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理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

2018-12-06 00:36戴紅美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4期
關鍵詞:文明理念綠色

戴紅美

(中共長沙市委黨校,湖南 長沙 410004)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五大新發展理念,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薄拔宕笮掳l展”理念的提出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思想在發展理念上的集中體現和概括,是指導“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靈魂。其中綠色是什么?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新時代,綠色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綠色發展不僅僅體現為對生態的保護、對環境的整治,它更是一種思想、一個理念、一種生活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過“綠色發展”理念,突出綠色傳承、綠色惠民、綠色富國、綠色布局、綠色承諾的發展思路,這些綠色發展思路分別從理論來源、價值取向、目標指向、實現路徑和責任擔當等方面,表明綠色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思想的核心要義這個主題。

1 在理論來源上的綠色傳承彰顯習近平生態思想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綠色發展理念立足于中國國情,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思想、汲取中華文明豐富的生態智慧、傳承黨的歷代領導集體的綠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實現了理論來源上的綠色傳承,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思想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1)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思想。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思想指出,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蓖瑫r,人又是有意志有意識的自然存在物,以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來改造自然,但人在自然界中所從事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守自然條件和自然規律,否則,必然招致自然的懲罰。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边@種綠色發展理念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思想的精華,在深刻分析時代進步和中國國情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

(2)汲取了中華文明豐富的生態智慧。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儒家文化推崇“天地變化,圣人效之”,肯定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道家文化強調“道法自然”,主張“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鬃诱f:“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崩献诱f:“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惫苤僬f:“山林雖美,草木雖美,宮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時?!绷暯綇娬{:“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物我一體”,追求人與自然的整體和諧,為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3)繼承了黨的歷代領導集體的綠色思想。綠色發展理念凝結了幾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智慧。毛澤東說道:“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充分肯定了自然界在生產實踐中的重要地位。鄧小平提出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綠色思想,突出強調要提高科技水平,用以支持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環保事業的發展。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黨的領導集體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全面而系統的工程。胡錦濤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并將其列入黨的指導思想,十七大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綠色發展理念的正式提出作了鋪墊。習近平在繼承和發揚黨的歷代領導集體綠色發展思想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將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 在價值取向上的綠色惠民彰顯習近平生態思想增進福祉的民生情懷

十八大以來,立足于新時代的境遇,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了黨對民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優良執政品質,形成了把良好的生態環境看作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綠色惠民思路,綠色發展理念秉承著綠色惠民的基本價值取向,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思想增進福祉的民生情懷。

(1)綠色惠民思路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本性。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就是使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清新的空氣、清潔的居住環境和健康的飲食產品正是人民生活所迫切需要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本目的是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的綠色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的需要,是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為老百姓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這是老百姓最根本、最長遠的發展利益所在,是習近平生態思想的內在要求。

(2)綠色惠民思路是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的現實需要。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笔裁词侨嗣竦拿篮蒙畹男枰??隨著人們生活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既期待增收、安居、樂業的物質滿足,更期待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環境;人們不僅期待在物質需求上有殷實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在人居環境上有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園。民有所呼,黨有所應。習近平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的領袖情系群眾、關注民生的為民情懷。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資源、生態、國土安全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已經成為解決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昭示著綠色發展成為新時代的主題。

(3)綠色惠民思路體現了“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的執政智慧。習近平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物質基礎得到了極大豐富,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盼也日益顯現。生態環境關系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也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改善民生。但是,當前突出的民生問題就是生態環境惡化,環保問題搞不好就可能演變成社會政治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堅持綠色惠民的執政理念,為人民創造優美的環境,提供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和安全的食品,是我們黨新時期增進民生福祉的科學抉擇,是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價值歸旨的集中體現。

3 在目標指向上的綠色富國彰顯習近平生態思想實干興邦的實踐精神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其目標指向就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富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思想實干興邦的實踐精神。

