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將中國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

2018-11-27 21:56趙渝
新校園·上旬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中國文化一帶一路

趙渝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加上“一帶一路”大環境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將中國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成為時代賦予高校英語教學的新目標。本文從探討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出發,提出了將兩者相結合的策略,以期促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校英語教學;中國文化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所用教材中西文化內容配比失衡。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著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目的是幫助非英語專業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眾所周知,跨文化交際,不僅是指學生能了解英語背后的西方文化,還應當具備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能力。以目前廣泛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為例,該教材每冊書均包含八個單元。本文以第四冊為例,該冊教材主題涉及中國文化的部分少之又少。在本冊教材中,課后練習中的漢譯英部分明顯偏重中國傳統文化,如四大名著、中華文明等。盡管如此,與其涉及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文化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少。

2. 英語教師缺乏中國文化的積累和培訓。當前很多英語教師仍將注意力集中于針對語言點的教學,并沒有真正處理好中國文化傳承和英語教學的結合。教師在聽力課程中引入的視頻、聽力等材料也大都來自BBC、VOA、英美劇等,以此達到讓學生接觸原汁原味英語的目的,卻忽略了英語教學中本應當引起重視的中國文化。隨著近期有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教師在深感自身中國文化素養積累不夠的同時,也缺乏相關的系統培訓。因此,廣大教師除了增強自身英語技能外,還應提高中國文化修養,積極參加相關培訓。

二、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文化結合途徑探究

1. 對大綱、教材等進行相關修訂,增加中國文化比重?!墩n程要求》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綱領性和指導性文件,應當在增加中國文化比重方面進一步進行修訂,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如在大學不同階段該掌握的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詞匯、詞組、句式等進行進一步明確。此外,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也應當不再拘泥于國外英文報刊、文獻,可以加入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外國人對于中國名著的翻譯以及其他相關內容,如在課后閱讀中增加中國文化內容,開設英語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選修課等,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增加對母語文化的了解。

2. 改革教學方法,滲入中國文化元素。英語教師應當明確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原有的教學方法,將中國文化元素滲透到英語課程教學中。比如,在學習不同單元主題的時候,基于教材內容,安排學生進行該話題下的中外文化對比活動,形式內容可以包含文化相關資料收集、小組討論、辯論賽等形式,以此提高學生學習中西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此外,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有關中國文化元素的翻譯,諸如“中秋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以及一些教材中出現的英文諺語對應的中國諺語翻譯,再補充其他常用的中國諺語的英語翻譯等,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提高中國文化修養。

3. 英語教師需提高自身中國文化知識修養,參加相關培訓。當前廣大英語教師大部分都是從本科時就開始系統學習英語專業,但是對中國文化知識則往往缺乏系統的學習。因此需要廣大英語教師重視對中國文化知識的學習,慕課、微課以及各種繼續再教育的平臺中也涵蓋了很多可供教師學習的資源,應當積極參與各種培訓及學習,提高自身有關中國文化方面的修養。

三、結語

高校英語教學,尤其是公共英語教學,教學目的不應僅局限于幫助學生通過四六級考試,語言學習不僅是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的學習,更包含了文化的學習。作為“一帶一路”大環境下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重要使命的大學生,迫切需要在大學期間除了提高英語水平外還須具備中國文化相關知識。我們應當充分將中國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積極探索適應時代需求的高校英語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黃俠.“一帶一路”視野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池州學院學報,2017(10).

[2]楊紅英.注重中國文化導入與滲透,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J].外國語言研究,2008(5).

猜你喜歡
高校英語教學中國文化一帶一路
高校英語教學的問題與改進策略
如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中國夢”意識
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評價策略的建構
后現代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動漫電影中的中國元素研究
淺析漢風壺與中國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