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臨床觀察

2018-10-30 09:41楊海燕郭世忠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自我護理能力慢阻肺生活質量

楊海燕 郭世忠

【摘 要】目的:討論協同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60例慢阻肺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以電腦隨機法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30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研究組采取協同護理干預,評判標準:肺功能指標、自我護理能力、QOL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兩者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自我護理能力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兩者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兩者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93.33%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0%,兩者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結論:協同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臨床效果顯著,該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且患者對此種護理模式滿意度較高,值得我院推廣。

【關鍵詞】協同護理干預;慢阻肺;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78-01

慢阻肺疾病在現代臨床醫學上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病的多發人群為老年患者,患者一旦患有該病后將會對其的肺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致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加之該病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往往將會出現自我護理能力差的問題,而實施協同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各項肺功能指標,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1]。對此,本文對慢阻肺疾病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與協同護理干預措施的各項臨床護理資料進行了整理與分析,詳細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辦法,按每組30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為(62.5±3.4)歲。研究組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齡67-83歲,平均年齡為(75.0±3.7)歲。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皆知情,且在疾病類型、年齡以及性別等資料方面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口頭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測等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①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的文化背景以及年齡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溝通技巧,使之可以建立良好的醫患信任關系,而后在雙方相處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可深入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與抑郁感進行疏導,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其可以更好的掌握有關治療慢阻肺的健康知識;②由于慢阻肺疾病治療周期較長,在此期間患者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心理情緒,所以,醫護人員應鼓勵患者的家屬與親朋好友多鼓勵患者,并可以邀請已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2]。(2)飲食護理:慢阻肺患者大多為老年患者,因此醫護人員在給此類患者制定飲食計劃的過程中,應注重增強患者的體質,保障患者每日能量的合理供給,例如醫護人員可告知患者在飲食上可選擇一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3)呼吸鍛煉護理:醫護人員可告知患者一些呼吸鍛煉方法,以促進其肺功能指標的改善,例如醫護人員可將呼吸鍛煉法中常見的三種鍛煉方法(縮唇呼吸練習、腹式呼吸練習、全身呼吸操練習)教于患者,改掉患者不規律呼吸的不良行為,提高其呼吸道交換氣體時的功效。(4)病情護理:①慢阻肺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基于該病的此種性質,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觀察,告知患者按時用藥的重要性,保障患者機械通氣,使之可以讓患者的呼吸道保持暢通;②教會患者正確使用吸入裝置的方法,例如氣霧劑與氧療等,在此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耐心給患者進行講解有關器械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3]。(5)出院護理:在患者出院的前1-2天,醫護工作人員應再次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并留下患者與其家屬的聯系方式,告知患者復診的明確時間,并叮囑患者若出現任何不良癥狀時,應及時聯系醫院;待患者出院后,醫護工作人員應繼續保持與患者之間的親密關系,定期對患者進行信訪追蹤,保障每月1次的上門診療護理,對患者的飲食習慣、用藥情況等事項進行全面的評估與指導,對患者存在的問題耐心進行解答。

1.3 觀察指標 第一,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包括有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氣容積)、PEL(最大呼氣流量);第二,觀察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包括有健康行為、運動鍛煉、壓力處理、營養膳食、自我護理能力總分;第三,觀察兩組患者的QOL生活質量評分,包括有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第四,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包括有滿意、一般、不滿意。

2 結果

2.1 肺功能指標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見表1。

2.2 自我護理能力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自我護理能力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見表2。

2.3 QOL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93.33%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0%,P < 0.05 ,見表4。

3 討論

慢阻肺疾病具有病情發展快、發病急、發病率高的特點,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有該病的患者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那么將會增加該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機率,情況嚴重者,還有可能致使患者發生呼吸衰竭,或是危機到患者的生命安全?,F階段,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大多采用藥物治療與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方法,但是由于該病治療時間長,致使很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存在自護能力差的問題,實施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后,醫護工作人員通過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疏導、合理搭配患者的膳食營養、對患者進行呼吸鍛煉指導,糾正其不規律的呼吸方式、進行出院指導等措施,使得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促進醫患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得到了拉近,同時,也促使醫院呼吸科的護理工作變得更加完善[4]。據本次研究顯示,實施各項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自我護理能力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P < 0.05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93.33%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0%,P < 0.05 ,這些數據表明,在慢阻肺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實施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實屬勢在必行,該護理模式不僅會積極推動慢阻肺疾病的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而且該護理模式的應用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思想,有利于醫院彌補常規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護理工作的“主動性”與護理質量,所以,醫院應積極推動該種護理模式,優化醫院的護理質量,提高醫院在廣大患者心中的信服度,以此來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增加醫院在同類市場中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協同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協同護理干預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且患者對此種護理模式滿意度較高,值得我院推廣。

參考文獻

[1] 伍仕玉.協同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自護能力及預后效果的影響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2):240-241.

[2] 馮永蘭.協同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預后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4):152-153.

[3] 孫琴,陳衛星.協同護理模式對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8):44+47.

[4] 黃炎輝,蔡莉莉,馮琴梅.協同護理模式對慢阻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04):229-230.

猜你喜歡
自我護理能力慢阻肺生活質量
寬胸理肺湯治療AECOPD痰濁壅肺證患者30例療效觀察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健康教育路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干預效果
延續性護理對高齡產婦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結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