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打小報告走向合作共贏

2018-11-16 08:59張愛民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18年10期
關鍵詞:打小報告合作共贏

張愛民

摘 要 打小報告是沒有贏家的負和游戲。我們可以通過建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確立積極向上的奮斗目標、制定終止紛爭的班規班紀、建立激勵共贏的評價機制,化解打小報告的紛爭,引導學生走向合作共贏。

關鍵詞打小報告 負和游戲 合作共贏

小學生愛打小報告是眾所周知的秘密。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曾經告過別人的狀,也被人告過狀。打小報告著眼于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某同學搞了小動作、某同學亂丟垃圾、某同學帶了零食等。當學生或學校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學生及時向老師報告情況,有利于降低或避免傷害和損失,像這樣向老師報告大事當然不屬于打小報告的范疇。

學生養成愛打小報告習慣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為了尋求幫助,比如,當弱勢學生被欺壓而無力解決問題時,本人或班上同學常常會通過打小報告來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老師震懾、處罰欺負他人的同學;絕大部分學生打小報告是習慣使然。在幼兒園時,由于學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和老師都會囑咐他們遇事要報告老師,于是他們學會了事事都向老師報告,以至于到了小學,這個習慣被延續下來。也有的是因為受到老師有意或無意強化的驅動。比如,有的老師表揚了告密者,或不問青紅皂白地處罰了被投訴者,這樣都會強化告密者的打小報告行為。也有小學老師為了省事,鼓勵學生打小報告,以此來獲取班級信息,威懾學生[1]。

一、打小報告——沒有贏家的負和游戲

小學生隨時隨地隨處打小報告的行為,不僅會擾亂正常教學秩序,而且常常會引起同學之間的紛爭。紛爭的結果是告密者和被告密者,甚至沒有參與其中的其他同學,都將承受難以彌補的傷害,多敗俱傷,是沒有贏家的負和游戲[2]。

1.不利于形成健康人格

如果打小報告的行為得到表揚或鼓勵,愛打小報告的告密者會誤以為告密是有價值而且光榮的,他的告密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強勢的告密者會忽視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合情合理,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探尋同學的秘密、收集同學違反紀律的證據、揪同學小辮子方面。弱勢的告密者會繼續依賴他人,而不去努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長遠來說,打小報告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形成健康的人格。

2.不利于轉化后進學生

后進學生是主要被投訴者,他們的很多行為習慣都與學校和班級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就算他們努力爭取進步,也總有某些方面不能達到要求。如果忽視他們的上進心和已經取得的進步,片面地強調并投訴其沒有達到要求的那些方面,他們就會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意義,或拒不承認錯誤,或破罐子破摔繼續犯錯誤,甚至打擊報復打小報告的告密者。如此一來,后進學生就會在錯誤的軌道上越走越遠,甚至可能在今后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告密者也可能會因此受到暴力傷害。

3.不利于建設班集體

如果打小報告引發的紛爭長期得不到化解,會進一步傷害到整個班集體,造成班級氣氛緊張,學生會留下很重的心理陰影:他們會陷入不安全的恐懼之中,無心向學,時刻警惕、提防同學,難以坦誠地、輕松地面對他人,會影響學生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最終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失去彼此的信任,大家相互戒備,教師和班干部會因此失去感召力,班集體失去凝聚力[3]。

二、合作共贏,打小報告的化解之道

打小報告引發的紛爭,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引向同學之間的不良關系,造成學生內心不安定和人際關系緊張,因而不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和安心學習,是班級管理的大敵。但冷靜分析學生打小報告的原因發現,除了極個別學生出于打擊報復同學的心理之外,極大多數打小報告的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或為了同學好、或為了班集體的榮譽不受損害、或為了維護班規校紀等,是沒有主觀惡意的。而且,同學們也有化解打小報告紛爭的主觀愿望,希望能夠盡早從打小報告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所以,如果能夠解除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讓他們看到未來發展希望的話,他們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去化解紛爭,還能夠因此走向合作共贏。

