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問題、原則與對策

2018-11-16 09:40張成飛
法制與社會 2018年30期
關鍵詞:法治教育原則青少年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其中青少年群體的法治教育至關重要。文章從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主體、客體、中介等方面視角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提升法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則,如把握方向的原則、法德結合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理實結合原則。進而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頂層設計、革新法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充分運用有效多樣的法治教育載體、創造青少年良好的法治系統化氛圍等對策。

關鍵詞 法治教育 青少年 問題 原則

作者簡介:張成飛,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

中圖分類號:G7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33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讓法律成為全民信仰。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對青少年進行法治教育是意識形態斗爭的需要,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需要。

一、當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法治教育實施的過程中,主體、客體、中介等環節有存在不足的情況,需要我們認識到問題,理性中接受,實踐中規范行為。

(一)教育主體層面而言,學校、社會、家庭合力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動意識、形式方法等效果不佳

學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第一學校,社會法治環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他們之間需要合力配合?,F實中存在主體不到位,法治教育效果不佳等問題。當前學校在法治教育的教材、師資、課時、經費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學校的法治教育形式簡單,方法單一,效果不佳,主要側重于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 而忽視了學生法治思維的培育。家庭法治環境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影響深遠。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家的氛圍、父母自身的素質水平、規范規則意識等都影響孩子法治意識的養成。家庭教育會出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應。單親家庭 、離婚家庭和隔代家庭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有著程度不一的影響。社會多元化的今天,負面新聞與網絡暴力、校園欺凌事件等報道,有的沒有起到教育警醒作用,反而成為模仿的對象

(二)教育客體層面而言,青少年的身心特點明顯,法治素養有待提升,有價值取向錯位,知行脫節現象明顯

從年齡特征和生理特征來看,青少年時期,青少年的生理變化發展快,心理與應變能力相對弱,缺乏很好調節和支配自己活動的能力,認知與情感、認知與行為、情感與意志以及自我意識內部各成分之間存在著矛盾。這些影響了青少年在實際生活中處理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問題,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陷入心理危機,一旦出現誘因,就可能演化為犯罪危機,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或者受到不法侵犯時,不知所措。

(三)教育的中介環境而言,現代信息傳遞方便快捷,中介系統發展迅猛,規范化利用需要加強

網絡時代給人民帶來便利的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網絡暴力等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青少年人的心靈。法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網絡帶來的雙面作用。新媒體的法治宣傳與報道的全面公正性欠缺,網絡法治環境大眾傳媒低俗化影響青少年法治意識;實體法律書籍普及化數量與案例更新滯后,在快餐式文化背景下,自覺購買法律書籍的青少年較少。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原則

在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過程中,法治教育有效實施需要把握一些原則,以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

(一)把握方向原則

法治教育的大方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不斷創新,要明確正確著力抓好陣地建設,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發揮法治教育作用。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普法辦等三部門聯合頒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希望以此來推動法治教育的科學化水平,把握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方向。這為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將青少年作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重點長抓不懈。青少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力軍,更是每個家庭和諧的希望。

(二)法德結合原則

時代呼喚英才,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為基礎。法治和德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兩種方式,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促進;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撐?,F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已經改為《道德與法治》,大學生中開設公共基礎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達到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三)以人為本原則

法治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根據青少年的年齡層次相應地調整難易程度。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展是一個逐步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過程。他們有著較強的自尊心,在受到肯定時會產生滿足感,否則會產生挫折感,很多“問題”青少年的標簽,來自教師、家長、同學和其他社會主體的負面評價會導致行為失范,會使他們過分地否定自己,自暴自棄,最終不利于對他們行為的矯正。很多青少年一旦成了“問題”人,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違反法律。因此以人為本的法治教育要尊重青少年發展的身心特點,要讓青少年明白,對法治的信仰與尊崇,是現代法治國家對公民價值觀的要求。

