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心通脈組方治療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藥學監護

2016-12-26 09:50陳穎崔燕李國文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9期
關鍵詞:藥學監護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

陳穎 崔燕 李國文

【摘要】 目的 觀察舒心通脈組方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心肺氣虛證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以及藥學監護的作用。方法 82例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1例。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舒心通脈組方治療,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給予藥學監護。根據中醫癥候評分情況評價療效,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情況, 以及靜脈血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水平, 并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兩組治療后的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例數較治療前均顯著增加(P<0.05), 且觀察組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 兩組治療后的靜脈血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 且觀察組NT-proBNP水平[(1019.6±316.9)ng/L]較對照組更低[(1645.8±278.1)ng/L](P<0.05)。結論 舒心通脈組方可提高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的療效, 臨床藥師參與藥物治療, 提供藥學監護, 有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 促進安全合理用藥, 利于治療。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舒心通脈;臨床觀察;藥學監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03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of Shuxin Tongmai compound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lung CHEN Ying, CUI Yan, LI Guo-wen. Shanghai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by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rough Shuxin Tongmai compound prescription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lung. Methods A total of 82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lu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Shuxin Tongmai compound prescription for treatment. Both groups received pharmaceutical care during treatment. Summary was made o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cardiac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venous blood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level for comparison, in accordanc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 for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increased cases with grade Ⅱ NYHA cardiac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ore cas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oth groups had much lower venous blood NT-proBNP levels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NT-proBNP level [(1019.6±316.9)ng/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645.8±278.1)ng/L] (P<0.05). Conclusion Shuxin Tongmai compound prescription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lung. Anticip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drug therapy with pharmaceutical care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compliance in patients. This method promotes safe and rational drug use and is helpful for treatment.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Shuxin Tongmai; Clinical observation; Pharmaceutical care

慢性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 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各種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臟長時間負荷過重、心肌損傷及收縮力減弱, 都可以導致心功能不全。臨床主要表現為心悸、喘促、水腫、瘀血等癥狀。病情較重, 預后較差。本病屬于中醫學的“心水”、“心悸”等范疇。根據不同情況可辯證分為心肺氣虛、氣陰兩虛、氣虛血瘀、陽虛水停、熱痰壅肺、寒痰阻肺、陰竭陽脫等多種證型。心肺氣虛證以氣短喘促、心悸咳嗽為主癥, 可兼見胸悶乏力、動則加劇、面色灰青等癥, 舌淡, 苔薄白, 脈沉弱。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臨床上的開展, 中西藥聯合應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問題日益突出, 藥學監護是提供直接的、負責的與藥物有關的監護, 其目的是發現潛在的或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 防止潛在的用藥問題發生, 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如何在治療過程中開展藥學監護, 促進中西藥的合理聯用, 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功能, 是臨床藥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本研究進行相關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心病科住院治療的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患者82例, 平均年齡(72.3±10.6)歲, 納入標準符合西醫及中醫相關診療指南[1, 2]。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1例。對照組平均年齡(71.8±11.0)歲;男23例, 平均年齡(71.2±12.5)歲;女18例, 平均年齡(73.6±10.9)歲。觀察組平均年齡(72.8±12.4)歲;

男21例, 平均年齡(73.1±11.4)歲;女20例, 平均年齡(72.5±

12.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照相關診療指南給予西醫常規治療[1]。觀察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同時服用舒心通脈組方, 干姜6 g, 細辛(先煎)3 g, 白術6 g, 黃芪30 g, 生蒲黃6 g, 炮附子2 g, 1帖/d, 分為早晚2次服用, 連續服用4周。給藥治療結束后, 隨訪3個月, 觀察患者恢復與復發情況。兩組治療過程中均給予藥學監護, 具體如下。臨床藥師通過查房, 了解患者用藥相關信息, 評估初始治療方案制定藥學監護計劃。通過用藥宣教告知患者所服用藥品的適應證、不良反應等信息, 特別強調遵醫囑按時使用藥物, 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使用劑量。密切關注患者體征及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 如出現不良事件, 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干預, 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YHA心功能分級情況、靜脈血NT-proBNP水平, 以及復發情況。根據中醫癥候評分情況評價療效, 中醫證候的療效判定按照相關標準[3]:主次癥基本或完全消失, 治療后證候積分為0或減少≥70%為顯效;治療后證候積分減少30%~70%為有效;治療后證候積分減少<30%為無效;治療后積分大于治療前積分即為加重。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中醫證候療效及復發情況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好轉, 且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出院后3個月門診隨訪期間, 對照組有7例復發, 復發率為17.1%, 觀察組有3例復發, 復發率為7.3%, 兩組均無患者病死。

