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意識”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018-12-26 12:33宋金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法問題意識高中語文

宋金蓉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滿堂灌、師生互動性不強等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我國教育改革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問題式教學法作為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備受教育工作者青睞。要將問題式教學法高效地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設置情境,并選擇恰當的提問時機。

關鍵詞: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法;問題;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將問題式教學法引入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立足于教材,針對教材內容,提出具有啟發性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

一、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中學校中,語文教學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激情飛揚地講解,學生毫無反應地聽取,整個教學氛圍沉重和壓抑。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是整個語文教學課堂的掌控者,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與接受知識。在這種滿堂灌的講授方式下,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就更別提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極低。

2.師生互動性不強,教師很少提出問題。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語文成績,教師更加注重對重點知識點以及答題技巧的講授,很少根據教材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自主尋找正確答案,甚至有很多教師認為在語文課上提問很浪費時間,會耽誤教學任務,所以不愿意實施這種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淪為學習的機器,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

二、“問題意識”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教學。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課開始時,以問題的形式導入課堂,既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又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高中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蘭亭集序》、《項脊軒志》、《滕王閣序》、《阿房宮賦》、《世界最美的墳墓》、《斷臂的維納斯》等等,對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進行咀嚼鑒賞,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圍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傳統的教學,只能在局部應用音樂來渲染,利用圖像來顯示,運用文字來詮釋,卻不容易把它們有機地結合,且費時費勁,收效甚微,而用網絡的超時空性,下載適合的聲音和圖像,利用多媒體鏈接,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一種教學藝術化和教學科學化完美結合的體驗。在這種境界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怎么會不提高呢?學習語文的興趣怎么會不大增呢?如教學《滕王閣序》,學生預習全文后,會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這時播放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在滕王閣錄制的現場配樂朗誦,再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到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視覺、聽覺上引起審美的興奮,獲得審美的愉悅,學生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去背誦體悟;也可用于加深學生理解,在涵詠文字后,再播放。

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電教技術讓學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且在它營造的情與境中情緒高漲起來,這是使得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望和審美需求的前提。一堂課程,有了好的氛圍,便能順暢地引導學生分步深究,挖掘內涵,讓學生富有情感的回答問題,領略到課文的美,進而做到文意理解的升華。運用在美麗的藝術享受中教授、學習和理解課文的方式,使得學生的情感、樂趣和作者融為一體,課堂教學的氛圍煥然一新,一改沉悶,變得活潑而有趣。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運用,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培養學質疑興趣和能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勇于探索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問題教學法,是實現高效課堂、發展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2.教師設置的問題應科學、嚴謹。教師必須科學地設計問題,使學生發揮智力因素,以帶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情感的培養,都是在教師所提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從自己的學習操作活動中完成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得到充分的體現。我們在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須達到問題性水平高,即是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重,具有較高的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問題性水平低,即是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輕,甚至極少包含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具有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這個老師一篇課文要講三課時,而那個老師只一個課時就夠了,其關鍵在于有效問題的設計,問題設計不一樣,效果大不一樣。

3.學生擁有敢于置疑的精神是基礎。舊的教育模式壓制了學生的個性思維,面對教參、固定答案全盤接受,面對名人名家等不敢質疑,面對同學的嘲笑不好意思問,時至今日,仍有一部分學生還是如此,課堂上不是問題太多,而是太少,甚至沒有。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博覽古今,獨立思考,對于不了解或想不透的都要一追到底,反對“信師是古”,盲目追隨。主張在理解的基礎上,打破對權威的盲目崇拜,打破“圣賢所言皆無非”的迷信,要充分地問難窮究。對于學生的問題不能因易而嘲笑、不屑一顧,對于有價值的問題應引領學生深入探討。課堂上必須貫穿這樣的理念,我們不僅要讀出文本和自己的生活體驗相通之處,與作者產生共鳴,更要研讀文本,用研究的目光看,問題越多,說明你讀懂了、讀透了,沒有問題說明沒讀進去。如教魯迅的文章,學生發現里面有一些不規范的字,提出來,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并指出由于新文化運動開始不久,白話文不是很成熟,在魯迅的文章里面難免會體現出來,此情況也出現在其他一些大家中,不必苛求。

三、結語

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興趣不僅可以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索精神,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巨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朱志英,關于中職文科專業數學教學的探討——“生活中的數學”教學實驗[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猜你喜歡
問題式教學法問題意識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