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心理分析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

2018-11-28 14:03
兒童大世界 2018年11期
關鍵詞:科學知識科學小學生

(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江蘇 南京 210046)

引言: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學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掌握自我探究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充分利用小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使科學教學與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結合,做到理論與知識的雙方面落實。

一、讓學生成為科學舞臺呢“主角”

小學科學課是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但是在中國傳統的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從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社會主體地位,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為“放手”指明方向,讓學生成為小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中教師為學生構建出完整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后就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探究。但是教師在課堂上“放手”去做之前首先要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教師要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懷疑態度,打破傳統的學生對于教師和教材的盲目崇拜的弊端,學生只有在科學中有了質疑的態度,釋放學生好問的求知天性,對于學生的思維、認知、記憶、語言和創新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新改革的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要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讓他們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去探索和發展科學知識。

二、明確教育目標

在小學課堂的教師要教師充分把握住教材,安排好活動,引領學生思維,就要明確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明白自己想要通過小學科學的教學來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質疑精神,表達自我的自信心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讓學生通過在科學課堂中的簡單動手操作中知道和了解與周圍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掌握自我探究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三、結合教學內容巧設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最大心理特點就是對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求知天性和探索欲望,所以教師要把握并且利用好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創設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課堂情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精神,以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感悟和自我調控。比如教師在講述空氣這一課程時,由于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會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創設出合適的課堂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小氣球,然后在課堂中讓學生吹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轉化為能夠讓學生切實觀察到的氣球的變化,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也活躍了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活躍的狀態下進行科學探究更有助于理解知識。

四、小組合作探究,碰撞出創新思想火花

對于小學科學課堂來說,教師要做好指導和引領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讓學生在小組對于教師布置的課題進行探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單位,整個教學的活動過程都是圍繞小組展開的,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小學科學課程的一個重要步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都有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同時也都要聽取他人的意見,討論和相關活動就成了他們的互助合作活動。學生在小組的群體中以平等的地位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合作,取長補短,他們在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不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培養了他們與人合作的精神。

五、設計合理課堂情景,激發創新思維

小學科學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和了解身邊事物的最基本特征,并且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很多時候對于抽象的科學理論是難以理解的,所以,小學科學教師要學會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將難懂無趣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課堂情景,讓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下明白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理論。

結束語:

利用小學生對于未知知識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展開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小學科學課堂的主體,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互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創設積極的課堂學習心理氛圍,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的狀態,既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猜你喜歡
科學知識科學小學生
蝸??囱泪t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點擊科學
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滑雪運動研究可視化分析
科學大爆炸
2000-2017國外關系從句研究動態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社會化知識及其客觀性探析——兼議朗基諾的科學知識觀
我是小學生
科學拔牙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