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生命體驗,在融通中提升“澤生”效益

2018-11-28 15:25江蘇省南通市唐閘小學張吉芳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年32期
關鍵詞:潤澤心靈文本

江蘇省南通市唐閘小學 張吉芳

張謇是南通著名的教育實踐家,無論是張謇興建的“大生紗廠”,還是隨后興辦的“澤生水利”,都彰顯出其濃郁的“澤生”思想,即以潤澤學生的生命體驗、生存狀態和生活情趣味為己任。為此,我們利用語文學科,強化語文課堂內外的鏈接,積極構建“澤生”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F從我們當下的教學入手,談談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實踐與思考。

一、借教材課文,潤澤心靈體驗

俗話說:文本并非無情物。任何一篇文本的產生,都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文化形態有著密切聯系,更是作者即時心境最真實、最集中的體現。因此,教材文本中蘊藏著豐富的價值意蘊和情感元素,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在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將身心意識浸潤在文本內容上,有效借助教材文本,起到潤澤心靈體驗的效果。

如《愛如茉莉》一文就是一篇充滿濃郁親情的文章,作者以平淡如水的茉莉花為線索,描寫了父母之間相互體諒、相互照顧的感人情節。教學這篇課文,教師并沒有完全將學生置放在理性的語言訓練之中,而是讓學生在感知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語言文字所描寫的畫面,用想象體悟感知語言所描寫的畫卷。如在描寫病房一段中,作者既描寫了父母怕吵醒對方時的動作,同時也借助于溫暖的陽光、淡雅的茉莉,營造出濃郁而可感的生活情境。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維誦讀、想象體悟的方法,讓學生走進這一充滿濃情意蘊的畫面中,利用可感的情境來潤澤學生的心靈體驗。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搭建情感傾吐的表達渠道:讀到這樣的文字,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感受到什么?想到了什么?想方設法將孩子蓄積在內心中的情感表達出來。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就是利用教材文本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內在關聯,引領學生經歷了讀語言、品內蘊、感氛圍、吐真情的思維歷程,讓學生的心靈在朗讀、品味、感知和表達中得到了潤澤與體驗。

二、借課外活動,潤澤思想認知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種本質屬性決定了語文學習方式絕不能局限在簡單的讀讀、想想、寫寫的單一層面上,而需要強化課堂內外的有機鏈接,開創豐富而扎實的課外活動,引領學生在潤澤思想的過程中形成體驗,真正為學生的認知體驗奠基。

如六年級習作中設置了一篇主題為《學會表達愛》的訓練,要讓孩子學會將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表達出來,并將表達的過程撰寫出來。既然是向父母表達愛,就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如果坐在教室里一味地編造,學生的語言自然也就失去了本真情感,毫無質感可言。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則組織學生先將自己想要對父母說的話撰寫在紙上,并借助藝術化的編輯與修飾,制作成一張精致的卡片,然后要求學生將自己想要說的話當著父母的面朗誦出來,關注父母在聆聽時的反應。在真實場景中,學生的習作不僅僅更加翔實具體,同時也充滿了濃濃的情感意蘊,更為重要的是,扎扎實實的課外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認知體驗,潤澤了學生的思想認知。

從這一案例不難看出,借助語文學科踐行“澤生”思想就意味著必須要搭建文本的內在渠道,提升學生的認知體驗,為學生思想認知的純熟與發展奠基。

三、借環境營造,潤澤情感共鳴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不能脫離具體可感的情境,缺乏了情境的支撐和浸潤,就會使得語言學習停滯在機械而生硬的泥潭之中。為此,教師可以借助文本內容的情境,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教材內容與生活感知的鏈接上,讓學生在產生認知和情感的共鳴之后,促進“澤生”效益產生質的飛躍。

如在教學《一路花香》時,很多教師都會將揭示這篇寓言故事所蘊藏的哲理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誠然,對于一篇寓言故事來說,這種終極目標的設定無疑是精準的,但必須指出的是,最終道理的揭示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出來,只有順應寓言故事表達的文路和學生內在感知的學路,才能讓學生順其自然地感受到的故事中蘊藏的道理。為此,教師就要注重對課堂環境的渲染,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課文中破水罐因為沒有能夠完成主人的任務而失落之情,也相機感受挑水工對破水罐的點撥。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回憶生活,自己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很多孩子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紛紛羅列出自己利用原本的缺陷而做出貢獻的事例:有的學生說自己身材矮小,卻在一次足球比賽中,以靈活的動作為班級取得了進球;有的學生說自己雖然有點胖,但在拔河比賽中壓軸出場,如同定海神針一般,為班級取得了勝利……在學生的認知與文本中的人物形成共鳴之后,道理的揭示就變得順理成章。

很多時候,學生的感知與體驗絕不能靠教師的機械告知與灌輸,而需要將學生的心靈體驗與文本中人物的遭遇形成體驗上的共鳴,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心靈認知,從而達成潤澤情感,促進認知共鳴的效果。

語文教學與張謇人本思想的有機融合,就為我們積極構建“澤生”校本課程帶來了鮮明的可行性。我們就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之際,幫助學生做好相應的認知準備,以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學生的生命出發,潤澤孩子的心靈,啟迪孩子的智慧,提升孩子的素養,在優化學校教育資源的同時,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彰顯地方文化教育的底蘊。

猜你喜歡
潤澤心靈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居住建筑中裝配式鋼結構的應用經濟性分析
傾心之吻
An Interesting Class:賈潤澤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鄭潤澤作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