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90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為例

2018-12-06 00:36梁海燕孫曉梅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4期
關鍵詞:職業規劃應用型職業

梁海燕 孫曉梅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對就業的影響非常大,互聯網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但也改變了企業用人的要求,使得用人單位對人才技能需求越來越高?;ヂ摼W的發展,滋生了許多新的崗位,從而出現了一大批新的公司,就業形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大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時不僅僅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職業,還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來進行擇業?;ヂ摼W具有資源共享,超越時空,個性化,人性化等優勢。大學生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這些優勢,制定一份科學合理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

1 90后大學生成長的時代背景

90后自降生以來,就已經能夠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90年代恰是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觀念的轉變等使得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發展。90后大學生從小就接觸互聯網,受到多元化的思潮沖擊,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ヂ摼W的迅速發展也方便了他們及時獲取和學習新的知識,進一步培養了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時,90后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很強,思維較活躍、創新能力較強,往往不安于現狀,并且善于利用互聯網接受新信息,學習新知識。由于社會的巨大變革,90后接受的教育觀念和價值觀念完全不同于前幾代人,因而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也與前幾代人不同。

自“十九大”召開以來,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機遇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長,對人才質量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應用型高校,推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把教學模式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人才培養重心轉移到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90后大學生處在這個時代,就業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2 90后大學生的求職特點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是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本科層次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遼寧省教育廳,是一所能力強、水平高的應用型大學。通過對該校90后大學生調查研究,總結出該類應用型大學的學生的共性特點。

2.1 適應能力強,受挫能力弱

90后成長于互聯網發達的信息社會,見識廣,使得他們適應外界環境能力較強。90年代,中國仍舊實現計劃生育政策,致使90后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相對于前幾代人來說,他們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成長道路比較平坦,沒吃過苦,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像泄了氣的氣球,陷入苦悶、焦慮、失望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部分年輕人的心理素質偏弱,對求職中的挫折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的調節自己的心態,有的學生直接選擇放棄甚至自暴自棄,當然也有學生愿意總結經驗從頭再來,這表明部分學生群體的抗挫耐挫力比較差。

2.2 經濟壓力小,工作較挑剔

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90后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但據用人單位反映不少剛畢業的90后大學生走入職場,工作幾個月稍有不如意就辭職了。這說明:現在很多大學生對工作比較挑剔。通過調查了解,他們在尋找工作時看重的是薪酬、發展空間、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不少用人單位抱怨90后大學生工作后頻繁跳槽,這跟90后大學生的生活環境有關,因為他們平時的生活,相對前幾代人來說,要輕松得多。他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沒有經過大起大落,生活環境優越,他們經濟壓力相對來說不大。他們在選擇工作時,比較看重企業是否能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這個工作崗位是否有晉升空間。90后大學生的工作范圍也大有不同,他們的興趣愛好廣泛,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2.3 個性張揚,愛自我表現

在互聯網的開放影響下, 90后大學生追求自由平等、自主獨立、時尚,渴望新奇的東西,好奇心強。這種特點也表現在他們的求職上,喜歡張揚自我個性和表達自我的工作,而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剛好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表達空間。他們希望通過各種手段在工作中發出聲音,顯示力量,取得認可。

3 應用型高校90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高校在教學理念上主要以培養應用型大學生為主,注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的提高。此類高校主要是面向地方,服務地方;以培養應用型,專業性人才為主;它既關注學生系統、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儲備,為學生未來長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為90后大學生進入現實和未來職場就業或創業做準備的教學;它所關注的重點,在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注重產學研質量和優勢資源互補進行自我建設發展。并且90后大學生的求職特點與其他時代的大學生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應用型高校90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具有相對的特殊性。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為例,分析90后大學生在互聯網時代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3.1 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大學生正處于由學生向社會角色的過渡時期,這也意味著他們將從依賴走向獨立。90后大學生物質富足,沒有緊迫感,缺乏對將來職業的主動思考,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沒有認知。在對該校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回答“有規劃”的占被調查者的40.13%。大部分的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夠重視,對未來的職業目標不明確,這跟90后大學生的成長時代背景和特點有關,他們比較喜歡活在當下,覺得社會變化如此之快,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干什么,很是迷茫。

3.2 職業價值觀偏向“功利化”

職業定位是人們就業的前提,就業之前需要先有一個明確的職業定位,即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工作,以及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只有明確了這兩點之后才有可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調查中顯示,該校大部分學生把薪酬和社會地位作為求職首要考慮因素,而“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作為第二、第三考慮因素,只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應首先考慮社會需要。這表明當前很多90后大學生的職業定位受網絡上拜金主義,崇尚物質的價值觀影響,就業過程中更看重經濟利益的獲得,在選擇職業時沒有以實現自我價值為目標,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

