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18-11-19 03:29邢旭光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

邢旭光

摘 要:隨著當前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變化,歷史課程作為初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應結合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進行探討與實踐,使其在這一過程中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以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歷史教學 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標準下產生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通過讓學生積極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來幫助學生加深課堂學習體驗,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結合自身真實想法,對歷史進行探討,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今后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組合作學習概述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學生劃分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積極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對歷史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與理解,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索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1]。這種方式方法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創新,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于課堂的態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自主完成相關課題討論,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在今后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完成小組劃分,保證學生可以及時參與到小組討論中,讓其思維可以具有更為廣闊的空間,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更加真實,教師必須要從學生角度出發來完成教學設計,保證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討論,為后續各項教學工作奠定有利基礎[2]。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科學劃分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針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必須要在事先做好調查并充分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興趣的情況下來著手進行,以避免出現學生無法適應小組討論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小組成員的數量應被控制在4~6以內,在每一個小組內,都應該保證有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使得這些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彼此成績,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團結協作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內向型學生與外向型學生都包含在同一個分組內,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性格內向的學生會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討論,而外向型學生則是可以更加真實的表達自身對于歷史的理解,從而實現學生之間有效溝通,并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還需要注意,不可以將自身孤立在小組以外,而是應該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探討中,在學生遇到困難或者瓶頸時,教師應予以學生一定的指導,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以幫助學生完成相關思考,活躍學生思維,為學生成績進一步的提升奠定有利基礎[3]。

2.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

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教師自身指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針對學習內容進行科學指導,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方向的偏差,不利于學生理解歷史知識。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今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活用各種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為學生指明討論與思考方向,避免學生出現學習偏差。例如,歷史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北伐戰爭》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首先是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北伐時期的歷史資料、人物等方面的介紹,可以是影音資料,也可以是相關書籍,初步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為了避免學生將電視劇與真實歷史混為一談,教師選擇的資料必須具有歷史參考價值。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為學生布置問題,讓學生圍繞“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的目的”開展相關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隨意講話、溜號的情況,這時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錯誤行為予以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或者是通過為學生講授歷史故事,來講學生的思維再一次帶入到課堂之中,以保證學生小組討論與學習的有效性。

3.學習成果共享

在小組討論結束以后,初中開始教師可以安排知識共享環節,讓每一組將自己探討出來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與互動,實現學習成果共享[4]。每一個小組自主選擇一位同學,去發表小組討論的觀點,而教師則是可以根據小組討論結果來進行適當評價,讓各個小組的成員都可以充分了解到自己觀點是否正確,并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加以修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辯論,說明小組結論的歷史支撐,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不斷活躍自己的思維,同時深入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從而有效提高歷史學習質量與效率,為學生今后的歷史學習奠定有利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是學生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今后學校應重視歷史課程,而歷史教師在今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應用小組合作教學來開展相關教學,使得學生在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深度理解歷史知識。這就需要初中歷史教師在今后教學中,重視學習小組劃分的合理性以及學生的科學指導,而在小組討論結束以后,還可以讓小組之間交流心得與體會,實現學習成果共享,從整體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敬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3):250-251.

[2]石海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6):24.

[3]李俊賢.芻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7,(2):169.

[4]文丹.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魅力中國,2017,(26):57-58.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淺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