專業技能型是和輔導員職業最為匹配的兩者錨型。職業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相應變化,而這種變化極大程度上是由社會外在的成功標準來影響的。在職業早期,積極引導輔導員對于外在成功的標準變化,形成適合輔導員的職業錨。比如引導他們增強奉獻和服務精神,將職業目標的定位不僅僅是物質、地位、名譽上的外在成功或是個性發展,發揮才智、愛好需求上的滿足,而是在精神層面上把教書育人、學生思政工作當作一項崇高偉大的事業來追求。培養輔導員對職業崇高的信仰,引導他們價值觀上的轉變,形成適合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職業錨。

(三)因地制宜:指導不同錨型輔導員確立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等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首先,在職業生涯早期,輔導員根據錨型,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發展定位,這是職業化建設的前提。同時高校通過了解輔導員職業發展訴求,對工作績效科學的評估反饋,找出各自擅長領域和發展可能性,幫助指導他們合理有效規劃職業生涯。再者,高校應建立完善輔導員發展保障機制,暢通職業發展通道。例如,管理型職業錨適合進入高校管理層,學校應評定其綜合能力后開辟職務晉升甚至轉而從政的道路;對于服務型職業錨輔導員,學校應多鼓勵參加外校輔導員研修班交流和“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培訓,獲得資格認證,幫助在工作業務上成為“專家型”能手等。輔導員工作內容十分廣泛,高校應確保輔導員能在自己研究領域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技能,為他們的晉升提供進階保障。

(四)有的放矢:對不同錨型輔導員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

高校應針對不同錨型建立一套公平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物質、榮譽、晉升、懲罰等不同激勵方式使輔導員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認可,提高職業滿意度。例如,對于服務型輔導員他們希望更多的是給予工作上精神上的認可,通過學校表彰會使他們更加有個人成就感;技術職能型更看重的是自身專業的發展,高??梢酝ㄟ^提供更多的培訓交流、出國進修機會等進行激勵;對于創造型輔導員可以參加學生工作創新和制度創新項目和課題[6]。在職稱薪酬方面,制定多方面評價標準,確立專職輔導員職稱、等級和待遇,將薪酬激勵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高校對輔導員工作相關部門進行管理和考核,在實踐中對有效激勵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將激勵手段不斷進行完善,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勵體系。有效的激勵才能增強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性,確保職業化建設的可持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15.

[2]埃德加·施恩.職業錨——發現你的真正價值[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李雪芳,劉燕清.職業錨理論指導下的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53-54.

[4]程德華.從職業錨角度看輔導員的專業化與職業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08-110.

[5]楊楠.運用職業錨理論規劃輔導員職業生涯[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2(5).

[6]潘梅英.試論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建設——基于職業錨理論的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3):26-28.

猜你喜歡
職業化高校輔導員
中職旅游教育的職業化發展
論失地農民職業化的問題
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探析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速職業化
職業化鑄就卓越企業
經理人要走向職業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