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出好戲》看人類社會歷史進程

2018-12-26 12:33林雨鋈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林雨鋈

摘 要:此片與其說是一部災難片,不如說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一次全面回顧,在故事的每一發展階段,眾人都面對人性與獸性的取舍問題,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矛盾。該片用寓言的形式,展現了在脫離既定社會倫理道德的另一天地,眾生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推進與反思。

關鍵詞:社會歷史;社會存在;社會意識

由黃渤導演,黃渤、王寶強、張藝興主演的這部電影,于2018年8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借一次公司團建出游遭遇海難為突破口,講述了眾人流亡于荒島之上,為了生存與希望,在生理需求與精神匱乏中做出的一系列掙扎與抉擇的故事。

一、人類社會進程發展階段的縮影

故事的主角馬進是個社會底層的草根,仰慕的女神從未注意過他,不僅一事無成還欠下一身債務,在團建途中他發現自己中了六千萬彩票,狂喜之際,一場海難擊碎了他的希望。至一原生態的荒島上,階級、制度、等級、身份、貧富通通重新歸零,老總不再是富人,保安不再被使喚,眾人發現求援無望之時,一切重新洗牌,眾人進入了人類社會的第一階段——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是人類從猿類分化出來之后所建立的第一個共同體,在眾人經過擺求救信號、嘗試搜索網絡、試圖修船皆失敗后,大家清醒地意識到,短期內無法逃離荒島,當務之急變成了生存下去。原始社會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別、年齡實行的自然分工,產品歸全體成員共同占有,實行平均分配。這時候,曾經當過兵,野外求生技能較強的導游小王成了首領,簡稱王。公司的保安因為身強力壯,成為王的副手。原本高高在上的張總和余總一夜之間變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廢物,接下來的生存模式沿襲了原始社會的生活特點——洞居、群居、女性采集、男性漁業,產品平均分配。開始大家推薦小王為王只因他在部隊的所學能解決溫飽,可小王變成王以后,很快,產品有所剩余,平均主義開始演變為等級制度的社會,小王成為了酋長,他有熊皮為座椅,有保安為侍從,還有美人相伴。眾人開始經歷酋長專制集權的生活,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隱忍了幾十天的張總,終于找到了反抗的最佳時期。

張總在多天的秘密的巡查之后發現了島上一艘廢棄的客船,上面有人類社會的一切供給,甚至有高檔洋酒和雪茄,這些在本來的社會中就很難找尋的各種奢侈品,在島上更是顯得彌足珍貴。張總通過自己的游說,分化了眾人追隨的這個原始部落,大家紛紛表示愿意跟隨第二次做了富人的張總,他提出了游戲規則——以食物換取撲克牌,用撲克牌點數積分換取船上的物資。這樣一來,眾人直接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

一心想回到現實世界的馬進在屢次嘗試離開卻以失敗而告終后,終于接受了兌換六千萬大獎的希望已然破滅的現實,開始重新振作。小興是修車出身,且是個IT男,在他的研究下,他改裝了一個發電機,因此,馬進和小興帶眾人步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代——有電能源、信息技術的時代。大家天天忙于果腹,已有三個月沒有過精神生活了,所以當他們看到夜晚的那束燈光,當他們聽到久違的舞曲聲的時候,當他們領回自己的手機看到之前家人發給自己的那些曾經無比厭煩的“記得按時吃飯”的微信的時候,大家的心理防線全面崩潰。馬進和小興憑借知識和技術,改寫自己在荒島上的命運,一舉成為領袖。

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矛盾

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其他關系都受其制約。電影的故事發展主線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發展為進程的,通過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科學技術的變化從而推動不同社會形態的演變。除此之外,人類進化至今,絕不僅僅是吃飽穿暖就能滿足的。在故事發展的不同形態,都有另一根副線貫穿其中,即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矛盾。

社會存在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其核心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在片中物質生活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的進階發展,雖然這是個人類發展進程的縮影,但是這批人類,畢竟不是從原始社會中一步步進化而來的,他們來自于現代的21世紀,因此在物質生活之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廣義的社會意識指社會的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狹義的則專指關于社會關系的意識,即意識形態。就主角馬進來講,他的“女神情結”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一個重要主題。馬進一方面認定自己的女神姍姍清新脫俗,純潔無瑕,另一方面他又只有用最世俗的成功——變得有錢,來證明自己是能夠配得上姍姍的。馬進第一次掙扎的重心放在脫離荒島上,因為知曉自己中了六千萬,這六千萬對于他而言是人生全部的希望,也是對過去草根生活改寫的唯一機會。以前憎恨現實社會、厭惡貧富差距的他忽然變得如此迫切地希望回去,當他竭盡全力發現無法離開荒島回到本來的社會之后,他開始思考如何在荒島上成為領袖。

事實證明馬進是優秀的,是他帶領大家從愚昧中走出來,他告訴眾人我們是新世紀的人類,除了填飽肚子,我們還需要精神慰藉。當他沉浸在獲取了女神芳心的甜蜜中時,上帝再一次戲弄了馬進,他與小興小王三人,發現了救援的船只。接下來,上演了一場“權力決定話語”的鬧劇,馬進和小興告訴大家,小王因思鄉成疾,瘋了。

為了阻止自己被打回原形,馬進和小興寧可所有人陪葬。然而歷史的進步發展絕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最終大家還是得到了救援,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所幸他的夢沒有丟失,女神還是選擇了他,在這場選擇溫飽還是拒絕降低生活品質的戰斗中,馬進找到了那個支點,用電和光救贖眾人的同時,守住了自己的良知。

《人民日報》對該片的評價是:知難而上,值得琢磨,令人飆淚,精彩。影片絕不是對人類歷史的機械簡寫和重播,它以海難為切入點,選擇純凈的荒島作為生活背景,用小人物視角,在歌頌人類迎難而上的同時,抒寫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純粹的人物形象。影片告訴我們,人活著,絕不僅僅是活著,即便是被世界拋棄和遺忘,我們也還有存在的必要,進步和發展的需要,守住心靈凈土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版本.

[3]王運熙.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