1.和解之道:建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

溫馨和諧的班級是每一個孩子向往的樂園。在這個樂園里,同學之間誠信友善,團結互助,孩子們猶如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在這個樂園里,孩子們相處融洽,他們無需敵視和戒備同學,因而容易安心學習,形成愛學樂學、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而且,有了同學的陪伴與幫助,弱勢學生和后進學生也更容易實現從不會學到會學、不能學到能學的轉化。遇到打小報告事件時,教師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更不要急于處理??梢郧捎肁B劇,引導學生理性思考打小報告行為,把危機轉化為建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的教育契機。具體做法如下:

(1) 組織觀看AB劇,讓學生了解不同處理方法的優劣

A劇是本色表演,通過表演來還原事情的真相。第一幕:由知情者旁白介紹事情的經過,與此同時,被打小報告者和相關學生表演復原當時的情況;第二幕:打小報告者表演自己當時的做法,并同步解說想法;第三幕:被打小報告者如實匯報自己那樣做的原因和此刻的想法。完成A劇表演后,讓全班同學各抒己見,圍繞整個事件發表意見和建議。最后,由全班同學投票挑選出可行性建議,并將之編成B劇第二幕劇情——幫助被打小報告者改正錯誤。

B劇是理性表演,通過表演展現更加符合情理的處理問題的方法。表演B劇的演員和第一幕的內容與A劇一樣;第二幕,打小報告者表演幫助被打小報告者改正錯誤的情景;第三幕:被打小報告者真情表白感謝、感恩和改錯的意愿或決心。完成B劇表演后,讓全班同學就A、B兩劇中打小報告者前后兩種不同的做法和結果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想,建立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生不同效果的觀念。

小學生擅長形象思維,而抽象思維比較弱。AB劇以直觀的形式展現了打小報告者把處理問題的責任轉嫁給他人,和主動承擔責任幫助犯錯誤者改正錯誤兩種不同的做法和效果,對比效果顯著,容易讓學生感知各自的優劣。

(2) 指導分析總結,引發學生理性認識打小報告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有過打小報告和被打小報告的經歷。對比效果強烈的AB劇容易激起孩子們與被打小報告者產生共情,和對被自己打過小報告的同學產生內疚之情。學生觀看AB劇后,教師要趁熱打鐵,指導學生理性分析同學犯錯誤的原因,審視打小報告的利與弊,讓他們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理性對待打小報告的行為。

班上沒有出現欺凌同學的惡性事件,同學們犯錯誤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意識不到位,無心之過;少數后進學生懶散,沒有盡力;少數弱勢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不夠;極少數缺愛的后進學生明知故犯,想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絕大部分犯錯誤的同學都是值得同情和需要幫助的。如果他們犯錯誤時我們能夠主動給以幫助,那么他們不僅能夠因此改正錯誤,而且還會因為意外獲得了溫暖而產生感動、感激、感恩和配合等正面情緒,從而樹立上進心和自信心。相反,如果他們得到的是意料之中的投訴,他們會感到委屈,產生尷尬、無奈、委屈、憤怒和對抗等負面情緒,而且錯誤也不會因為投訴而改變。讓學生認識到打小報告不僅于事無補,還有落井下石之嫌疑,是不厚道的行為,要慎打小報告。

(3)倡導友善互助,發動學生共建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

友善是人與人友好相處的前提與基礎。盡管打小報告的行為屢屢產生不好的結果,但是孩子們的初心是好的,是善意的,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只有這樣,被投訴者才能打開心結,寬容接納打小報告者,同學們才能友好相處。

