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體育賽事中地方電視臺如何進行錯位報道

2018-11-09 06:18喬俊璐
聲屏世界 2018年5期
關鍵詞:大型體育賽事

喬俊璐

摘要:大型體育賽事報道是媒體提升影響力的良機,然而在進行賽事報道時地方電視臺特別是非時政新聞電視媒體有著種種局限。進行錯位報道是其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的良策。

關鍵詞:大型體育賽事 非時政電視媒體 錯位報道

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是至今杭州已經承辦完成的最大規模全國性體育賽事,作為本地知名民生電視新聞欄目的杭州西湖明珠頻道《明珠新聞》參與了全程報道。在報道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大型體育賽事中地方電視臺特別是非時政新聞臺雖然無法接近賽場內部,但是可以在賽場外尋求突破口,同樣能給觀眾呈現出一份新聞大餐。

內外場報道優劣之比較

大型體育賽事中內場比賽是核心。比賽進程變化不斷,感官上緊張刺激,加上一些運動員的粉絲群體,讓賽事天生自帶收視率。一些中央級媒體和賽事舉辦地的省市級時政媒體,在場內獲得拍攝權限機會較多,享有內場報道的優勢。大型體育賽事一般會對場內記者、攝像及機位都有嚴格限定。據新華網報道,2009年10月24日,劉翔將亮相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田徑男子110米欄預賽,當晚只供應100個攝影證和100個混合采訪區證件,數百名媒體記者為取得證件排隊約兩個小時;次日決賽,600多名媒體記者提前9個多小時排隊等候領取劉翔采訪證。

央媒及省市時政類媒體,通常人手設備充足,更易排兵布陣。里約奧運會時,央視從國內派出396人報道團隊,加上幾十名駐外記者,用大兵團方式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直播,有助于發布消息的快速和形式多元。另外,記者進入內場,更容易接觸到知名運動員、教練、其他名人政要等,從而獲得采訪機會,捕捉到幕后花絮。

大型體育賽事內場報道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從取材到內容,仍存在多處短板,比如取材面窄、內容同質等。內場采訪拍攝的內容基本局限于場地內部,很難延展到賽事動態之外的內容。由于賽程激烈緊張,短平快的內場報道節奏,還容易讓報道流于淺表,難以深入。另外,大型體育賽事的賽程信息都比較透明公開,內場記者活動區域有一定管制,易出現同類話題“井噴”。有數據統計機構對里約奧運會中報道的同質化程度進行過樣本數據分析。2016年8月8日,傅園慧晉級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決賽,她接受采訪時回答“用了洪荒之力”。截至8月14日13點,互聯網上有關“傅園慧洪荒之力”的文章達18602篇。決賽結束時,傅園慧表示“把洪荒之力用完了”。截至8月23日16點,互聯網圍繞相同話題的文章達94674篇。①

2016年到2017年,杭州西湖明珠頻道《明珠新聞》所報道的大型體育賽事有里約奧運會和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綜合兩次報道經驗,筆者發現地方非時政臺進行此類報道的局限和優勢并舉。地方非時政臺一般進入內場機會比較少。在里約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中,《明珠新聞》就未獲得一張內場采訪證件。即使杭州本土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上,內場采訪證件也沒有發給《明珠新聞》,而孫楊等體育明星所在的熱門賽事,《明珠新聞》連觀眾票也無法獲得。進不了內場,就不能及時采訪到核心人物,往往只能獲取二手信息。由于時效滯后,后續報道難以展開。另外,一些大型體育賽事,需要安插固定直播機器,供媒體放置的機位區域數量極少。在保證了中央臺和省級臺的拍攝機位之后,留給地方臺的機位就少之又少。

但是地方非時政電視媒體如果揚長避短,繞過內場而轉戰賽場外部,同樣能獲得較好的報道效果。根據賽事舉辦地不同,地方非時政臺的優勢主要分兩類:一是賽事舉辦地在地方臺的所在地。對于當地的風土人情信息,地方臺經過多年積累,資源豐富。賽事場館的格局分布、場館附近的地標建筑、場館四周的交通網絡以及賽事籌劃階段的政府工作,地方臺擁有外地媒體所不具備的信息資源優勢。二是賽事舉辦地不在地方臺所在地。在外地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當中,地方臺可通過尋找本地元素或者本地受眾感興趣的話題,實行外地新聞本地做。當賽程涉及與該地方相關的內容時,地方電視臺手中握有的本地資源,能隨時上線深度加工。