(四)理實結合原則

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理論研究也是實踐問題。理論教育需要現實社會的實踐檢驗。青少年在課堂中不斷學習法律理論,法治知識講座與案例解析介紹有一定的理論認知基礎。這需要教師進一步第二課堂實踐教育引導。如可以通過模擬法庭,分角色的實演過程中,開展關于交通安全教育、環保教育、校園欺凌事件等分析,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識,解決問題綜合能力。同時,學校、家庭與社會公檢法等相關部門可以聯合常態化開展法律相關的實踐活動,如參觀參與制作法治宣傳欄、參加法治公益活動、參觀少年管教所,實施青少年志愿者,參與法院庭審的旁聽、參與法治文藝節目等活動。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的路徑

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參與,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心、共同推動的良好氛圍,同時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具體有以下幾種探索措施:

(一)規劃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頂層設計,各部門主動推進法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保障體系作為社會良好風氣導向的重要風向標,要在推進法治進程中有所作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紀念五四座談會上提出,要構建中國特色教育治理體系和實現教育治理現代化。在法治氛圍營造與保障上,各級要積極行動起來。首先,要做好法治教育系統的頂層設計。要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基礎上制定地方法治的行為規章制度和校園紀律。其次,要積極通過校園網絡與校園文化宣傳法治文化。在校園設立廉政文化、政策法規、警鐘長鳴等模塊發布相關信息。最后,學校要以依法治校的理念做好法律課程有序開設的相關保障。同時,在教育系統中開展法治教育經驗交流座談會常態化機制。

(二)緊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法治建設要求,具體革新內容與形式,加強法治課程建設

從十八屆四中全會,到十九大,到現在法治國家保障的法治教育的進教材進課堂中,需要進一步革新法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需設立獨立的法治教育課程,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形式,明確在不同的教育階段下法治教育的目標。青少年法治教育課程的法治應該是獨特的,要強調生活常識、權利、正義觀和司法認知。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加強青少年相關度高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內容與精神的學習,加強青少年的自我認識與自我控制力??梢岳靡钥即賹W的方式,在升學考試中適當增設相關的法律知識內容與運用。

(三)適應網絡時代的特點,充分運用有效多樣的法治教育載體

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載體有展板、板報、專欄等多種形式,在普法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與此對應的是網絡平臺較之其它載體,優勢更明顯,手機新媒體的大量資源讓青少年樂于接受,所以,在普法工作中,要把網絡平臺載體陣地打造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充分利用校園網站、政府法治文明網、微信公眾號、微博、論壇等網絡平臺,使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所形成的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及時傳遞法治文化的正能量。鼓勵青少年參加法治微電影大賽、法治動漫大賽等活動與展播。

(四)依法治國治校治家治環境,創造青少年法治教育良好的法治系統化氛圍

青少年犯罪現象有呈現出低齡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傾向。法治國家要奉行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憲法及各項法律的基本要求,從國家層面加強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宣傳力度;學校要奉行法律至上原則,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學校與周邊資源,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家庭的治理同樣在法律范圍內,社會開設父母周末法治學習班,父母做表率中立規矩,進一步在社會中強調家風家訓的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好系統化氛圍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社區與司法部門參與進來,揚善抑惡,凈化社會環境。通過公正、有序的法治教育環境,將法治思維根植于青少年的思維與行動中。

回應群眾關切,黨的十九大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讓廣大青少年學法、懂法、用法中感受看得見的正義并支持正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4.

[2]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教出版社.2018年修訂版.

[3]任穎、李曉惠、劉建軍.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國司法.2016(2).

[4]靳玉軍.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15(4).

[5]孫德巖.我國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8).

[6]左信、代洪寶.青少年法治教育問題探析.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3).

猜你喜歡
法治教育原則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堅守原則,逐浪前行
中學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法治思維視角下的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研究
淺談《行政強制法》視野下的黨校法治教育
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與完善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