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要在初中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2018-12-26 12:33張莉婭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活動課堂氛圍重要意義

張莉婭

摘 要:中國歷經長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師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語文教育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本文通過分析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聯系生活激發學生興趣以及結合故事背景理解古詩文兩種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古詩文教學當中,以便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為深厚的理解。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重要意義;課堂氛圍;校園文化活動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作為傳播與記載的載體,古詩文就是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重要窗口。在新課標的進一步改革與深化中,語文學科課標明確要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還要讓學生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與智慧。因此將古詩文教學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傳播與弘揚傳統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人們在日常的勞動和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升華,是社會習俗和民族精神的結合,也是民族心理的表現方式。

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代表了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也與當今的文化相契合,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與現代尊老愛幼的精神文明風尚一致,也能通過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形式體現。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中國的傳統文化蘊含在文字和語言之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九九重陽登高思鄉之情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完滿和雋永都在古代詩歌中體現出來,而現代作品中也有不少是表現傳統文化的。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卻鮮見教師刻意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這使得語文教學成為單純的知識性教學,沒有擔負起文化教育的責任。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認為當今是網絡時代、多元時代,不僅學生就連教師也對傳統文化漸漸淡漠了,但是傳統文化維系著民族的血脈,學習傳統文化是學生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徑,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責任。面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現狀,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語文學科本身就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是蘊含著時代文化烙印的最外在最鮮明的體現。因此,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儲滿了文化的精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氛圍,力求語文課多點文化氣息,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芬芳與魅力。

1.創設文化課堂的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創設空間情境,如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學校的墻廊和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學生自創作品,以此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與興趣,讓學生沐浴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再如,通過運用音樂手段,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播放恰當的音樂作品,烘托漢語語言文字的美等。教師精心預設,可以極大地渲染課堂文化的濃郁氛圍,讓學生置身其中,享受文化的熏陶。

2.探索文化課堂的模式。

語文課文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里行間都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美,重在誦讀。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真情誦讀課文,理解文章中潛在的意蘊,讓學生透過文字的表層,穿越千年的情感,滋潤自己的心田。

廣大語文教師只有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挖掘體驗課文中具有文化氣息的內容,才能讓祖國五千年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畫卷,透過一堂堂生動的語文課,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沉浸在文化氣息的潤澤中。

三、多組織校園文化活動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語文教材出現的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為了進一步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以求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此,我們可以充分運用語文綜合活動,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專題,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從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七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其目標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文學、戲曲、表演等內容,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我們努力指導學生在戲曲文化上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如搜集地方劇種、著名表演大師、劇作家等。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一方面培養搜集、篩選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探究名人成才奧秘的精神。這樣也就自然兼顧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同時,我們還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滲透傳統文化觀念。央視欄目“我們的節日”每逢佳節都會舉辦詩文朗誦會。在其帶領下,隨之而來的詩文朗誦潮日漸升溫。在這一浪潮的推動下,學校也可以開設詩文誦讀班,讓學生積極地誦讀古典文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同時,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詩詞朗誦比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繁衍生息的精神命脈所在,也是歷經千年的中華文明不朽的支撐。發揚傳統文化,繼承先賢精神,是當代學校教育應關注的重點。而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我們語文教師應積極思考、勇于開拓,總結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實現教育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廖曉云.試析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5(3):26-26.

[2]段澤運.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學語文,2016(3):29-31.

[3]王強.關于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3(6):4-6.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活動課堂氛圍重要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結合探析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公路橋梁加固設計及其施工建議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