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8-11-14 10:17吳漢平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長江叢刊 2018年25期
關鍵詞:結構性供給改革

■吳漢平/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我們探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西方經濟學供給學派并不相同,不可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為西方供給學派的復制品,按照當前國內外的趨勢而言,我國人口紅利逐步降低,原本具備的低廉勞動力已經逐漸消失,國外制造業朝著東南亞國家轉變,并且產能過剩等現象也愈發嚴重,因此更加應當對供給側給予改革。通過政治經濟學角度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為了令我國供給能力有效滿足人們不斷增長、持續提升的物質文化與生態環境所需,以此完成社會主義生產的目標。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發展的基本觀點與現實意義

(1)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呈現的是生產、分配、流通與消費共同存在并互為轉化。在這幾個環節中具有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聯,可是生產則一直具有支配權,社會生產過程的性質與特征一直決定了經濟發展的特點與性質。所以,只有一直注重生產在社會經濟當中的決定性位置,又極為注重分配、流通乃至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清楚經濟發展問題,本著以生產的角度給予分析。

(2)在社會生產中,一直具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個層面及其對立統一的關聯。以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而言,生產力的不同發展時期決定了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墒?,在某種社會形態中,生產關系與實際方式對生產力具備較大的能動效應。所以,僅注重生產力的決定因素則屬于庸俗機械的唯物主義理念,只注重生產關系的反效用或決定作用則屬于唯意志論及唯心主義理念[1]。

(3)社會經濟發展屬于歷史范疇,其不但具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性,還在不同性質以及時期的社會環境中的經濟發展具備不同規律。所以,只通過抽象、一般含義中探討經濟發展并無意義。只通過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著手分析并處理特殊環境中的經濟發展問題則毫無效果。

(4)資本主義環境中的經濟發展屬于特殊現象,特殊性為其通過追尋無窮盡的價值增值,令剩余價值規律主宰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所有過程,剩余價值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規律。發展生產力成為資本獲取剩余價值的方式,從而,生產力的發揮則與資本內在所需相互沖突。

(5)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沖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意義是因為相同勞動時間中生產的商品更多,因此單位商品的勞動量與價值量必定縮減,但是資本追尋的則為剩余價值,而非物質財富。從而,隨著資本生產商品的增加,單位商品的價值與剩余價值則會縮減,平均利潤率存在下降的內在趨勢,令資本更為迅速地積攢并不斷提升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令相同單位的資本獲得的剩余價值降低,平均利潤率不斷減少。在不斷循環中,加快了資本主義技術創新與經濟的發展。其次,資本主義環境中的商品實現與剩余價值實現需具備嚴謹的先決條件,這些條件必須具備充分的市場購買力,可以購買或消化大量生產的商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形式與生產關系并不能確保這一方面,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環境中具備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生產供給對比極為不足,由于資本積累與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乃至資本有機構成的提升,一定會令資本占有在資本一方與勞動一方出現兩極分化。所以,生產相互間的沖突乃至生產與最終消費相互間的沖突,成為標準資本主義經濟模型不能處理的問題。這些沖突一直通過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方式給予強制處理。再次,資本為了獲取利潤或收益最大化,通過職能資本衍生出較大的信用制度與信用系統。信用發展雖然有利于資本集中與某一階段的經濟增長,可是也打造出一套投機與欺詐機制,令實體資本變成虛擬資本,以此引發了國民經濟金融化,不斷加速社會的兩極分化,造成金融危機并進一步形成經濟危機[2]。

二、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

(一)創建科學的宏觀理念,需求和供給兩側應一同用力

對于市場經濟發展而言,供給與需求需具備相互統一的關系。對于需求而言,已經無需進行大范圍全面刺激需求,可是有些地區依舊需要進行擴大需求,比如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不論是交通設備、棚戶區改造,還是地下管網等一些公共建設方面,依舊應當加大投入力度,還需增加對環保、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等方面的投入。從而也表現出這些地區以及產品的供給能力十分欠缺。供給從整體而言,應當在管制與束縛方面給予適當的空間,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激發企業斗志,加強產品在質量方面的監管力度,提高有效供給的能力。加大扶持力度,引導高端戰略性產業與全新朝陽產業,并進一步完善供給結構。

