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引領全區公共文化事業發展

2018-12-26 12:33魏國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群藝館烏蘭牧騎文化館

魏國清

2017年9月,《內蒙古公共文化快訊》登載消息:“為適應我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群眾文化機構職能作用,提升群眾文化機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內蒙古自治區群眾藝術館申請更名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此申請近日已由內蒙古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研究通過?!?/p>

這是內蒙古文化館發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更名后的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更好地為公共文化事業服務。

一、不忘歷史,牢記使命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立即改造并新建了一批人民文化館,面向民眾,開展時事教育、政策宣傳、識字掃盲、科學普及等活動,為新中國建設勇立新功??梢娢幕^成立之初就承擔起了以文化人的責任,所以此次更名是歷史的回歸,是使命的重新界定,更是敢于擔當的體現。

1957年,為解決邊疆牧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難題,內蒙古群藝館館長于春齋等人應邀參加了內蒙古文化局召開的座談會,根據自治區牧民分散、流動的特點,提出了建立烏蘭牧騎,為牧民提供多樣化文化服務的方案。內蒙古文化局根據這個方案,將試點選擇在蘇尼特右旗,我館的達瓦敖斯爾、劉英男同志為試點小組組長,于春齋、圖布新、張敏先后參加試點工作,為烏蘭牧騎的創建嘔心瀝血。直至烏蘭牧騎成為專業文藝團體之前,內蒙古群藝館一直承擔著其培訓、輔導工作??梢哉f,烏蘭牧騎——這面全國文藝戰線的紅旗,孕育于內蒙古群眾藝術館。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中指出:“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弊鳛闉跆m牧騎的孵化者,對此更有深刻體會:要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堅守職責,繼續前行;要以人民為中心,用感情表達群眾心聲;要以生活為源泉,用文藝引領時代風尚。

二、抓住機遇,開拓創新

2011年,在《中共中央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把文化館排在了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之首;2017年《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進一步確定了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定位和作用,為文化館工作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館領導班子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召集全區文化館(群藝館)館長共商發展大計,創建全區文化館(群藝館)聯盟,共謀事業發展、共促隊伍建設、共創服務品牌、共享文化資源,旨在將內蒙古文化館事業引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并為此努力前行。

一是通過陣地服務創新,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在給群眾提供場地服務開展活動的同時,舉辦專業講座4次、面向普通群眾的各類專業培訓班20期;舉辦美術、攝影、圖片展7期;館內16個團隊參加各類演出、比賽100余場(次),獲獎20余項,次年陽光合唱團又在第十六屆“永遠的輝煌”全國中老年合唱節上獲得了金獎,這些為文化館老年文化藝術大學入選首批文化部規范化建設試點奠定了基礎。2013年接待參觀、活動的群眾約10萬人(次),此后持續攀升,以此為引領,全區各地文化館陣地培訓如火如荼,其中赤峰市群藝館在2016年免費開放培訓達7萬多人次,2017年免費開放培訓人次達15萬人次,2018年報名預計免費開放培訓班共開辦25個門類131個培訓班,將培訓27萬余人次。

二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動,推進群眾文藝繁榮發展。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館舉辦的西部民歌會、全區中老年合唱藝術節、全區原創民族廣場舞大賽及全區美術書法攝影展等大型品牌活動,均獲得良好社會效益。其中我館連續三屆主辦、承辦的“魅力烏拉特”西部民歌會,入選“2017全國文化館(站)優秀群眾文化品牌”。全區合唱藝術節中,2支優秀團隊被推薦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永遠的輝煌”第十九屆中國老年合唱節中,其中1支被評為“最受歡迎合唱團”。

三、區域聯動,引領未來

一是加強理論調研,推動公共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我館于2017年9月策劃籌辦的八省區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論壇,有來自八省區市群藝館、文化館的負責人和調研部主任等100余人參加,為建設現代文化館建言獻策。二是深化“聯盟+基地”發展方式,發揮引領作用,創造示范效應。實現片區聯動、上下聯動,助推全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新飛躍。三是全面啟動覆蓋全區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數字文化館暨內蒙古文化云建設項目。制定全區數字文化館建設標準,搭建全區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四是實施“百館千站”人才培訓計劃,對全區各級群眾文化機構5000多名專業干部、6000多支業余文藝團隊業務骨干的輔導培訓分批次培訓。五是成立文化志愿者總隊,發揮志愿者作用,彌補專業技術人員不足,更好地為公共文化事業服務。六是繼續舉辦品牌性群眾文化活動,籌辦全區農牧民文藝匯演,以繁榮公共文化事業。七是加快推進自治區文化館新館建設。為有效改變首府地區乃至自治區綜合性群眾文化活動場所缺乏現狀,提高自治區公共文化設施整體實力和服務能力,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建設自治區文化館新館,新館落成后,預計年接待觀眾將達200萬人次,陣地服務將會更加活躍。八是深化改革,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管理和運行。在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中,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的獲得感。

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為準繩,以“全民藝術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為主體職能,以“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為總體目標,以群眾文化需求為核心,以“均等共享、優質高效、參與便利”為原則,引領全區公共文化事業發展。

猜你喜歡
群藝館烏蘭牧騎文化館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章堰文化館
大愛有光
淺談新時代下群藝館服務與管理中的幾點思考
民俗文化藝術館設計
提升基層群藝館群眾美術活動水平的思考
烏蘭牧騎進校園
瑪奈烏蘭牧騎
光榮的烏蘭牧騎
中建七局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南陽·三館一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