地方臺的有效作為

經過上述優劣比較總結得出,大型體育賽事中在與內場錯開的賽場外空間,地方臺大有可為。

一、繞開內場攻場外,錯位報道有技巧。其一,比賽舉辦地在本地,活用本土資源。首先,在比賽前期預熱,切入民生角度。比賽開始之前,相關軟硬件準備都事關民生,地方臺可為百姓詳細梳理注意事項。如體育場館改建、施工引發的道路封閉、區域安檢升級等信息都頗受關注。另外,運動會前夕的預熱活動也可捕捉到不少花絮,如倒計時準備工作、志愿者出征儀式等。

其次,在比賽進行時,聚焦細節故事。密切關注主流媒體采自內場的賽程進度,尋找人物和細節,在賽場外約請采訪,結合本地元素再加工。一是密切關注內場人物故事。四類人物值得關注,即本地運動員,關注本地運動員的教練和家屬、訓練場館、個人喜好等;本地演職人員,開閉幕式等活動中的本地參與者;本地觀眾,可為賽事舉辦提供輿論參考;本地志愿者。二是密切關注場內相關花絮。大型運動會除賽事報道,場館花絮也值得關注。如場館科普揭秘,填補觀眾的求知欲。另外,運動員的伙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既能滿足觀眾好奇心,也能增加新聞附加值,值得媒體進行深入探訪。三是密切關注賽事外圍動態。一場大型體育賽事會給城市形成連帶的輻射效應,受眾在關注賽事的同時,也會對這座城市產生好奇。因此,地方臺可以對賽場周邊建筑和景點進行介紹,既為外地來杭觀眾提供旅游出行信息,也能借力比賽熱度,將城市進行全方位推介,打響城市知名度。另外,賽事舉辦對城市經濟起到的提振作用,以及對當地運動團體產生的激勵作用,都可作為報道題材。

第三,比賽結束階段,關注場館利用。城市舉辦體育賽事,是創造歷史,也是謀劃未來。賽后場館如何可持續利用以惠及百姓,需及時跟進。從籌備到結束及后續,《明珠新聞》的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的報道持續8個月,播發報道近百篇。從微信微博熱線互動來看,賽場外錯位報道方式,也吸引了除體育愛好者之外的其他收視群體,傳播效果良好。

其二,比賽舉辦地在外地,尋找本土聯系。比賽地點遠離地方臺所在地的大型賽事,往往因報道經費和權限問題,地方臺的報道組無法前往。但合理結合本地資源,尋找賽場和本地觀眾需求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新聞內容照樣可以鮮活接地。

首先,關注本地運動員動態??刹捎猛獾?G連線與本地拍攝相結合的方式,跟進運動員啟程、接機、回到故鄉等多個節點?!睹髦樾侣劇丰槍⒓永锛s奧運會的本地運動員播發了《傅園慧的擇偶標準 奶奶親自揭秘》,主要內容來自對留在杭州的傅園慧奶奶的采訪;《“洪荒之力”這句話也許不是開玩笑》的主要內容為傅園慧爸爸細說訓練辛苦等。

其次,對賽場細節解讀。從央視等媒體轉播的賽事中,解讀與本地相關的動態細節。如《坐久了抖抖腿也是有好處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集體抖腿動作,是日常訓練的肌肉放松方式,可供本地健身愛好者參考),《里約奧運村 拔罐蠻流行》(美國運動員身上的拔罐紅印子,結合本地中醫館進行保健要點提示),《室外游泳池 謹防藍變綠》(游泳比賽池水中藻類爆發,新聞調查本地游泳館,間接促成全市泳池衛生檢查行動)等。

