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

2018-12-07 10:09布海力且木依達也提衣帕爾古力阿布拉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1期
關鍵詞:不良反應安全性

布海力且木?依達也提 衣帕爾古力?阿布拉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醫院收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6),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尿激酶(150萬U/d)+低分子肝素(10000U/d)治療,比較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80.85%)(X2=4.883,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7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26%),組間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X2=0.202,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心;不良反應;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184-02

臨床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現為持久性決裂胸痛癥狀,患者經硝酸酯類藥物治療或休息后可適當患者癥狀,大多數患者伴發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心肌梗死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年均新增病例已突破50萬人次,現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課題之一[2]。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治療方案,本文以我院近2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預后,探討更加高效的護理模式,本文就重癥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展開了下述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心血管內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采用選抽簽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46)和對照組(n=47)。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67.35±3.49)歲。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22~80,平均年齡(67.58±3.65)歲。納入標準:①經臨床檢驗和心電圖檢測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中的診斷標準;②發病時間<3h。排除標準:①神經性疾??;②感染??;③精神??;④藥物過敏;⑤合并肝、腎、肺嚴重功能障礙。上述數據組間對比均保持同質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呼倫貝爾康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5020766)300mg,口服,1次/d;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法國 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注冊證號BH20080268)300mg,口服,1次/d。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患者注射用尿激酶(哈高科白天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12)150萬U,配以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注射速度90ml/h,1次/d;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液(愛德藥業(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825)5000U,連用7d,2次/d。兩組療程均為7d。

1.3 觀察指標 (1)根據《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評價療效:①顯效:心電圖檢測顯示T波自平坦變成直立>50%,ST段大于0.15mV,無其他體征檢及癥狀;②有效:患者臨床體征及癥狀有所緩解,病情發作頻率降低,ST-T段好轉;③無效:患者體征及癥狀無變化或病情存在惡化趨勢,有效率=(①+②)/治療病例數×100%[2]。(2)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處理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數據,以X2治療效果等計數資料(%、n),P小于0.05,顯示有差異。

2 結果

2.1 預后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44例,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總有效38例,有效率為80.85%,組間數據對比,X2=4.883,P=0.027,詳情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4例,發生率8.70%,對照組發生2例,發生率4.26%,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X2=0.202,P=0.653,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發所致,導致機體供氧、供血受到嚴重影響,極易造成心肌細胞壞死,常規的利尿、強心等治療方法盡管能夠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無法清除血運系統內的各種斑塊,影像預后效果[2]。相關報道顯示,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療,能夠有效溶解纖維蛋白,實現纖溶酶裂解效果,達到溶解血栓、促進血運的治療目的,預后效果顯著[3]。有學者對1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研究后發現,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治療的有效率達到了94.6%,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的78.2%,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頻次,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治療安全性良好[4]。與上述分析一致,經本文研究可知,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65%與對照組的80.85%相比較顯然更具優勢,表明觀察組采用的治療方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數據對比均低于10%,表明兩組采用的治療方案均可有效防控黑便、心律失常、血便等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在血管內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應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方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不適癥,促進患者恢復,安全性良好,因此具有重要的應用與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莉, 趙京濤, 高鐵山,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臟破裂臨床分析[J]. 臨床軍醫雜志, 2017, 45(6):589-592.

[2] 楊躍進, 喬樹賓, 黃沛森,等.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研究方案[J]. 基礎醫學與臨床, 2017, 37(3):291-295.

[3] 童雨田, 王懷新, 胡奉環,等. 急性心肌梗死優化介入再灌注治療的臨床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17, 23(2):294-297.

[4] 張學軍. 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規范治療的臨床研究[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5):92-92.

猜你喜歡
不良反應安全性
米氮平治療老年失眠伴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Imagination發布可實現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