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措施

2018-12-26 12:33吳坤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提高措施方式方法教學質量

吳坤杰

摘 要: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在小學、初中基礎之上一個較大的跨越,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具有很高的水準要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閱讀文言文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措施;方式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很多學生有厭學情緒,從小學到中學、大學都存在,感覺學習起來很枯燥乏味,尤其是需要記憶、背誦、理解時。這是由于學生的認知規律與理論講解之間存在距離,讓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不好,教學質量不明顯,因此,”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講到尾”的教學現象需要改革,要注入新的教學元素,提高教學質量。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符合認知規律,可有效與語文學科整合,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網絡的信息資源和人機互動優勢,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大量的教學信息,補充課外資料,進行適當的改編,以適合自己的教學為準繩,去豐富自己的教學情境。另一方面學生自主進行網上學習,減少了對教師的依賴性。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練習,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從而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打好語文基礎

語文基礎知識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的學習中部分學生過于看重文言文閱讀答題正確率、閱讀理解解題能力以及語文寫作表達能力而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忽視語文文本的學習,無法認識到課文中的基礎知識對其進行學習遷移的重要作用,因此,對于課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不用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過分看重,認為成績高的同學語文學習能力強,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因此,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放松對學生此方面的要求,導致學生語文知識功底不牢固。新課程對語文能力的考查不僅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還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遷移運用能力,可以說,基礎知識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基礎和關鍵,是學生在考試題解答中進行知識遷移運用的前提條件,沒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儲備,學生無法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語文素養,無法提高語文答題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

三、明確學生的主體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解、闡述、提問等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沒有自主思索的機會,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缺乏自主性。新課標理念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要減少繁瑣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方式就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有目的、抓時機、講策略、講效果、重實效。小組的組織形式不一定由教師指定,應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合作伙伴,也可以按問題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宜過多。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最好是學生有需求、有期待時,或是教材的重點處、難點處,或是容易引發爭議的地方,千萬不可事事都用小組合作形式。在用小組合作形式時要給足學生時間,沒有足夠的時間討論交流,小組合作就會流于形式。小組討論目標要清楚,分工要明確,人人參與,全程參與。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討論,及時指導。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自然學起來就會有勁頭、充滿激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就上去了。有了學習興趣和激情,學生的求知欲也會被大大地激發出來,那么學生的學習具有了自主性,學生也就會愿意學習。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首先,加強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親切。說話是一門藝術,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總會發現有些人說話特別優雅、幽默、風趣,這和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有關。比如有些學生希望以后能當一個作家,作家就需要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豐富的情感,歸根結底就是需要學好語文,為以后的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其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的導入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老師可以以一個小故事的方式,或是提出一個疑問,抑或是通過多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等諸多方式來導入??傊?,導入的方式要新穎,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最后,老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上課方式靈活多變,講話風趣幽默的老師都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學生就會很容易親近這樣的老師,自然也會喜歡他們所教授的科目。這就需要老師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其他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一個有魅力的老師,學生會更容易喜歡他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老師要積極探索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任務教學方法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經過實踐證明,任務教學法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任務教學法就是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給學生科學、合理的布置某些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這些學習任務進行學習,如此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莫泊桑的《項鏈》這一篇課文的時候,相較于其他語文文章而言,它是一篇比較長的短篇小說,學生可能就會對此文章產生懶于閱讀的心理,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此種情況對學生設置學習任務,比如,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針對《項鏈》的內容梗概或藝術寫作手法等進行了解;或者讓學生帶著“讀完后還要分享心得體會”的學習任務進行閱讀。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針對此文章進行積極的閱讀并尋找答案。高中語文教師采用這種任務教學法,不僅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發展,同時大大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張希平.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改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

猜你喜歡
提高措施方式方法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中速磨煤機磨損加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的方式探究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