3.3 高校缺乏個性化指導

目前,國家和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各高校也積極開展與大學生職業規劃課以及就業指導相關課程,但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特點,導致學生人數眾多,很多課程往往實行大班課,教師跟學生缺乏充分交流,只能進行普及型教育,沒有根據90后大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指導與全程跟蹤。

3.4 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由于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起步晚,國家也沒有出臺太多的相關政策,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考核也不是很嚴格。再有,民辦應用型高校對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的經費投入少,捉襟見肘,很多設施與方法等配套措施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影響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和規劃。

4 90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建議

應用型高校是隨著網絡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而不斷演化提升的產物。由于此類高校的教學理念不同,致使此類高校90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其他類型高校的有所不同,他們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時受到網絡發展的影響,90后大學生的求職特點跟前幾代人相比也有所不同。因此,通過分析90后大學生的求職特點和應用型高校90后大學生在互聯網時代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4.1 增強規劃意識,確立職業發展目標

在大學期間制訂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將來整個職業生涯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學生應該通過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等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以及身邊的有效資源,如通過網上學習平臺學習與職業規劃相關的知識,增強規劃意識。

只有樹立正確的目標,大學生才會有前進的方向和進步的動力。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是以深刻知曉社會為前提的。通過互聯網,大學生很方便了解行業和職業特點和需求,對它們進行深刻的洞察和把握,使自己確定的職業目標與外部社會環境相協調。只有這樣才能更科學合理的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構建自己的人生藍圖,并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

4.2 理性分析實情,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90后大學生在做職業規劃之前,一定要清楚和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大學生可以通過網上的一些人才測評,如MBTI性格測評,全面而理性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個人特質以及勝任能力等,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和主觀條件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和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一些不切實際,不符合自己興趣愛好以及自身特質的職業。

90后大學生還應該根據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來選擇職業。在深入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相關政策后,要充分認識社會的現實性,在擇業時,應該盡量拋棄急功近利的偏離正途的價值觀念,應該樹立起基層擇業,敢于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先進理念。更應該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觀念,把個人需要和自身價值實現同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起來,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職業定位。

4.3 利用互聯網資源,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網絡。所以,高校應該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服務進行創新,打造個性化指導的多元化服務形式。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工具尋找職業就業信息,發現自我價值;高校職業規劃輔導教師應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微博和手機信息等途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拓展職業輔導教師的角色新定位與工作新途徑,隨時以“一對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職業咨詢和輔導。

在就業信息服務方面,高校要重視學生的需求,提供個性化就業信息。高校應該構建自己的信息發布平臺,及時更新信息內容,推送最新內容,這些內容包括企業的人才需求、就業形勢、面試技巧、自我定位方法、職業規劃、職業測評等相關資料,讓學生可以根據信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職業規劃。高校還可以與智聯招聘等網上機構平臺合作,提供雙方的信息,實現資源匯聚、流動、共享,以此根據9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職業規劃設計。

4.4 短長期結合,充分做好未來職業規劃

4.4.1 應用型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重視第一份職業

高校應該完善自己的教育體系,認清自己的教學特點,進行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知識面是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生的依據。用人單位不僅僅考核其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考慮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特別是學習能力。因此,高校應該鼓勵大學生提前進入社會,這樣學生就能提前了解企業的業務運作,加深對專業的理解。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社會實踐,更多地了解職業,掌握職業技能,對未來職業規劃有更確定的認知。這樣有利于學生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也有利于大學生第一份職業的選擇。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利用網絡平臺關注此職業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發展趨勢,將自己的職業目標化為學習動力。應用型高校更應重視培養學生基本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興趣。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以滿足社會的需要。這樣學生才能在就業中具有一定優勢,選擇好第一份職業,為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好的開端。

4.4.2 高校要積極指導90后大學生制定中長期規劃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會競爭更激烈。應用型高校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資源,為 90后大學生的中長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幫助。

首先,高校應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可以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并頒布了相關配套政策。應該型高校應該多關注創業方面的相關政策,及時傳達給學生,并積極指導有意愿創業的學生,給他們提供理論方面的幫助。其次,現代互聯網極其發達,應用型高??梢越⑿S崖摻j平臺,給學生們之間提供更多的交流,這樣也有利于跟蹤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幫助。最后,應用型高校應該加強產學研結合,即學校與企業結合,企業參與整個人才培養,共同培養各行各業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對90后大學生的中長期規劃有很大的幫助??傊?,此類高校應該利用好一切資源,積極引導90后大學生制定中長期規劃。

4.5 完善相關設施,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國家應該出臺更多的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政策,加強對該類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考核。應用型高校本身也要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加大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投入,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與時俱進,增添先進的設備,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教學模式應該符合90后大學生的特征。

5 結語

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對于90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90后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應用型高校應該根據90后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多與行業、企業及網絡平臺等合作,個性化的指導學生制定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90后大學生應該制定適合自己的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未來的目標,以此來提升自己就業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并不斷完善自我,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猜你喜歡
職業規劃應用型職業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問題研究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