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學得又快又好?這些方法幫你做到

2018-12-07 06:07萬維鋼孔雀綠
意林繪閱讀 2018年11期
關鍵詞:學習效果大腦記憶

文/萬維鋼 圖/孔雀綠

閱讀分享:人人都想提高學習效率,想學得又快又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教導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器是什么?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事倍功半。究竟怎樣學習才是科學的呢?相信本文會給你一些有益的啟發。(特約教師:湖北省宜都市潘家灣民族中學 葉紹繼)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為啥有人學習效率那么高,有人學東西卻很慢?為什么學習最好的往往不是最用功的?到底有沒有真正科學的學習方法?還真有。

方法一:切換學習場景

過去我們認為,學習要養成固定的習慣。但實驗表明,打破習慣性的行為,嘗試切換不同的學習場景,比如切換學習地點、改變固定的學習時間,甚至去不那么安靜的環境中……反而會讓學到的東西記得更牢。

當我們記東西時,大腦并不是只記這個信息,而是會把周邊各種信息打包存儲。比如在教室學習時,教室的布置、室內的光線、當時的天氣……所有這些都會被編碼儲存。一旦遇到相同的場景,這些記憶便會浮出腦海,帶你還原當時學到的內容。同樣的知識,學習場景越多,記憶形成的不同編碼就越多,環境能給大腦的“提示”也就越多。

方法二:拉開學習的時間間隔

總學習時長相同的情況下,相比一次學完,今天學一點、明天學一點的方法更有效。一次把東西學完,就相當于一次性將信息存儲在大腦里。面對全新的內容,大腦會不知所措,既不知道如何歸類,也不知道存儲在什么地方,學習效果比較差。

如果拉開學習的時間間隔,那在每次學習時,大腦面對的都不是全新的,而是接觸過的內容,存儲更方便。而且每次學習,都會對前面學的內容進行一次提取,記憶的提取強度會大大增強。這就是我們不提倡“臨時抱佛腳”,而要經常溫習的原因。

方法三:交替學習

過去人們強調勤學苦練,“一萬個小時天才理論”,很多運動員現在還是這么訓練的。但是:這種訓練方法不好,因為它和真實場景相差太大,會讓人在真正處理問題時,不能快速調取有用的記憶而不知所措。

最好的方法是,交替練習——將不同的訓練內容打散,交替進行。這會讓大腦隨時處于應對意外的狀態,學習效果會更好。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好把新學的知識或技能,與過去學過的混在一起,邊學習邊復習。

方法四:打斷

這也和傳統觀點相悖。之前人們認為,要從事某個工作,就要高度專注,避免被外界打擾。但實驗顯示:當我們專心做事被打斷時,內心會產生一種去完成這件事的強烈渴望。在這種刺激下,大腦會竭力捕捉與之相關的信息,讓人產生新的思路。當思維枯竭時,不妨先做一些無關的事,可能會讓你產生“靈感”。

方法五:考試

大量的重復訓練,更多是提高信息的存儲強度;而考試,訓練的是信息的提取強度??荚嚨谋举|,是強迫我們的大腦,從記憶中提取學過的知識或技能。在回憶的過程中,記憶的提取強度會得到鍛煉,讓人記得更牢。像背誦、做測試題、寫閱讀心得……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

方法六:睡眠

人腦負責學習和記憶的部位,主要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簡單地說,一個是過濾器,一個是分撿器,一個是儲存器。三者相互配合,將接收的信息變成記憶。

晚上當我們休息時,大腦會對白天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存儲,從而深化學習成果??梢姳3至己玫乃叨嘀匾?。

其實——人的記憶,由存儲強度和提取強度兩個維度構成。我們想不起很多東西,不是因為遺忘,而是無法將它從大腦中提取出來。

猜你喜歡
學習效果大腦記憶
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效果評價分析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蓮心寶寶有話說
記憶中的他們
記憶翻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