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及高中教育重心的調整

2018-12-24 10:04趙先進
贏未來 2018年16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普通高中

趙先進

摘要:自從新高考制度提出以來,對我國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考制度的完善對以往“應試教育”的弊端有諸多好處,也非常有利于素質教育的落實。但是,現階段我國高中教育仍然以傳統的教育模式為主,學生習慣于聽取老師的建議,這在一定程度上同高考招生制度相悖。因此,研究高考招生制度下的高中教育重心轉換不僅有學術意義,而且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據此,本文在簡要介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課堂的新訴求與特征的基礎上,重點對高中課堂教育提出了建議,希望對高中教育重心轉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考招生制度;普通高中;有效課堂教學;教育重心

一、前言

我國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復以來就一直毀譽參半。一方面,高考確實為社會經濟發展選拔出了大所數人才,但是學生命運讓高考“一鍵式”決定仍舊頗受詬??;另一方面,高考作為高校選拔人才的主要參考標準,在教育公平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確實掣肘頗多。2014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決定,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一年多考等政策紛紛推出。但是受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教師“為考而教”、學生“未考而學”的現象仍舊層出不窮。高考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各普通高中必須正視高考改革,積極響應政策的新訴求,重新定義教育的重點,審視課堂。到底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學是普通高中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不單影響著我國素質及哦啊與改革的實施,更同我國教育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

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課堂的特征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對高中課堂也出現了新的訴求。例如,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高考改革后加入了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分等,彌補了傳統教學目標的缺失。為此,課堂教學目標的創建應該包含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還要包含實踐技能的學習以及學習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建立。招生制度的改革重點同樣放在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上,要求普通高中轉變傳統的師生從屬關系,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重點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提出了要求;其中,之處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重點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塑造。對于教學內容來說,普通高中應該下降學科課程所占的比重,添加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揮的活動課程,重視知識和技能的雙向發展以及由此產生的綜合類課程,進而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建議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首先,教師要豐富和重新定義普通高中課堂教學目標。由于應試教育的應縣個,到多數教師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有所偏頗,這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對此,學校需要引導教師自學,及時跟進國家政策,促進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正確認識以及與時俱進;其次,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增加學生參與的比重,定向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挖掘教學目標的真正內涵。故而,筆者建議:

首先,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原則,將目標設定內容分為三個階段: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踐提升階段。分析階段要根據教學標準和學生需求分析教學的重點和教學內容,全面分析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影響因素;設計階段要保證教學的整體連貫,達到學生自主、多方位學習的目的,注重教學設計的新穎感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教學目標內容選擇的實踐提升階段應注重目標的情境性原則,在教學目標內容的實踐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方式修改與調整。

(二)課堂教學內容選擇

課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對有效課堂教學具有直接影響。根據考試招生制度的變化,課堂教學內容應該從學生需要、學科知識需要及社會發展需要這三方面安排。首先,對學生生活當作教學內容的來源,因為這部分不僅是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引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對于一些抽象內容,生活化的解釋還可以幫助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因此不論是哪類教學內容,都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其次,學科需要要求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注意整體和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聯系緊密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知識掌握必然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最后,教學內容應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社會和諧發展需要每個公民建立良好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因此教學內容應加大對學生這些方面發展的關注。

(三)課堂教學實施

教學過程是課堂的主體過程。在該過程中,教師將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認識過程同人類一般認識過程的統一,這就注定了教學是個一般性和個性化的統一過程。因此,就要建立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以人為本”的師生關系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學進程。當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學科知識雖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是所有,不同學科之間的協調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同樣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目的。

基于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使用不同對教學方法加快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度,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價值,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提升自己對教學方法的掌控能力,從而使不同教學方法對不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

(四)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即是對教學目標達成程度的評價,又是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因此在設計教學評價時應該采用多種類型的教學評價機制?,F階段大多數學校都采用自我評價的方式,而對其他方面的發展產生忽視。故而建立科學合理的他評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他評包括教室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評價等,從不同的視角分析教學成果,這樣不僅可以彌補傳統試卷考試無法評測的內容,還能全方位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果,促進有效教學課堂的實現。

四、結語

在考試招生制度改變的前提下,如何通過教育重心的轉變提升教學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仍需要專家以及一線教師深入學生,調查了解研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對中學的新訴求,進而系統化的研究相應的保證策略,并不斷通過實踐進行驗證,為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獻策出力。

參考文獻:

[1] 郭昕, 朱春暉. 從教育公平視角探討我國的高考制度改革[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2).

[2] 翟羽, 樊宏孝, 黃繼東,等.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及評價維度的重構[J].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 2016(4).

[3] 趙巖英, 劉茂祥. 素質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外延淺析[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03 (4)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教學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困境與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物理知識在“雅致”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淺析構建有效課堂
普通高中校本選修課程的開發管理與實施
有效課堂教學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師角色定位探究
初中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定位與有效課堂教學個案分析
淺議新課標下創建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擇校生
普通高中開設醫學健康教育課程的必要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