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8-11-26 09:49肖婷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急性腦梗死生活質量

肖婷

【摘要】目的:分析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采用單雙數球抽簽方式將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收治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給予41例患者采用優化急診護理流程)與常規組(給予41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流程),分別對比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與生活質量進行探究。結果:觀察組的分診時間(1.05±0.05)min、轉診時間(37.26±4.12)min、搶救時間(45.13±4.89)min以及抽血時間(3.42±0.12)min均短于常規組(3.28±0.15)min、(62.98±3.26)min、(70.26±6.24)min、(6.06±0.28)min,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ADL評分(62.16±4.28)分高于常規組(36.59±6.24)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而言,應用優化急診護理流程能有效改善急救效率,且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良好改善,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急性腦梗死;急救效率;生活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optimiz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on the first aid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single double ball draw.The observation group (41 patients were given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41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process), and the first aid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Explore the quality of life.Results: the time of diagnosis (1.05 + 0.05) min, time of referral (37.26 + 4.12) min, rescue time (45.13 + 4.89) min, and blood time (3.42 + 0.12) mi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3.28 + 0.15) min, (62.98 + 3.26) min, (70.26 + 37.26) min and mi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AD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2.16 + 4.2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36.59 + 6.2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al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rst ai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has been improved well,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optimize the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first aid efficiency;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1-194-01

前言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病變,具有病情發展迅速、發病急以及病死率高等特點,該疾病常發生于老年患者群體中,大多數患者會引發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與神經功能損害,嚴重威脅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生活品質[1]。早期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治療是改善預后的主要關鍵,其能減輕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害,故臨床還需加強護理干預的配合效率,以此縮短患者等候救治的時間,其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癥狀具有促進作用。本文將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設為研究病例,詳細探究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相應治療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以單雙數球抽簽法分為觀察組與常規組各4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為25例,女性為16例,年齡范圍在49~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23±2.39)歲,其中合并糖尿病為16例、冠心病為12例、高血壓為13例;常規組患者中,男性為24例,女性為17例,年齡范圍在48~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98±2.51)歲,其中合并糖尿病為14例、冠心病為13例、高血壓為14例。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資料計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41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流程干預,即護理人員在急診后立刻到達現場,對其血壓、體溫以及血糖進行詳細測量,并根據醫囑為患者吸氧與實施心電監護等。觀察組41例患者接受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院前搶救環節:在接到120指揮中心調度電話后,院前救治小組需在5分鐘內出診,護理人員在救護車上了解患者的情況,指導患者做急救措施,在到達現場后,護理人員需嚴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并予以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以及協助醫師采集病史等;到達現場及時處理完成后,需立刻對患者實施轉運處理,在轉運過程中應保持動作的輕柔,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同時還需對患者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2]。

(2)優化綠色通道:采取先搶救后掛號的原則,提前將平車推至急診門口,做好相應的接診準備,患者在到達急診室后,護理人員需及時將患者運送至搶救室,并與院前救治小組做好相應的交接工作,護理人員還需要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體檢,完成相應記錄單填寫工作,并將各個標本送至化驗室內,同時完成相關檢查。

(3)溶栓時護理:患者在靜脈溶栓期間需對血壓、呼吸以及血氧飽和度等進行監測,在發生溶栓后每20分鐘對生命體征進行記錄,觀察血壓波動的情況,血壓不能超過170/90mmHg,為了有效預防高血壓導致腦出血與腦水腫等并發癥,患者與根據囑咐服用溫和降壓藥維持血壓,并對患者的意識、肢體以及瞳孔等情況進行檢測;觀察患者在干預期間是否出現頭痛、煩躁以及意思轉差等情況,對患者過敏性休克與腦疝癥狀進行密切關注,判定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

(4)溶栓后干預:靜脈溶栓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及時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情緒,促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患者與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為其講解腦梗死發病原因、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溶栓方法、目的、注意事項等;密切觀察患者口腔出血點、皮膚 黏膜等情況,加強對并發癥的預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鼓勵患者做系統性康復訓練,避免關節痙攣與畸形;叮囑患者定時用藥與復查,另外還需配合患者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以此確定溶栓的效果[3]。

(5)出院后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康復指導,患者在出院后康復中心護理人員需定時上門指導與電話隨訪,配合家屬接受康復訓練,并予以患者精神支持。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分診時間、轉診時間、搶救時間、抽血時間進行觀察并對比,另外采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能保持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存在輕微依賴或無依賴為良(60分以上);生活稍有障礙,有輕微依賴為中(41~60分);生活能力較差,且大多數需依賴他人為差(40分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若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急救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分診時間、轉診時間、搶救時間以及抽血時間與常規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對比

兩組干預前ADL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ADL評分與常規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由血管畸形、血管炎、高粘血癥等因素引起的,患者的動脈溶栓治療效果與預后情況會受到發病時間的影響,通過提高急救效率與縮短搶救時間是有效改善臨床療效的目的,因此臨床需加強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護理[4]。優化護理是由具有專業技術經驗的醫護人員研究制定的護理形式,其能將階段性時間設置為量化管理,能實現護理人員在同時間內完成多部位與多項目的操作,有效減少分診、搶救以及轉診所需花費的時間,進而有效提升臨床急救效率,并且盡早將溶栓準備做好還能確?;颊咴谟行г\療時間內實施早期溶栓,以此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腦出血時間,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5]。同時,優化急診護理流程能促使護理配合更規范,使護理操作更合理,能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并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也逐漸提升。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診時間、轉診時間、搶救時間、抽血時間以及ADL評分均優于常規組(P<0.05),表明應用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干預能強化醫護人員的護理協作性與時間觀念,促進搶救能有條理的完成,使搶救工作更具程序化與標準化,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同時,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干預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確切,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曹美芹.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6,22(6):33-35.

[2] 呂曉.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8(13):237-238.

[3] 姚偉偉.研究分析優化急診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急救效率及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33):15-16.

[4] 鄒宇虹, 王珩.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信息, 2016,29(35):139-140.

[5] 程云.談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急救中應用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2(17):14-15.

猜你喜歡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急性腦梗死生活質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實施優化急診護理流程的價值分析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分析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作用觀察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的影響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