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用的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

2018-11-28 15:25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昆侖小學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年32期
關鍵詞:中學課文語言

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昆侖小學 陳 敏

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認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什么”(語言和寫作的運用)總是比“怎么教”(教學方法)更重要。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學習的目的是表達和訓練聽、說、讀、寫。筆者擬從小學語文教學的五個方面談對“語用”的理解與應用,以期為有效課堂建構提供一些粗淺的參考。

一、在“趣”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闭Z用知識和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心理素質不夠完善,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盲目灌輸、強迫學生接受語文知識,勢必引起他們的反感,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怨恨,從長遠來看,如果經常這樣,會導致學生對語用知識的厭惡。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充分利用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和改變學生學習語用知識的態度?!皶接新贰ぁ癁閺?,學海無涯‘樂’作舟?!迸d趣要成為學生的第一位老師,我們不應該因為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而讓學生討厭學習母語和學習語用知識。

那么,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呢?事實上,課堂導入的方式、課堂中的分角色扮演、競賽活動的開展等,都可以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興趣。比如,在低年級學習生字時,老師準備了幾塊糖果,并對學生說:“今天,老師帶了幾塊糖果,但是數量有限,只獎勵表現最好的人,老師要看誰表演得最好,就獎給誰?!痹偃?,在《從現在開始》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的小動物,在笑聲中,學生們明白了貓頭鷹和袋鼠為什么不能成為大王,為什么猴子就可以。這些舉措讓兒童在富有興趣的情境下學習知識,理解課文,同時,學生也提高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在“玩”中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巴嬷袑W,學中玩”是小學生們最可以接受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然而,語文知識的復雜性使得語文學科“玩中學,學中玩”的設計難度較大。當然,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語文知識的特點,合理而適當地設計學生在玩中學的方法。

例如,在語文課上,老師給八組學生設置了七個問題來讓學生搶答,相當于八組學生“搶”七張“凳子”,這樣一來,就會自然地形成一種你追我趕、不愿落后的積極氣氛;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對注錯音、寫錯字的學生,由“小老師”指出并改正。讓學生當“小老師”就如同組織孩子玩“過家家”的游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學習方法,如“開火車朗讀”“課本劇表演”“答記者問”等形式,都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學習方式。

三、在“疑”中學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薄耙伞笔钦Z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突破口,也是很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如果我們的“疑”脫離了“標準”,就等于迷失了教學的方向,甚至成了“無的之教”,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科學、準確地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老人與海鷗》的教學中,一開始時,教師可以就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情感體驗提出問題:“課文中寫了老人和海鷗之間發生的哪些事?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這樣的設疑不僅抓住了課文的關鍵,而且使問題之間具有可推導性和緊密聯系性,隨著課文分析的不斷深入,問題可以轉化為:“這是一位什么樣的老人,又是一群什么樣的海鷗?”通過這種方式,就直接扣中課文的主題并把文章的內容完全融于問題解決之中,這樣的教學效果遠遠超過前面問題的設置。

四、在“信”中學

這里的“信”既指老師對學生的信任,也指學生對學好語文的信心。作為學生的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始終相信學生在不斷發展,相信每個學生都會努力取得進步,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老師相信學生,學生也會從心底相信老師。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不同基礎,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并能給予他們不同的輔導,從而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耙晃兜氖驌粢磺蟹e極性”,尤其是對于小學生,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嘗到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簡單的問題可以讓解決能力較弱的學生回答,回答后要及時表揚,這樣他們才能嘗到喜悅,同時,讓他們在獲得成功后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穩定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五、在“讀”中學

我們的閱讀過程有三個組成部分,即閱讀主體:學生;閱讀媒介:教師、教材編輯;閱讀對象:文本。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發展思維,通過語言和寫作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應探索讀寫結合,在課堂上應對學生貫徹語用觀。好的語言往往突破傳統用法,突出人物的情緒、心態和心理,以傳達出作者敏銳的語言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因此,關鍵詞、句甚至標點在文章中往往都是不可忽視的。

例如,文章《猴王出世》中說:“猴子在山中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痹谶@段文章中,整個句子中的靈活運用,平仄的交替互換,偶句的頻繁使用,使語言豐富多彩。你讀得越多,越喜歡讀。石猴在山上自由地生活,超凡的感覺,讓人感觸很深。語言使用的價值點是什么?這就是吳承恩對語言的感受力和表現力,使人們為之“稱絕”。

總之,“多種激勵提興趣,盎然興致促學力”。造成學生語文學習態度變化的原因很多,包括教學的方法、教師的態度和學生的主觀因素等等。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地避短就長,擇優而發,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語用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中學課文語言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語言是刀
在多解中學創新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背課文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我有我語言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