(二)優化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的優化涵蓋諸多方面,具體路徑也有所差異。首先,做好加法。應加速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產業政策的建立需適時朝著新興生產性服務業乃至生活性服務方向轉變,完善服務業的供給結構。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在去除傳統產業頹廢帶來的增長動力欠缺方面,應當強化產業結構。其次,做好減法。產能過剩時,需具備充分的外匯存儲條件,穩抓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鼓勵對國外輸出剩余產能,加快去除庫存,并且盡快取締僵尸企業,提升資源利用率。再次,做好乘法。通過發展抓牢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有效結合,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產業,替換落后設施,加速提升傳統產業。最后,做好除法。本著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大節能減排的投資,嚴格審查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工作,加大違規排污的懲處力度,減少資源耗費與排放的規模,提升經濟發展的品質[3]。

(三)正確看待投資與轉型的關聯,增投資與調結構一同進行

我國在結構性方面具有有效供給欠缺的狀況,大部分與相應領域、產業投資不匹配有關。從而,需持續強化交通設施、水電氣通訊管網等基礎設備的投資,還應當加大在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范疇方面的支出,加大對生態綠化帶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資,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持續完善財政資金在分攤投入方面的制度,從整體上改良投融資制度,分配社會資金參與物質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緩和資金形成的壓力。依照總量可控、過剩產業降低投資的原則,把投資的中心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改良投資結構,在加大產業投資時,打好供給結構優化根基,加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

(四)多角度加快科技創新,全面培養供給新特點

創新不但能夠達成雙中高,還可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其一,強化創新型人才團隊建設。以關鍵的領域、產業、行業為核心,選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優勢明顯、競爭性強的項目,培養高端人才。將引進海外高端人才與培養國內高端人才相結合,共同突破困境,彌補基礎研究的不足。其二,突破應用研究產業化不足,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轉變。要具備科技創業園區,則需重組各級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加強功能聯合建設,建設豐富的創新要素平臺。其三,極力加快配合創新。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微觀企業依照主要問題創建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基地,有效運用科技創新資源。統籌部委和省市部門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應當正確給予運用。重點培養區域聯合創新,以免一味跟風形成資源浪費,提高區域創新的能力以及成功的概率[4]。

(五)以多角度改良供給端的制度環境

制度產品供給落后成為我國在生產范疇中的主要沖突,有效供給能力較低的一個主要因素。首先,深入國有企業改革。有效體現出社會資本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力量,不斷加快轉變國有企業身為市場主體的身份,按照市場的經濟規律,令公有制主體與私有制主體能夠一同競爭,提高公有制的主體效率。其次,完善財稅制度改革。執行營改增,清楚營改增中的每一個環節,剔除稅收體制在改革當中的節點阻礙。完善各級財政的分擔制度,令財權與事權能夠對等。最后,改良投融資機制改革。以財政資金為主的項目基金,應當將科學評估作為根基,從注重獎勵變成對前期和中期的投資。持續推動商業銀行利率的市場化。將多角度市場融資構造給予完善,加強監管審核,從而使得具備實力的企業能夠加大對社會的融資規模,緩和資金供給壓力。

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一個有效展現貨幣政策的調節效用

在經濟生活中的供給與需求相互間的作用和反作用,是經由價格表現的,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應當通過價格變動給予完成,所以應有效尊重價格對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協調。貨幣政策的改變成為價格杠桿效用的平衡器。貨幣政策透過貨幣供應量保障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相協調的經濟策略。張弛有度的貨幣政策對供給與需求的協調作用并不相同,透過貨幣政策的協調可以令生產價值獲得更好的展現,從而達成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在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貨幣政策依舊具有積極的效用。通過資金供給側加快實體經濟的供給側轉變則成為貨幣政策的一個根本內容。需處理生產過剩,剔除多余庫存,激發經濟活力,從整體運用不同貨幣政策制度,通過價量確保貨幣環境的穩定。使用貨幣政策的協調作用,加快盤活存量,支持經濟結構的完善。在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金融風險也會隨之提高,應當透過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相融合而保障金融運轉的穩定。

四、結語

總而言之,以馬克思主義的理念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為生產力的改革,而需求側改革則為生產關系的改革,若想令我國經濟獲得良性運轉,則應做好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改革。不但要加大供給側改革的力度,還應當提高需求側改革的強度,從而才能夠平衡我國供給側與需求側。通過不斷改革可以發現,已經產生了些許效果,可是改革的道路依舊負重致遠,我國供給側改革依然要面對較大的挑戰??墒侵灰邆漶R克思主義指導供給側改革,再通過不斷的完善與探尋,則可以讓我國的經濟不斷提高,讓給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從而獲取供給側改革的成功。

猜你喜歡
結構性供給改革
我國宏觀杠桿率的結構性特征
資產結構性盈利能力分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人力資源勞動就業培訓分析
改革之路
結構性理財和結構性存款有哪些聯系及區別?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改革備忘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三字經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