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臨床護理效果及心理狀態觀察

2018-12-07 10:09朱秀文王榮燕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1期
關鍵詞:慢性心理狀態護理效果

朱秀文 王榮燕

【摘 要】

目的:觀察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臨床護理效果及心理狀態。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9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5例常規護理,研究組45例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及自我護理能力。結果:研究組SAS(17.87±6.31)分、SDS(17.96±8.53)分比對照組高,且研究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健康教育可提高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在臨治療中具有一定應用價值。

【關鍵詞】 健康教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護理效果;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047-01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發病率在我國極高,隨著病情的發展,易發展為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影響著患者身體及心理健康[1]。因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不足,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治療[2]。本次針對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臨床護理效果及心理狀態展開觀察,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所選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無嚴重心肺功能性疾病和并發癥,無大手術史,無精神病史。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38-78歲,平均(56.67±6.74)歲,病程3-9年,平均(4.25±1.55)年;研究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37-74歲,平均(54.41±6.36)歲,病程3-8年,平均(4.39±1.4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基線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用藥指導、環境護理、日常護理、配合醫師工作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健康教育,(1)相關疾病知識的宣講,依據患者年齡、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的特點,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宣教;(2)定期開展教育知識講座,強化健康知識、進行集體教育、專家講座、病友交流及專家咨詢等; (3)進行飲食護理,行少食多餐,以清淡、低糖、易吸收、易消化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堅硬、煎炸食物,肝硬化者禁酒,睡眠充足。(4)指導患者適當鍛煉,如:散步、做操、太極拳等,促進血液的循環,快速恢復肝功能;(5)護理人員與患者密切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及心理活動,并進行意見交流及心理指導,幫助患者調整好心態,正確看待疾病,包袱不能過重;(6)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肝功能無明顯癥狀者,可服用中藥及中成藥,中藥如:桃仁、冬蟲夏草、丹參、茯苓、當歸等,中成藥有:復方丹參片、鱉甲煎丸等;(7)對患者進行周期回訪,患者出院半月后進行電話回訪,調查患者對該疾病了解程度,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態,并提出相應意見。

1.3 判斷指標與評價標準 運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SAS)對兩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滿分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狀況越差。比較兩組患者我管理能力,采用本院自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調查表,對兩組每日心情緩解、準時服藥、飲食控制、運動調節、按時復制例數進行統計記錄,比較月底平均值。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均數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t組內檢查,百分比(%)表計數資料,x2行計數,P<0.05差異具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不良情緒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護理后,研究組比對照組得分低(P<0.05)

2.2 比較兩組自我管理能力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研究組心情緩解、準時服藥、飲食控制、運動調節、按時復診例數均比對照組多(P<0.05)

3 討論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種長久性的高危病癥,也是慢性乙肝主要誘因[3]。由于患者對肝炎了解不夠全面或片面,容易導致疾病的治療中產生心理問題,影響治療預后和效果[4]。運用專業科學的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相配合,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認知,避免放大疾病危害和后果。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心理狀況評分比對照組低,且研究組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比對照組多,表明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紤]其原因可能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治療中加以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影響[5]。有資料顯示,臨床中多數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因對疾病不夠了解而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運用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對疾病的態度有所改善,從而樹立信心與勇氣[6]。因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的患者對該疾病的理解能力不同,護理人員針對不同患者針對性進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疑問得到解答,有利于加深患者對疾病認識;認真傾聽、解答患者疑問,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其心理狀態,積極樂觀的引導患者看待疾病、面對疾病,加以安慰、鼓勵,講解成功案例,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增強其信心;對患者飲食、藥物、運動及日常生活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對疾病認知,增強配合度[7-8]。受樣本案例、時間等因素影響,本次研究未研究健康教育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待臨床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運用在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可有效改善其臨床效果,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徐雅蘭.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2):106-107.

[2] 許川月,謝少花,李少蓮.強化健康教育對慢性乙肝患者認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7):158-159.

[3] 黃曉文.健康信念模式對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2):156-157.

[4] 趙丹.綜合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包頭醫學,2017,41(01):49-51.

[5] 張翠翠,楊文文,莊旭華.PDCA循環法在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11):154-156.

[6] 沙莉,許勤,華琳,等.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團體效能輔導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0):877-880.

[7] 朱麗娟.社區健康教育對慢性乙肝患者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0):107-108.

[8] 王淑平,劉蘭,張會芳.規范化健康教育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2):1690-1691.

猜你喜歡
慢性心理狀態護理效果
中醫治療婦科慢性宮頸炎陰道炎臨床療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醫運動養生的現況分析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