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初探

2018-11-20 10:50陳倩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關鍵詞:混合教學可行性大學

陳倩

摘 要:教育體制的改革,促使我國高校教育體系、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萍假Y源的不斷發展,涌現出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對素質型、全能型人才的需求,混合式教學逐漸走進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視野中。這種新型且高效的教學模式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革新和開展,極大地改善了以往學生興趣低、語言交際能力差等問題。

關鍵詞:大學;英語;混合教學;可行性

引言:

當前我國大學生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課堂實踐和信息資源的限制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發展。而隨著移動通信設備和互聯網的普及,混合式教學以其效率高、時間與空間靈活度高等優點逐漸成為各大高校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所運用的重要模式。

1.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它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化教學結合起來,集發揮了教師的課堂組織、知識啟發、紀律監督等作用,也集成了網絡教學資源,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長期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改革理念,為推動現代教育的前進而作出貢獻?;旌鲜浇虒W是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碰撞,是一種教學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有利于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1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

大學具有典型的專業特色,應當以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標。在互聯網背景下,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結合人才市場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借助網絡資源共享、多媒體技術積極優化英語人才的培養方案,將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拓寬專業知識面作為人才培養方案的立足點,做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激發思維、適應需求,讓學生逐漸向著應用型、寬口徑、高素質的方向發展,培養出具有知識的英語基礎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專業的實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融合起來,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傳遞知識,以翻轉課堂作為開拓學生思維的載體,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于英語教育。

1.2網絡設施的建設

混合教學的關鍵在于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確保順利開展英語教學的客觀因素。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硬件配置、網絡連接、學習平臺搭建等內容。當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都已完成一期的網絡教學建設工程,院校網絡資源平臺也投入使用,教師將學習計劃、學習要求、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等通過網站及時傳輸給學生,同時也能收到學生學習的進度反饋,真正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教學互動,不再受課堂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此外,在線測評、訓練系統也為師生提供了廣泛的英語試題庫和服務,優化了現有的教學手段,提高了考試、作業評估效率。

2.高校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構建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已成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完成混合教學平臺的搭建,為學生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是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有力保障。具體來說,利用網絡移動平臺構建混合式教學,全面改善當前的英語教學現狀,從課堂理論學習、課外實踐活動、課中題庫鞏固等方面綜合考慮,優化教學活動和評價方式是混合教學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2.1課前自主預習

大學生的學習思維已經成型,如不借助混合教學模式難以改變學生的固有思維,也很難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基于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需求,基于四六級考試的水平測試條件下,借助移動學習平臺,按照四六級考試要求為學生布置指定的學習任務,在課前完成資源的收藏和預習,讓學生能夠事先熟悉學習材料,并在線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

2.2課堂師生互動

在課堂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鞏固教學效果的基礎。在完成課前預習之后,在課堂中也要注意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態,根據學習任務實施針對性教學,逐步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知識掌握提供保障。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在解決學生聽說問題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讀寫能力,特別是專業和商務領域,結合網絡教學平臺、校園網語言學習平臺、網絡互動平臺等優化教學環境,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對聽說讀寫的教育方式進行一系列本土化研究。利用網絡學習平臺,便于學生對學習的進度、時間和地點作出個性化選擇,體現動態化教學的核心價值。以真實、交互式的媒體技術(視頻、聲音、圖片)增加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進入到虛擬情境中與視頻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2.3課后學習評價

為了保證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鞏固能達到要求,課后時間也能得到充分利用,英語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也要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的學習任務,借助移動學習平臺逐步完成知識的鞏固學習,并提高他們的網絡資源開發能力和互動合作能力。最后由教師作出準確的評價,時刻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網絡平臺的幫助下,學生能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控制學習時間,教師可以通過數據報表分析學生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開展即時性評價,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為連續和便捷,內容也更加豐富。在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評時,將他們在網絡學習平臺的在線時長、貢獻度等納入考核指標,與線下紙質考試共同組成期末考評成績。

3.結論

經過長期的混合教學實踐,明確網路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在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和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建設適合本校教學環境的大學生英語網絡學習平臺,整合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視野,提高他們的英語輸入與輸出能力。

參考文獻

[1] 大學英語教學中慕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策略探究[J]. 顧湘芬. 英語教師. 2017(01).

[2] 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轉型期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設計[J]. 但雅瓊,王玨. 海外英語. 2016(07).

(作者單位:陸軍邊海防學院)

猜你喜歡
混合教學可行性大學
IPTV 8K超高清建設可行性分析與建議
五家渠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可行性改造研究
至善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混合教學”在開放大學教育模式中應用的思考
可行性指南絲綢襯衫款
可行性指南長袍正統款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