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的歸隱與積極

2018-12-15 05:09唐熙媚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歸隱積極陶淵明

唐熙媚

摘要:陶淵明的歸隱無疑是積極的。他將樸素的欣悅通過樸素的語言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心里想著桃花源,卻知足于每一天。他害怕生老病死,卻最終曠達淡然。他亦官亦隱,卻是源于強烈的家庭責任感。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的意義。

關鍵詞:陶淵明;歸隱;積極;人生

關于五柳先生的歸隱總能引起眾人的爭論。有人說,這是他無力改變現實后的逃避。也有人說,這是追求內心渴望的壯舉。

與我而言,陶淵明的歸隱無疑是他找到人生真諦的積極之舉。

心之所向,即為積極。

陶淵明無疑是向往田園的。那么他的歸隱也就應解釋為沖破重重阻礙追求內心所求的積極之舉?,F實于他不過是“久在樊籠里”,只有回到田園才“復得返自然”。他是自然的孩子,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貧w自然為何?且看《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我們可以輕松地看出陶淵明對田園的喜愛。中國萬代辭官者,數以萬計,唯有陶淵明將樸素的欣悅,通過樸素的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

人的覺醒提高到了一個遠遠超過同代人的高度,提到尋求一種更深沉的人生態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從而,自然景色在他筆下,不再是作為推理思辨或提供觀察的對峙物,而成為詩人生活興趣的一部分。

有人認為他消極,是因為他遇到了困難便放棄了本職工作,消極避世。但我認為,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量化每一個官員,不能認為工作到深夜才是好官。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存在,是具有特殊性的,他們對于人生的追求是不同的。既然追求個人自身的夢想是積極的,那么陶淵明為了追求心中的熱愛選擇歸隱就是積極的。

心態積極,縱使幻想。

先讓我們來看看“陶氏”烏托邦: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很多人說,《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無力改變現實后,寄情于幻想,是消極避世的態度。但我認為,這是不完善的。首先,當我對現實無能為力時,還不能幻想了嗎?在思考,在想象,說明我還在努力,努力盡自己之力做些什么,是積極地找目標,想對策,直面問題。怎么能說是消極呢?其次,我們都知道陶淵明這個人是不喜為官,也不擅長為官的,那么他也真的改變不了什么。但他卻拿起了他最擅長的筆,記錄下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期待。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爭取,這難道不是積極嗎?

他的心態積極,積極豁達到給自己寫挽詩。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死去的人不能再說話了,他的身體托付山川大地。山岳在,人也在……“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逼鋵嵦諟Y明也和常人一樣也是害怕死亡的。但最終達到向死而生的境界,領悟了當下的意義。這是怎樣的大徹大悟,平淡豁達。豈是整天對死亡喋喋不休,擔驚受怕,消極悲觀之人能發出的?

亦官亦隱,陶淵明的積極人生。

我一直認為陶淵明的亦官亦隱正是他的可愛之處。他的家庭責任感,由此可見。他不指望能重現祖先的榮光,卻想方設法讓家人維持小康生活的局面。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已經輾轉乞討了,一個又羞又怯的中年男人敲開一扇扇朱門,討回來的粗食分給無雙小手。他的五個兒子都活下來了,他做父親是稱職的。他心中想著一個世界,歸隱田園。而現實卻給了他另一個世界,物質匱乏。在兩個世界的矛盾斗爭中,他得到了一個更新更好的世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說,陶淵明隱在鄉下,而心系名利場。這是胡說。魏晉隱士,確實不乏借“隱”揚名,從山林躍入官場之輩。正如大師朱熹說:“宋晉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授權納貨。但問題是:陶淵明根本就不是什么隱士。

他為夫為父,他奔走官場,他躬耕田地,他愛酒愛美女,他體驗疾病與死亡,他巴望兒子有出息……世俗的東西他樣樣不缺,他不煉丹,不辟谷,不學長生術,反對當神仙,憑什么說他是隱士?隱士的帽子發給他,他也接過去,隨手一擱,不知放哪去了。

那么,連蘇東坡都盛贊的“淵明吾師”究竟能帶給我們什么呢?人的一生應當怎樣渡過?我,一個即將走出父母蔭蔽的高中生,像我的同齡人一樣迷茫而熱切,興奮地想要尋找自己的價值。我想,陶淵明帶給我的是豐富而簡單的四個字:熱愛生活。

人的一生應當怎樣渡過?當他回首往昔,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他愛過,恨過,驕傲過,絕望過。他向往詩和遠方,也享受當下的奮斗。當他雙鬢斑白時能從容睿智地說:“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p>

所謂陶潛,充滿勞績,但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

所謂英雄,不過是看破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劉小川.品中國文人.2[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2]劉銀昌.退避——作為對存在的守護——談陶淵明的歸隱與人生領悟[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0 (03).

猜你喜歡
歸隱積極陶淵明
天宮院
陶淵明失敗了
貧而無諂的陶淵明
淺談中國古代文人的歸隱之路
高中物理教學方式探述
淺談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論“持之以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