(1)綠色富國理念突出了立足當下中國國情的問題導向。我國積累的環境問題進入高發、頻發階段。習近平指出“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里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边@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宣示了決心,更擔起了責任。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被提升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五大新發展理念的提出,“美麗”被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這是問題倒逼出來的答案,也是中國發展理念革故鼎新的縮影,這是黨科學總結了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經驗教訓,也是對人類持續發展意義的深邃思考。

(2)綠色富國理念深刻把握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客觀現實?,F實表明,高碳特征突出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習近平在深刻把握綠色發展的精髓要義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客觀現實,明確指出,未來的經濟發展既要看經濟增長指標,又要看社會發展指標,特別是人文、資源、環境指標; 不僅要為今天的發展盡力,更要對明天的發展負責,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與環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即從傳統的“黑色發展”躍遷到現代的“綠色發展”,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現實追求,以此為目標導向來有效化解當前的生態困境。因此,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積極致力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讓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奮斗目標變得更加真切而具體。

(3)綠色富國理念體現了“富國為強國之基,資源環境為富國之本”的執政智慧。生態經濟學家威克納格強調經濟增長出現了生態門檻。生態門檻表明:在自然資本約束下,不可能無限擴張經濟增長的規模。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了“富國為強國之基,資源環境為富國之本”這一綠色富國的重大命題,彰顯了我們黨準確把握新時代富國之道的科學性。推動綠色發展符合當前國際產業變革的方向,也順應了當今時代科技革命的趨勢,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從低成本投入、高環境代價的粗放式發展向創新、綠色發展雙輪驅動式發展轉變,能源資源利用從高排放、低效率向高效、綠色、安全轉變。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走綠色化工業道路的重要動力,成為推動我國走向富強國家的強力支撐。

4 在實踐路徑上的綠色布局彰顯習近平生態思想高瞻遠矚的全局思維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我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提出以系統工程思路抓生態建設,強調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了實踐路徑上的綠色布局,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思想高瞻遠矚的全局思維。

(1)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習近平指出,綠色發展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全面推動綠色發展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所謂綠色發展:一是要實現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負荷的脫鉤,即經濟增長不會引起資源環境負荷的增加;二是要使可持續性成為生產力,讓綠色、生態有利可圖,生態優勢能夠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是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構建綠色經濟體系,重點發展低碳綠色產業,建立綠色經濟發展模式,促進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走向低碳、環保和健康,在實現生態可持續的同時保障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2)以系統工程思路抓生態建設。習近平指出:“山水田林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薄碍h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睒嫿ㄉ鷳B文明體系需要具備系統工程思路。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边@是習近平生態思想的具體部署,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體系,需要堅決落實和長期貫徹。

(3)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新時代,存在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大都與機制不健全、體制不完善、法治不完備有關。在2018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边@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原則。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敝贫仁蔷V,綱舉目張。習近平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通過久久為功、馳而不息的制度建設,真正構建覆蓋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5 在責任擔當上的綠色承諾彰顯習近平生態思想寬宏博愛的全球視野

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文明傳承和可持續發展,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地球,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習近平指出:“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生態文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關乎各國共同的利益,地球安危各國有責?!痹趹獙θ驓夂蜃兣臍v次國際談判中,我國本著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視野積極發揮促進作用,對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基本國情國力相符合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主動擔當,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世界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一直以來自覺地以全球家園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視野來看待國內的生態環境建設。但在過去粗放型的發展歷程中,我國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增量位居世界前列,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對我國粗放型的發展方式不滿,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攻擊中國的借口,認為中國在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上要承擔主要責任。在國際社會的壓力面前,我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奉行有區別地承擔國際責任的原則,主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在應對全球氣候危機面前,我們國家一直都在積極作為,2013年提出“中國將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又率先提出“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這表明我國在“綠色發展”中具備了國際視野,同時也反映了中國積極主動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整個地球生態環境的擔當。習近平反復指出:“中國是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2015年11月,習近平在巴黎大會演講中真誠承諾:“ 2030年左右使CO2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敝袊跉夂蜃兓瘑栴}上正“響當當”地踐行自己的職責,以“中國承諾”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中國動力”,彰顯大國領袖風范和擔當。

猜你喜歡
文明理念綠色
綠色低碳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對不文明說“不”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