互助是建設溫馨和諧班級文化的基石。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人非圣賢,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犯錯誤和遭遇困難是人的常態。要鼓勵學生在犯錯誤或遇到困難時大方地接受他人的幫助,讓他們明白,患難之交見真情!能夠在自己有困難時主動幫助自己的人肯定是真朋友,應該大方地接受幫助,否則,會錯失這段真正的友誼。鼓勵學生在發現同學犯錯誤或陷入困境時主動援手相助,盡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同學改正錯誤和克服困難,做主動幫助同學走出困境的參與者。如果危及安全和身體健康,或確認自己不能勝任時要及時向老師求助。要讓他們懂得,雪中送炭最感人。這樣做不僅可以回饋同學,與同學建立深厚的友誼,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責任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當孩子們養成了友善互助的習慣時,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也就建立起來了。

2.發展之道:確定積極向上的奮斗目標

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訂立個人近期與長遠的奮斗目標,組織全班同學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共同訂立班級近期與長遠的奮斗目標。班級的奮斗目標要有利于促進個人奮斗目標的實現。有了切合實際的個人奮斗目標,學生就不會偏離發展的軌道,還能夠加快前進的步伐。班級共同的奮斗目標把學生凝聚起來,指引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避免內耗,從而幫助班級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臺階。

弱勢學生能力偏低,后進學生行為習慣較差,他們做事常常會虎頭蛇尾,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而且弱勢學生和后進學生都比較自卑,缺乏主動向老師和同學求助的勇氣。教師可以發動優秀學生,與弱勢學生和后進學生組建一對一幫扶小組,以幫扶小組為單位,通過協商幫助他們制定奮斗目標。通過優秀同伴的日常陪伴、督促和幫扶以及人格魅力的影響,讓他們體驗到真摯的同學友誼和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上進心和自信心,從而最終達成奮斗目標。

3.行動之道:制定終止紛爭的班規班紀

無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實現奮斗目標,必須制定行為可以預期的班級行動規則——班規。教師要組織全班同學圍繞班級奮斗目標展開討論,共同制定班規。班規要服從校規校紀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且覆蓋面要廣。不僅包括學生在校內外的行為規則,還包括違反規則時的處理辦法。做到既約束班干部濫用“權力”,又避免班干部在處理違反規則的同學時因為不同意見而出現紛爭。另外,教師也要規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強化打小報告行為。

4.保障之道:建立激勵共贏的評價機制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班同學共同持續進步,所以,評價機制應該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夠得到激勵,而不是打擊。教師要引導全班學生圍繞落實校紀班規和營造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去建立評價機制,做到既考慮評價的公平公正性,又能夠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評分與激勵性評語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分層評價。如弱勢學生思維和行動都相對緩慢,可以適當放寬完成任務的時限和標準,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自信心。又如,后進學生缺點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正過來,可以把評價的關注點集中到其閃光點,同時提出具體的努力方向和行動指導,讓其感知到自己的可貴之處和出路,從而樹立上進心。再如,為鼓勵先進帶動后進,營造樂于助人的班級氛圍,對一對一幫扶小組中幫助弱勢學生和后進學生的優秀學生,可以根據其幫扶行為與效果特別增設加分項目,甚至頒發特別貢獻獎,以激勵全班同學提高助人為樂光榮的榮譽感。

總之,公平公正且分層的激勵評價機制能夠保障弱勢學生安心且有信心地學習,激勵后進學生不甘落后,努力做好學生,鼓勵優秀學生助人為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以利于學生形成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趙凱寧.理性對待學生的“告狀”[J].福建教育,2016(48).

[2] 涂志勇.博弈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 潘月梅.如何對待小學生愛打小報告的現象[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

[4] 陳桂生.且說學生“打小報告”的應對[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責任編輯:白文軍]

猜你喜歡
打小報告合作共贏
12星座打小報告的殺傷力指數
李沆不打小報告
淺析小學生打小報告的原因及解決策略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問題探析
高校圖書館館配市場中三方博弈與合作共贏
十二星座校園“奸細”
星座誰愛向老師打小報告
新聞聚合APP著作權侵權的行為規制
企業并購實現雙贏
新時期民辦高校校企合作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