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佛像雕塑藝術審美特征

2018-11-07 03:39王玨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審美特征唐代

摘 要: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其經濟、政治、文化空前發展,佛教在此背景下也得到統治者前所未有的重視,進入了十分繁榮的發展期。受此影響,唐代佛像雕塑的藝術審美特征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形成了更具現實性、民族性和創造性的佛像雕塑審美特征。

關鍵詞:唐代;佛像雕塑;審美特征

一、唐代佛像雕塑藝術發展時代背景

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中,雕塑大都是由民間藝人雕鑿的,通常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民大眾的審美標準,反映了所在時代的政治大背景。唐代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相比之前的朝代更加的開放、包容并蓄。社會處于一個開放的大環境中,受這種開放的社會環境影響,雕塑藝術迎來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唐代社會與各個地區國家對外交流頻繁,大量外來文化傳入與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唐代開放包容的國際文化。唐代的雕塑藝術風格在保留了本土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還吸收借鑒外來民族優秀的雕塑文化,與西南亞、歐洲等國家都有交流往來,創造出了獨特的唐代雕塑藝術。

唐朝社會文化的興盛發展、中外頻繁的交流往來為佛教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潛力,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日漸具有本土化特色,佛教徒大量增加,他們通過雕鑿佛像來傳達自己虔誠的宗教信仰。唐朝國力強盛,興旺發達,百姓安居樂業,統治者大力推崇佛教,對佛教的發展給予極高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在全國建立寺剎,邀請名僧廣泛翻譯佛經,培養了眾多的高僧大德,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來雕塑佛像。唐代雕鑿的佛像數量驚人,雕塑類型眾多,遍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

二、唐代佛像雕塑藝術審美特征

(一)現實性

唐代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民眾生活和諧美滿。人們把希望寄托于美好的現實生活之中。他們的追求往往趨于現實與世俗化。佛教在唐代文化強盛發展的趨勢下,逐漸開始影響人們的審美價值觀。隨之唐代佛像雕塑的發展也開始迎合中國人的審美特征與審美要求。由之前帶有濃厚異域特色的容貌慢慢轉向為豐滿圓潤的形象。在唐代以前佛像雕塑的人物多見莊嚴肅穆的形象,給人以很強的震懾感和壓迫感,讓佛教信徒在心理和精神上都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畏懼的感受。這種震懾力使得佛教的神秘感和宗教性大大增強,同時也讓佛像與朝拜信徒之間產生了距離感,讓信徒認為這些佛像雕塑不是在現實之中可以親近的。但是到了唐代,佛像雕塑形象開始變得世俗化與現實化,神性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人性光輝大大增強,將心目中的神給予擬人化的表現,開始與現實生活間的距離變得更加接近。佛教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由莊重肅穆、超凡脫俗的形象轉變為平易近人、和藹親切的形象。這種變化拉近了百姓與宗教間的距離,宗教也因此變得更加平民化和世俗化。

(二)民族性

唐代開放穩定的政治背景與佛教的繁榮發展也為佛像的雕塑呈現出了多樣性的發展環境,使得佛像的雕塑變得具有民族化的特點。唐代建立之初經歷了多年的戰爭變亂,民不聊生,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社會日益穩定、生產力提高,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隨著唐代穩定的時代背景,隨之出現了各種門類的大量藝術品。初唐佛像雕塑一般仍多保留著隋代造像遺風,但隨著與外來文化的頻繁交流,唐代的雕塑又融合了許多外來佛像雕塑的風格特征,隨之佛像的雕塑風格特征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改變。如從龍門洞窟中的唐代飛天造型中我們可以看出極具想象的民族特色造型語言。魏晉南北朝時代頗具異域特色的佛像雕塑線條是很難體現出民族性的。然而到唐代以后,佛像人物的線條變得圓滑光潔,柔和輕快,佛像的形態方面也變得栩栩如生,更加符合民族性審美。所以說唐代的佛像雕塑開始向民族性的傾向發展。

(三)創造性

唐代的社會開放發達,人們精神思想自由豐富,促使佛像雕塑藝術極具創造性。在唐代之前,中國佛像的雕塑基本都是照搬于印度,以印度人的形象作為模本,中國佛像雕塑最早受印度笈多樣式影響。佛像身材苗條,腿部修長,全身各部位比例適中,佛像衣薄如禪翼,緊貼身體,如出水中。到了唐代,佛像的塑造更多偏向于現實生活中人的審美,過于關注人本身的美。不在追求早期那縹緲無實、虛幻的東西,在宗教形象的塑造中加入了藝術家的主觀情感,把現實中的客觀形象按照現實審美結合自身情感加以塑造,創造出反映現實真、善、美的形象,即豐滿圓潤、親切柔和的形象。如盛唐佛像,佛像的頭部與身軀比例合理,面型豐滿,方圓適度,眉毛彎長,身軀豐腴,佛發為水波紋式或螺發,水波式發髻又變得翻卷自由,紋路活潑,起伏明顯??煽闯鎏拼姆鹣駝撟髡吲ψ非髮憣嵭缘募挤?,突出表現佛家思想和世俗化相結合的形象。和其他以往任何朝代的審美特征不一樣,唐代獨樹一幟,旗幟鮮明的審美反映出其創造的優異性,展示了唐代人民寄托于現實生活的美好愿望。唐代的佛像雕塑摒棄了前朝固有的異域特征造像風格,創造性地形成了富有民族化、世俗化的造像風格,使得早期以印度佛像為原體的形象不復存在,最終使得主流中國化的佛像造像風格形成。

三、總結

總的來說,唐代佛像雕塑藝術的發展取得了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輝煌成就。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根本上是與唐代國家富強興旺、社會風氣開放自由、社會環境穩定和諧,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精神思想開放豁達,各民族之間團結友好,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等因素所分不開的。

佛像雕塑藝術在唐代的發展,徹底摒棄了以往佛像雕塑所擁有的實用性功利性的特征,完成了藝術審美性的華麗變革,成為具有純粹審美意義的對象。唐代佛像雕塑藝術不僅有吸收外來雕塑經驗的能力,而且有著極大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它能夠以自己的本土面貌特征結合創作者的主觀精神對外來優秀雕塑文化進行吸收、改造、融合,同時也能適應這個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另外,唐代佛像雕塑還具有現實性、民族性的審美特征,唐代佛像雕塑將宗教的神性色彩減弱,突出人性的光輝,在雕塑創作中多留意于現實生活人自身的美,符合普通大眾的審美要求,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大唐佛像雕塑文化。

唐代佛像雕塑藝術,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現實性、民族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審美特征引領著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發展,承載著我國藝術發展史前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寇碧瑤.談唐代雕塑的特點[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1):43.

[2]陳沖.中國唐代雕塑藝術芻議[J].藝術教育,2014(07):184.

[3]黃克煜.淺談唐朝時期的雕塑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2(09):24.

作者簡介:王玨,西藏大學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審美特征唐代
淺談影視音樂的審美特征及藝術功能
苗族蠟染藝術的審美特征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辛夷塢青春小說的審美特征
新世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審美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