第三,場外經濟現象??申P注本地產品在比賽地的銷售情況,如《明珠新聞》對于里約奧運會的經濟報道有《這個箱子直接站上去也不會塌》,說的是杭州本土箱包品牌“臻元科技”成為浙江首家簽約里約奧運會的供應商;《在杭州它們有個名字叫“杭州智造”》報道的是安防企業浙江大華拿下里約奧運會監控攝像頭訂單。另外,賽事發生地的運動會經濟以及與賽事相關的吃住行等各類經濟信息也可作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二、場外報道拼時效,同行經驗作參考。地方臺在比賽內場信息落后的情況下,在外場同樣可采用其他手段搶占先機,提早布下收視戰線。一是活動策劃??梢月摵厦耖g組織提前策劃活動,將賽事報道的人氣提前聚攏。如《廣州日報》發起的“騎車看奧運”活動,在奧運會舉辦前期,“五環騎行”自行車隊,穿越舉辦奧運的歐洲及南北美洲等眾多城市,媒體跟蹤報道。②二是前瞻報道??梢圆稍L本地體育界權威,通過對運動員的賽績、特點、戰術分析對手,關注金牌聚焦心聲。如《南國早報》開設了的個性化欄目《今天約什么:如果今天就看一場比賽,我推薦……》。③也可以請本地經濟學家對賽事經濟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如《大連晚報》推出《經濟大師分析:北京奧運,賺還是賠》。④三是游戲互動。借助新媒體,結合賽程設置互動游戲,提升新聞關注度。比如,在里約奧運會期間,網易推出H5游戲“里約大冒險”;中國江西網每天公布四道即將展開的賽事題目,全部猜對可獲當地游樂園門票;《人民日報》官方微信推出中國隊拿冠軍搶紅包游戲。⑤一些綜藝節目形式也可借力,比如捕捉賽場外觀眾鏡頭,評選“最佳奧運路人”獎,或是針對某一運動項目發出“尋找民間達人活動”等。

三、場外報道靈活化,切口尺寸拿捏好。賽場報道錯位化,也要把握好一個度,避免“走火入魔”。如何保證報道主題回歸體育本身,報道主線保持積極正面,以下是部分媒體的前車之鑒。

不消費私生活。對運動員賽場失利的輿論轟炸,對其私生活的過度曝光,造成運動員和媒體兩敗俱傷。林丹出軌、劉翔退賽的種種猜測都是如此。傳統媒體應尊重明星個人微博及官方渠道,不試圖猜測評判。

尊重體育禮儀。一些體育新聞為博眼球,用詞劍走偏鋒?!把础薄皼Q一死戰”“報仇雪恨”“動殺心”等暴力化字眼,偏離新聞的公正客觀,不建議使用。對運動員的采訪,要換位思考科學提問。里約奧運會男子4×100米決賽,中國隊第四名。有記者對第一棒提問道:“起跑是所有選手當中最遲的一個,當時就是以安全為主嗎?”有記者在一場比賽中采訪田徑運動員史東鵬:“你有沒有信心得亞軍?因為冠軍已經是劉翔了?!边@類采訪,既不合時宜,也缺乏人文關懷。⑥

警惕價值取向偏離。從首金到衛冕,運動員付出超人努力,也背負山大壓力。但是回歸本源,拼搏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人類發展進步??吹鹋?、享受過程,同樣是體育精神的可貴之處。媒體要對比賽成績進行客觀分析,正確引導輿論。

(作者單位:杭州電視臺)欄目責編:陳道生

注釋:①蘇格蘭折耳貓:《基于傅園慧和她的“洪荒之力”的大數據分析》,http://www.pmcaff.com (互聯網產品研究中心),2016/08/27。

②陳偉勝,孫嘉暉《廣州人里約“大冒險”:騎行看奧運夜宿貧民窟》,《廣州日報》,2016/08/27。

③車欣欣:《賽場外下工夫 紙媒奧運也精彩》,《中國記者》,2016(9)。

④高中華:《賽場外也能做出美味新聞套餐——〈大連晚報〉被逼出來的“外奧運”報道》,《中國記者》,2016(9)。

⑤張緒鴻,王衛明:《從里約奧運看大型賽事報道新變化》,《中國記者》,2016(9)。

⑥綜合2016年8月20日新浪體育、搜狐網報道。

猜你喜歡
大型體育賽事
國內體育賽事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大型體育賽事經濟效應分析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淺析大型體育賽事與舉辦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演變
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型體育賽事營銷策略
大型體育賽事項目管理優化理論研究
大型體育賽事背景下我國啤酒品牌的廣告策略分析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市民素質培養的調查研究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生態環境異化問題研究
大型體育賽事的知識管理應用研究(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