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20模式下“互聯網+”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建設研究

2018-11-19 03:29金月光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智慧校園創新模式互聯網+

金月光

摘 要: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步入了“互聯網+”時代,這對高等職業教育也帶來了極大的轉變。本文針對創新2.0模式下“互聯網+”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希望對高職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創新模式 “互聯網+”時代 高等職業學院 智慧校園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手段相結合,以強化教學動力、優化教學系統、創新教學體系等為核心目標,從而有效實現教育系統的轉型與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逐漸演變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式。高職教育智慧校園的建設,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具有發散性思維與綜合素養,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創業就業問題。

一、創新2.0模式對“互聯網+”高職教育智慧校園建設的影響

“互聯網+”是創新2.0模式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有效融合所演化的新常態,在創新2.0模式的不斷推進之下,“互聯網+”創新2.0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得到了更快的進步。在數字校園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智慧校園作為其延伸,比較注重信息化教育,構建出集云計算、移動網絡、物聯網為一體的全面感知高職教育環境。在“互聯網+”時代的帶領之下,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網絡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革新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對挖掘和開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拓精神、上進心以及事業心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充分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高職院校從數字化逐漸轉變為智慧校園帶來了新的動力。

二、創新2.0模式下“互聯網+”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建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技術型人才,整體規劃不夠完善

在高職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不夠完善,很難達到建設智慧校園的實際要求。因為現階段高職院校數字化體系在運作時,缺乏統一的技術準則,因此不但使各個系統出現了不斷融合的趨勢,并且為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實施帶來了極大的制約。此外,目前高職院校中師生的信息化技術不強,缺乏相關的技術性人才,從而很難提升信息化系統的運作效率。[1]

2.存在嚴重的信息孤島

結合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在各個層面上,加大了對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資金投入。盡管高等職業院校逐漸增加對于信息化建設的大力支持,但是因為高等職業教育在教與學方面具備十分嚴重的資源共享隔閡,存在著難以解決的信息孤島狀況,不但使各個部門出現獨立運作的情況,難以互通業務邏輯,還導致了資源數據產生了大量的重復,堆積了非常多的數據信息垃圾,這對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的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阻礙。[2]

3.軟硬件未取得平衡發展

在高職教育以往的信息化建設當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割裂性問題,從而導致高職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可拓展性、專業性、能效性很難得到充分的提高,也使得在應用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時,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此外,很多高職院校在信息化建設時,往往會出現軟件、信息系統、數據庫、硬件基礎設施分離的狀況,并且高等職業院校在信息化建設時過分關注硬件的建設,沒有高度重視軟件建設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軟硬件未取得平衡發展的狀況。

三、創新2.0模式下“互聯網+”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的建設策略

1.以應用為導向,加強頂層規劃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等職業教育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高校校園進行有效的重塑、顛覆,并且進行外部審視。在創新改革的過程中,緊密的結合信息網絡技術,這樣才能有效的優化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結構。此外,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智慧校園的建設時,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實際狀況,至始至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的建設準則更加的健全,并且做好建設智慧校園長遠以及短期的目標計劃。在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的實際建設當中,需要改善智慧化管理服務、智能化信息處理等工作,這樣才能有效實現建設智慧校園的根本目的。[3]

2.構建完善的信息化基礎平臺

在高等職業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當中,需要構建合理統一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使信息資源得到動態的整合與分配,從而保證社會資源和高職院校的資源能夠緊密的融合,不但能夠實現綜合全面的信息資源共享,并且能為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此外,在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互聯網+”與數字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模式取得了更為緊密的融合,為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以及高等職業教育智慧校園的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構建在線開放課程

在高等職業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當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崗位需求來構建線上開放性課程,將相對應的教學資源當做課堂探究的重點。學生對這些知識技能進行深入探索的過程中,應當根據自身學習情況以及興趣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線上學習平臺。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線上學習的時候更好的交流討論,并且能夠有效的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在線開放性課程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在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設計的過程中,從高到低的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構建出完善的線上教學體系,使學生在這種開放性的學習環境當中,學到更加前沿的知識技能,從而得到更加綜合全面的發展。[4]

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創新2.0以及“互聯網+”模式下創新高等職業教育形式,不但能夠有效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與教學效率,還能為社會輸送大量高素質綜合性的人才,從而與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體制的改革相符合。

參考文獻

[1]胡梅,馬斌.“互聯網+高等職業教育”的現實可能與當代變革[J].現代教育管理,2016(01):19-24.

[2]劉士芳.“互聯網+”時代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分析[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6,21(01):4-5+30.

[3]李天亞.“互聯網+”助力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新藍圖——智慧校園[J].高等農業教育,2016(05):25-28.

[4]袁俊,彭寬棟,胡冬生,羅曉曄,鄭龍.基于技術創新的高職智能制造專業群建設路徑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9):72-76.

猜你喜歡
智慧校園創新模式互聯網+
基于B/S結構的學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智慧校園”浪潮下大學課堂教學改革與設計
智慧校園關鍵技術分析與研究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的具體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普通話測試管理的創新模式研究
關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探討
智能云教學系統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