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的檢驗價值

2018-10-30 09:41于德水高源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紅細胞

于德水 高源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的檢驗價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分別按心功能Ⅱ、Ⅲ、Ⅳ級分為A、B、C三組,選取同期正常體檢患者30名為對照組,對比紅細胞檢驗結果。結果:A、B、C三組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對照組對比均有增高表現且隨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疾病組A、B、C三組紅細胞分布寬度正?;颊咚劳雎剩?.3%)明顯低于增高患者(39.3%),組間死亡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心功能密切相關,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紅細胞檢驗可為疾病治療及預后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紅細胞;檢驗價值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75-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晚期病癥之一,臨床多現呼吸困難、乏力及水鈉潴留等癥狀,具較高病發率及死亡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故本文選取我院就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7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的檢驗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按心功能Ⅱ、Ⅲ、Ⅳ級分為A、B、C三組,選取同期正常體檢患者30名為對照組?;颊呔浥R床診斷及心電圖、胸部X光片及超聲心動圖等確診。其中疾病組47例患者男25例,女22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67.9±2.1)歲,病程0.5~10.2年,平均病程(4.8±0.9)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17例、Ⅳ級1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68.1±2.0)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A組、B組、C組及對照組均行血常規及血生化檢驗,對比各組紅細胞分布寬度及預后關系。

1.3 心功能等級標準 Ⅰ級:無明顯疾病癥狀,日?;顒訜o機體不適感;Ⅱ級:日?;顒蝇F呼吸困難、過度乏力等輕度不適,停止無癥狀;Ⅲ級:日?;顒用黠@不適,停止無癥狀;

Ⅳ級:無法行體力活動,休息亦可現輕度機體不適。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比 A、B、C三組紅細胞分布寬度均有增高表現且隨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A、B、C三組內及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A、B、C三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與增高患者死亡率對比 疾病組A、B、C三組紅細胞分布寬度正?;颊咚劳雎拭黠@低于紅細胞分布寬度增高患者,組間死亡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終末階段,屬復雜癥候群,多因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等病因引起結構及功能改變,導致心肌損傷,最終造成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影響機體代謝,臨床多現呼吸困難、乏力及體潴留等癥狀,具較高病發率及死亡率[1],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

傳統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檢測項目具繁雜性,檢查成本較高,故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臨床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因此簡單便捷、可快速反應患者病情的檢測指標選擇便尤為重要。隨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不斷深入性研究,紅細胞分布寬度已被醫務人員納入慢性心力衰竭檢測項目中。紅細胞分布寬度于檢測后可直接反映患者紅細胞體積離散程度[2],之前于臨床中多用于缺鐵性貧血診斷,但經臨床實踐研究表明,心力衰竭與紅細胞分布寬度間存在高度相關性。

本次研究中,A、B、C三組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對照組對比均有增高表現且隨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因此可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明顯高于正常者,隨Ⅱ級、Ⅲ級、Ⅳ級心功能等級升高寬度增加,二者之間相關性密切;在A、B、C三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與增高患者死亡率對比中正常19例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為5.3%,增高患者共28例,死亡率為39.3%,組間死亡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紅細胞分布寬度增高患者預后明顯較正?;颊咝Ч?,死亡率更高。據相關文獻研究表明[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升高患者死亡率達17.6%,明顯高于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者,與本文研究相一致,故紅細胞分布寬度指數可有效反應患者病情,為疾病治療及預后提供指導意義。

因此,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日常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心態平和,在自身身體素質良好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提升身體綜合素質,對于合并高血壓、高血糖等患者需于日常采取合理干預措施,良好控制機體指標,飲食方面應少食油炸、動物內臟等高油脂類食物[4],多攝入蔬菜水果等高纖維及高營養食物,定期復診,遵醫囑用藥,掌握基礎疾病知識,實現疾病良好控制。

綜上所述,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心功能密切相關,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紅細胞檢驗可為疾病治療及預后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建輝,肖 妮,周 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檢驗的臨床作用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5): 61-62.

[2] 羅健康,周 軍,謝 瓊.貧血與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內死亡的臨床預測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27):114-115.

[3] 李曉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心功能的關系及對近期預后預測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16(02):174-177.

[4] 殷宇剛,徐 軍.紅細胞分布寬度和血清尿酸檢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9):934-936.

猜你喜歡
慢性心力衰竭紅細胞
紅細胞的奇妙旅行
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貧血
舒心通脈組方治療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藥學監護
探討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及防治
豬附紅細胞體病診治對策探討
羊附紅細胞體病的診療
一例與附紅細胞體相關的犬脾臟腫大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