2. 2 NYHA心功能分級情況 兩組治療后的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例數較治療前均顯著增加(P<0.05), 且觀察組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

2. 3 靜脈血NT-proBNP水平 兩組治療前靜脈血NT-pro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靜脈血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 且觀察組NT-proBNP水平[(1019.6±316.9)ng/L]低于對照組[(1645.8±

278.1)ng/L](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慢性心衰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及時處理與糾正感染、肺梗死等誘發因素, 監測體質量、調整生活方式、氧療、藥物治療等, 西醫指南推薦的藥物主要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1]。西藥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但在臨床實際中存在一些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并且從經濟上考慮費用較高, 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 影響臨床效果。隨著近年來中醫藥技術的發展, 中藥能否在心衰治療方面發揮增效減毒的作用, 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已成為臨床關注的問題之一。

根據傳統醫學理論,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病范疇, 其基本病理改變是心、肺、腎陽氣不足, 血脈流行無力, 血行緩慢而瘀滯, 水濕不化, 聚生痰飲, 衛外不固, 淫邪內侵。病位在心, 涉及肺、脾、腎三臟。明代劉純《傷寒治例》云: “氣虛停飲, 陽氣內弱, 心下空虛, 正氣內動而悸也?!泵鞔_地闡述了氣虛是心衰病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針對心衰的病因病機, 多數醫家均以溫陽、益氣、活血、利腎肺等為基本治療原則[4]。關于心肺氣虛證,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血, 肺主氣, 氣血之間相輔相成, 互相影響。肺主氣, 主通調水道, 肺氣宣通則氣暢行, 水道通, 水精四布。若心氣虛衰, 無力推動血液運行, 必致血脈瘀阻。若肺之氣、陰不足則肺失宣降, 氣失所主而喘促, 不能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則水飲停聚為患[5]。心衰早期由心肺氣虛所致, 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陽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陽氣虛脫等病理結果, 在心衰整個過程中, 單純虛證極少, 虛實夾雜最多, 且瘀、痰、水三者常相兼并見[6]。

舒心通脈方來源于《湯液本草》與《內外傷辨惑論》, 主要為炮附子、干姜、細辛、白術、黃芪、生蒲黃。方中炮附子為君藥, 味辛、甘, 性熱, 歸心、腎、脾經, 具有回陽救逆, 散寒通脈之功效。該藥在本院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療已有10年以上, 在本研究中, 可顯著改善慢性心衰心肺氣虛證住院患者的癥狀, 降低靜脈血NT-proBNP水平, 治療后3個月未出現病死病例, 復發率較低, 且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藥學監護是提高患者依從性, 促進合理用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應用中藥方劑的病例中, 藥學監護的重點是提高患者對中藥的依從性以及中西藥的安全聯用。在整個藥學監護過程中, 首次查房并及時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資料, 對于制定監護方案和后續工作至關重要。本研究患者有以下特點:①多見冠心病史;②年齡偏大;③合并多種基礎疾病, 尤其以糖尿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多見;④聯合應用多種藥物;⑤多有肝腎功能異常;⑥較易發生院內感染;⑦藥物依從性隨著療程的增加逐漸不佳;⑧對藥師的服務有需求。在慢性心衰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 臨床藥師應該在以下方面繼續努力:①熟悉中西藥藥理及相互作用知識, 了解中成藥的組方成份, 注意建議精簡用藥, 尤其關注大處方、大劑量、多樣藥的現象, 在對患者用藥指導時, 主張應間隔服用中西藥時間;②對中西藥聯用應加強藥理實驗研究, 為正確指導臨床用藥提供科學依據;③運用網絡數據庫等循證醫學的方法, 向臨床提供有關中西藥聯用的情報信息, 同時注意總結經驗, 反饋藥物應用的情況, 積極開展藥學監護工作與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 .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4, 42(2):98-122.

[2] 司錕. 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常見證型與心臟超聲結果相關性研究.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5(6):1505-1508.

[3]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83.

[4] 汪艷麗, 劉如秀, 劉金鳳, 等. 中醫藥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概況.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9, 7(3):325-328.

[5] 李立志. 陳可冀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經驗.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6, 4(2):136-138.

[6] 趙紅. 中醫辨證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思路與方法. 中國中醫急癥, 2007, 16(6):689.

[收稿日期:2016-10-08]

猜你喜歡
藥學監護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
臨床藥師對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藥學監護的效果
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臨床藥師在朱砂外用致汞中毒診治中的作用
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藥學監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